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滨水地区的规划和开发

滨水地区的规划和开发


个成功的实例是巴尔的摩内港区开发 客每年达 700 万人, 这些游客在该处
( 图 1) 。在这个项目中, 中央政府和 消费达 8 亿美元, 在该开发项目中创
市政府先投入启动资金共 5500 万美 元 ( 1964 年) , 其中三分之二是中央
造了三万个就业岗位。更重要的是它 刺激、带动了周围地区, 尤其是市中
立体, 而和市区分隔开来。规划滨水
区要时时想到全市, 把市区的活动引
向水边, 以开敞的绿化系统、便捷的 公交系统把市区和滨水区连结起来。
巴尔的 摩内港 区开发 位于市 中心边
缘, 以高架步行道和市中心连结, 正 是这个原则的体现 ( 参见图 1) 。
第三, 滨水地区的交通组织。滨
水地区往往是交通最集中、水陆各种
滨水地区的规划除了应按照城市 规划、城市设计的一般原则外, 还有 一些特殊点。
第一, 滨水地区的共享性。滨水
50
城市规划 1999年第 23卷第 2期
CIT Y PLANNING REVIEW Vol. 23 No. 2 Feb. 1999
地区一般是一个城市景色最优美的地
区, 应由全体市民共同享受。滨水区
的高台地三个层次。此外, 在滨江、 市的层面来考虑, 反对只从单体建筑 滨湖地区建设中, 应避免向水中填地 物的角度作设计, 尤其反对只顾单体
51
美加飞鸿
LETT ERS FROM AMERICA
建筑的 视野开阔 , 而阻挡城市通
向水边的视线走廊。一般来说, 滨水
地区主张采用塔式建筑, 反对板式建
在沿湖各功能区后面以高速公路和市

内铁路串连。旧金山自金门大桥向东


南, 沿海地带主要是绿地和旅游设
滨 水
施, 局部原有的办公等用地, 也是分

段使用。分段不分层的布局方式节约

的 规
投资, 对原有用地状况触动较少, 因

而较易实施。但沿水地带常有功能交


叉的情况, 故多用于对现有滨水地区

的改造, 或作为 中间过 渡阶 段的安
中国传统上选择城址有 靠山傍 水扎大营 的古训, 风水中也有所谓 朱雀、玄武、青龙、白虎 的选址 要素, 把近水 ( 青龙 ) 作为重要因 素。古代建城之所以要靠近水体, 主 要出于人类生活对水的依赖, 无论中 外, 此理相通。因此, 临水地区往往 是一个城 市发展 最早的 地区。但今 天, 对滨水地区的开发建设, 却已超 越了为人类生存需求的层次, 大多数 城市开发滨水地区是为了促进、拉动 全市经济的发展。

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理论、住宅政策及社区规划问题。因提出 始显点理论 等学术成绩, 1989 年
介 被中国国家教委列名于 中国高等学校优秀年青学者录 。1996 年, 参加联合国 人居 ! 大会, 在 非政府 会议 上作报告。出版专著 ∀世界大城市规划#, 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滨水地区的规划和开发
色的最重要的地段, 在城市设计上大 有文章可做, 后面将作专门讨论。从
又一重要交通组织问题。
别设置了无建筑的低台地、允许临时 规划原则上看, 最主要是应将滨水地
第四, 滨水地区开发和防洪设施 建筑的中间台地, 和建有永久性建筑 区的景观特色放在全滨水区、以至全
的关系。除了地形较高的滨水城市, 一般城市的滨水区往往面临潮水、洪
CIT Y PLANNING REVIEW Vol. 23 No. 2 Feb. 1999
张庭伟
近年 来, 国 内不少 城市 对滨水 ( 滨海、滨江、滨湖) 地区的规划和 开发十分活跃。有的滨水地区的开发 已形成规模, 并以此带动了整个城市 的发展, 如上海浦东的陆家嘴地区、 厦门的 湖周边地区。更多的是在 积极筹办, 如深圳、武汉、杭州、宁 波等地。对滨水地区的开发, 不只在 中国是热点, 在世界其他国家同样是 开发建设的热点。本文拟以美国、加 拿大和英国几个城市滨水地区开发的 实例分析, 讨论滨水地区规划的原 则、规划的实施以及开发的经验。 1 滨水地区开发的动力
由私人资本进行建设。总共吸引到私 人资本约四亿美元。
顾客, 在商业中心周围布置住宅、旅 馆和办公楼。在项目布局上, 最接近
第三, 周密论证, 确定可行的开 水边的是商业 ( 大型 购物中心) 、休
发步骤。滨水地区的开发成功和其他 憩 ( 绿地、广场) 和旅游设施 ( 水族
52
城市规划 1999年第 23卷第 2期

大楼等外资、合资项目独占。这些项


目可后退岸线, 把岸线规划成共享的


公共绿地。
第二, 滨水地区和 全市的关系。
开发滨水地区的主要动力之一是带动
全市经济、城建的发展, 故滨水地区
的规划要力求加强和原市区的联系, 图 1 巴尔的摩内港区鸟瞰图 资料来源: Kelly, Brian and Roger Lewis, 1992. What∃ s Right ( and Wrong) 防止将滨水地区孤立地规划成一个独 About t he Inner Harbor, Planning, Vol. 58, No. 4: 28- 32
筑, 因后者易阻挡视线走廊。
2 2 滨水地区的规划布局
由于滨水地区功能繁杂, 交通复
杂, 故滨水地区的规划多采用分段、
分层布局的手法。
( 1) 沿水地 带分 段但 不分 层布
置。把不 同功能 的项目 分段 集中布
置, 但仍在同一平面上。加拿大多伦
多沿水地区把旅游休闲区、居住办公
区和原有的工业区、港区分段布置,
开发。由 于滨水 地区吸 引了 各种行
业, 涉及城市管理的多个部门, 国外
对滨水地区的开发管理多采用 联席
会议 的方式, 也即, 成立一个跨部 门的办公室, 由规划部门牵头, 包括
图 3 纽约 Batt ery Park City 完 成总 平面 资料 来源: Gordon, David. 1996. Planning, Design and
排。
( 2) 沿水地带分层, 但不分段布
置。芝加哥市中心区沿芝加哥河两岸
建成上中下三层, 上层地面为公交和 步行, 中层为过境机动车和地铁, 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层为停车场。但沿河的土地使用上不
分段, 商业、办公、住宅均有。这个
方式多用于为解决交通问题而作的旧
区改建。
( 3) 沿水地带分层又分段处理。
如巴黎德 方斯新 区, 沿 塞纳 河分三 层, 地面上用地又划成公建集中区和
一般办公建筑区。这种方式在功能上
最佳, 但投资巨大, 管理复杂, 多用
于新开发的滨水地区。
2 3 滨水地区的开发和规划管理
过 去当规 划师们 完成了 规划设
计, 似乎就完成了项目, 很少顾及项
目的开发。其实, 开发工作就是落实 规划。从国外实例中, 可发现以下一
些规划管理和开发的经验。第一, 建
立跨部门的协调机构统筹滨水地区的
共享的多功能商业旅游区, 即使在远
离中心区的滨水地带建了一片高层住
宅, 住宅区的沿岸也仍是共享的公共
绿地 ( 图 1) 。在用 地项目 上看, 滨
张 庭
水区可布置旅游、商业、休憩和体育

设施, 少布置办公楼, 不布置工业项
滨 水
目, 以利对广大市民开放。在中国,


尤其要防止滨水区岸线被旅馆、商贸

对纽约、波士顿、巴尔的摩、多 伦多和伦敦五个城市的调查表明, 政 府牵头进行滨水地区的开发, 其动力
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1 1 经济因素。以上五个城市都曾 经是 ( 或仍然是) 主要港口城市。但 自五十年代以后, 发达国家中水运交 通相 对空运、高速 公路运 输有 所衰 退, 这五个城市的滨水地区原来布满 了码头港口, 现在则大量闲置空关, 港区甚至成为垃圾场和高犯罪区。所 以, 这五个城市对滨水地区的开发主 要是意图重新利用滨水地区的良好区 位, 把原来单一的港区改为多功能的 综合区, 以此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催 化剂。在实质上, 它反映了在工业结 构调整、运输技术发展的新条件下, 城市经济发展客观需求的变化。滨水 地区作为 交通运 输地带 的功能 在下 降, 而其作为高品位综合功能区的需 求在上升。 1 2 城市建设因素。滨水地区一般 是城市中发展最早的地区, 因而也最 容易老化, 需要更新。与此同时, 城 市在发展中却一直在寻求新的可以利 用的土地。这五个城市对滨水地区的 改造和再开发, 就是为了满足新的开 发需求, 满足城市居民对更高生活质 量的追求。滨水地区成为促进城市建 设发展的新的契机。 1 3 政治因素。每一届市政府都希 望在任期内有所作为, 而通过滨水地
规划应反对把临水地区划归某些单位
专用的做法, 必须切实保证岸线的共
享性。芝 加哥市 沿密西 根湖 滨的地
区, 长 32 公里, 宽 1 公里, 被划为
永久公共绿地, 并立法保护。自这个
规划立法通过迄今一百多年来, 这片 公共绿地中除了体育场、美术馆等公
共建筑外, 没有任何别的建筑。巴尔
的摩内港区再开发工程的主体是公众
席会议, 然后由它负责进行规划、设 则成功的开发不仅要跟着市场走, 而
计、开发、建 造、 招租 直 至 物业 管 且要能引导市场的需求。巴尔的摩内
理。
港区以 5500 万 美 元 启 动, 到 1990
第二, 公私协作, 以有限的政府 年, 市政府已可以从该项目获得税收
投资吸引、带动私人资本的投入。一 每年 2500 万到 3500 万美元, 吸引游
美加飞鸿
张庭伟 主持
LETTERS FROM AM ERICA

张庭伟, 1946 年出身 于上海市, 现为美国伊利诺斯 大学城规学院教授。1968 年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