东盟对广西的影响内容摘要:近两年,飞快的东南亚经济与中国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中对广西的影响最大。
东盟十国中的新加坡的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其对华投资也出现回升的态度,泰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值得我们借鉴,随着中国加入WTO的市场开放效应日趋明显,新加坡和泰国对华投资和影响迎来了新一轮的热潮。
本文探讨了东盟广西的影响以及前景,并分析了其影响的动因,并通过新加坡和泰国的经济模式简述广西的前景。
关键词:东盟新加坡泰国经济现状原因2003年的金秋,历史似乎特别垂青中国西部唯一沿海的一个区域——广西。
印尼巴厘岛。
第七次中国与东盟10+1(CAFTA)领导人会议于10月8日在这里举行,中国总理温家宝提议,“为促进双方商界合作,中方建议从2004年起在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
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为广西搭建了一个沟通内外的合作的平台,也是一个有效的合作通道。
广西位于大西南出海通道,利用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强与西部和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使广西的“通道经济”成为西南经济区的一个亮点。
近年来建成的大西南出海通道,使大西南腹地和北部湾港口通过铁路、公路和航空网络连成一片;广西与越南毗邻,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广西的投资环境和投资价值日益提升,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也受到国内资本的青睐。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仅是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都同时被推到开放经济的前沿地带,作为西南地区乃至西部地区惟一而又最便捷的通往东盟的出海通道,广西面临打造城市群经济,进而推动广西沿海经济区成为我国第四个沿海三角经济区的切实而具体的机遇。
广西借助港口城市群的优势发展成为国际性区域性物流中心,并以此为契机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而且,贸易区的建立为广西具有竞争力的出口产品,如食品、饮料、化学产品、建筑设备、纺织原料、车辆等扩大出口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为双方产品互进创造了条件。
广西在有色金属、建材、轻工、中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通过与东盟各国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和技术交流,可以发展广西竞争优势产业,扩大技术贸易的出口。
受到挑战的有广西的银行、保险、电信、航空等服务性行业。
东盟国家中服务也比较发达、竞争力强的国家,其金融、保险、电信等行业必然会加速进入中国服务市场,广西在这方面将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
但宾馆、餐饮、交通、旅游等服务行业,却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特别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那宁,这些行业所蕴藏的商机更是无可限量。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将带来大批的人流,这对于拥有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风光旅游业来说,更是如虎添翼。
同时,就旅游业而言,广西和东盟都是双赢的。
广西与东盟的旅游资源各有特色,有很大的互补性。
广西有家天下的桂林山水和美丽的北海银滩,越南有世界自然遗产下龙湾,柬埔寨有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泰国游金碧辉煌的宫殿和佛寺,印尼有风光秀丽的巴厘岛,这些不同的旅游资源有利广西与东盟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实现互送游客以及开发跨国旅游线路。
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双方资源禀赋各具优势,产业结构各有特点,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
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大幅增长,双向投资迅速增加,中国在东盟国家的工程承包越来越多。
在东盟的对外贸易中,中国排第四位;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东盟处第五位。
东盟已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重要来源地,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首选地之一。
目前,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已步入了黄金时期,中国—东盟自由贸区已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中国与东盟国家已开始相互开放市场,呈现出勃勃商机。
推进东亚经济合作东亚现在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也是重要的投资地。
从1970到2005这35年间,东亚GDP增长了22.7倍,增幅比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还大。
今天,东亚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总额并不亚于欧盟内部贸易总额。
同时,东亚还有欣欣向荣的生产工业基地及网络。
东亚国家与地区之间日渐发达的双边及多边自由贸易协定逐渐形成网络,促进了货物、服务及投资的自由流动,并为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整合提供了理所当然的起步点和催化剂。
在东亚这个令人振奋的发展中,东盟处于一个很理想的中心位置。
东盟是东亚地区首个且唯一积极寻求区域经济整合的正式区域组织。
东盟设立了目标,要在2015年成立东盟经济共同体,形成单一的市场和工业基地。
东盟经济共同体将促进货物、服务、投资、技术人才和资金的自由流动。
届时,在东盟投资及经商将更加便捷,也更加有吸引力,我们将成为任何区域以至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
这肯定能够刺激整个东亚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东亚的前景是光明的。
政府、商界领袖、企业、以及商会,都应该紧紧把握这个时机。
并通过以下两个例子说明其对广西的影响和前景:新加坡位于马来西亚半岛的南端,其国土面积为699.1平方公里,人口400多万。
独立四十多年来,新加坡克服没有自然资源、国内市场需求小等不利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迈入工业化国家的行列,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解放思想功不可没。
其在资源和产业等方面,与黄埔有相近的地方,其经济发展的经历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探讨。
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新加坡之所以能够在强手如林、日益激烈竞争的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在较短的时期内创造世界经济的奇迹,其主要是因为:1、政府主导。
政府在发展中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是保持政治社会稳定。
另一方面是适时经济调整。
根据全球经济化的趋势,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2、对外开放。
一是向全球推销新加坡;二是建立大型工业园,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载体。
三是做足“功课”,促使外资服务本国产业政策。
四是利用官员外出访问,推动吸引外商投资新加坡。
五是引外智,以经济发展方向为主要标准,广泛吸纳所需的人才。
新加坡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古人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新加坡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我们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两手合力。
一是要真正从整体考虑,把区域作为一个“大公司”来整体规划、运作和发展,各分区分工协作、众星拱月。
二是要不断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作用。
三是要紧跟经济发展的趋势,适时调整经济发展的政策、策略和措施。
四是倍加关注民生,稳定经济发展的根基。
五是积极借鉴国内外信息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加快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社会相互循环的信息化建设步伐,重点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构建勤政廉政、务实高效、改革创新的政府。
2、内外结合。
在强手如林的世界经济舞台上,新加坡政府冷静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既眼睛向内,又眼睛向外;既立足国内,又立足国外;既注重利用内资,又注重利用外资。
就区域而言,应该充分利用现存资源,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
一是要找准经济发展的方位。
二是要提高招商引资的准度、精度、效度。
三是资、智并引。
按照发展知识经济的要求,既要引资,更要注重引智。
四是腾笼换鸟。
制定尽可能的优惠政策,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规划好、打造好经济发展的“阵地”,使其成为内外资赢利的主平台,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3、教培并举。
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
新加坡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注重通过强化教育和培训来进行人力资源的储备、开发与利用。
经济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撑,这是硬道理。
一是优化教育布局,整合教育资源,有效提供教育服务。
二是优先保证教育经费的落实,做强硬件和完善软件。
三是设立教育培训专项基金,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和鼓励公民接受再教育、提高就业能力的培训。
四是以增加就业为目标,围绕产业规划,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从业人员技能培训。
泰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泰国旅游经济不断发展,成为泰国最大外汇收入来源,也成为泰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1泰国发展旅游经济的优势分析①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物种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世界级的海滨资源;宜人的气候资源;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明确“旅游立国”的目标。
泰国政府对旅游业十分重视,借鉴和吸取了西班牙等国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九十年代明确提出要走“旅游立国”的发展道路,通过制定规划、加强领导、增加投资和扩大宣传来加快旅游业发展,以旅游业迅速发展来加快引进外资,保持市场繁荣,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和落后地区开发,把旅游业建成关联效益大,先导作用强的支柱产业,把泰国建成亚洲和世界的重要旅游市场。
泰国政府能够充分利用其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并制定出一系列有效的政策,保证了泰国旅游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泰国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和采取的一些措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①明确的旅游市场定位。
②扩大旅游宣传,加强旅游调研。
③加强旅游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④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⑤充分发挥旅游经济的带动作用。
⑥完备的安全措施1.开展广西与泰国旅游合作有许多有利的条件(1)中泰关系全面健康发展是两国全面旅游合作的有利政治环境。
自1975年中泰正式建交后,两国在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都有友好合作。
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每年定期召开外交部常务副部长级磋商会议,中国政府与泰国王室人员来往也密切,所有这些加强了两国之间的关系,增进了相互的了解,减少了猜疑,增强了合作。
中泰两国政治关系健康发展,为中泰经贸合作创造了有利的政治环境,也为桂泰的旅游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是广西选择泰国作为旅游合作伙伴的有利的基础条件。
(2)桂泰两国互补性较强泰国是东盟十国实力仅次于文莱、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国家,旅游业是泰国的三大支柱产业中的第二大产业,在东盟国家中一直独领风骚,开发能力和营销能力都很强。
泰国的旅游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得到迅速的发展,年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泰国的旅游业在外汇收入、国家的复苏和发展以及扩大就业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泰国旅游部门统计,1999年旅泰外国游客突破800万人次大关,创汇约80亿美元,成为泰国连续多年创汇最多的行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居国家各项收入的第二位,为150万泰国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在世界旅游收入的排行榜上泰国名列第十二位。
而广西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较低。
广西从1973年就开始了旅游业的发展,堪称旅游界的“先飞鸟”。
尽管曾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旅游业在全国的排名连续下降,国际旅游收入由1990年的第五位下降到1998年的第13位。
国内旅游也不容乐观,1997年,广西国内旅游接待人数在国内排名仅为第13位,国内旅游收入为第12位,这与广西旅游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
(3)文化的相似性是中泰旅游合作的人文条件。
广西的壮语和泰国的泰语同属于壮泰语系,发音相近,生活语言大体相通,而且桂泰许多风俗习惯也很相似。
这是桂泰发展旅游合作有利的文化条件。
比较泰国和广西的旅游发展水平,以及泰国广西有利的政治环境、文化的相似性等方面,可以看出它们在旅游产品的开发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具有开展桂泰旅游合作的先决条件,泰国应该是开展广西与东盟旅游合作的理想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