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谁好2013-09-27 14:30来源:医学教育网【提问】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谁好【医学教育网回答】学员1505121168,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高密度脂蛋白为血清蛋白之一。

缩写为HDL。

富含磷脂质,可输出胆固醇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它运载周围组织中的胆固醇,再转化为胆汁酸或直接通过胆汁从肠道排出,动脉造影证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

所以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

低密度脂蛋白是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其胆固醇主要来自从CE 转运的高密度脂蛋白中的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人体中常见的两种胆固醇。

前者能将血管中的血脂运到肝脏中处理掉,有效防止心脏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因而被称为“好胆固醇”;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把肝脏中的血脂运到血管里,诱发疾病,被称“坏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可通俗地理解为“好”胆固醇,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胆固醇,因为HDL-C可减少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

中文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又称HDL密度 1.21到1.063克/毫升外文名High-densitylipoprotein 直径8至13纳米形状圆盘状1介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通俗地理解为“好“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胆固醇,因为HDL-C可减少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

2组成高密度脂蛋白主要是由肝脏合成。

它是由载脂蛋白、磷脂、胆固醇和少量脂肪酸组成。

3常值总胆固醇低而高密度脂蛋白高对健康有利,那么是不是总胆固醇越低越好而高密度脂蛋白越高越好呢?不是的。

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男性最好小于4.5,女性最好小于3.5;即对成年男性来说,高密度脂蛋白应在1.2毫摩尔/升(45毫克/分升)以上,成年女性在1.4毫摩尔/升(55毫克/分升)以上。

如一位男性,总胆固醇为5.2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那么他的高密度脂蛋白最低应是1.0毫摩尔/升(40毫克/分升),最好在1.2毫摩尔/升(45毫克/分升)以上;如果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大于5,其患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可能性就增加了。

是否总胆固醇低,就能保证不发生冠心病呢?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曾收治过一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总胆固醇值仅4.4毫摩尔/升(168毫克/分升),但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为6.7,远远高于正常值5。

那么是不是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就保证不发生冠心病呢?也不是。

例如有一位男性冠心病患者,其高密度脂蛋白为1.4毫摩尔/升(55毫克/分升),高于正常值,但他的总胆固醇为9.9毫摩尔/升(380毫克/分升)其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为 6.9。

故单纯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也不能保证不发生心脏病。

由此可见,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正常其重要。

一些动物,如海豚,它的高密度脂蛋白达20.8毫摩尔/升(800毫克/分升),占总胆固醇的90%,它极少患动脉硬化。

故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越低,心脑血管系统就越健康。

4临床意义增高:是大家梦寐以求的愿望,最主要的临床价值是能够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泡沫细胞转移至肝脏排出体外,可见于原发性高HDL 血症(家族性高α-脂蛋白血症),并发现此群家族中长寿者多。

接受雌激素胰岛素或某些药物(如烟酸、维生素E,肝素等)治疗者,亦可增高,虾青素可显著提升人类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

降低:常见于脑血管病、冠心病、高甘油三酯血症、肝功能损害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糖尿病、吸烟、缺少运动等。

其降低可作为冠心病的危险指标。

5偏高原因1、原发性高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会出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此种情况需要及时治疗原发病。

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的原因还可能是体力劳动透支、注射雌激素胰岛素、服用避孕药、烟酸、胰岛素、肝素、维生素e等药物,这种情况下只需要适当休息,停止服用或是减量服用药物即可恢复正常。

3、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慢性肝炎、肝硬化、酒精中毒性肝损伤、脂肪肝等疾病也可导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

[2]6代谢理论早在1975年,国外一些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豆腐块式的文章,小小的篇幅里记录了一个科研成果——“美国的Miller博士发现了抗动脉硬化因子HDL的功能和作用机理”,文章中说:Miller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八例患者血脂水平都在正常范围,却患上了严重的冠心病(冠心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代表性疾病);同时又发现,这八例冠心病患者都有HDL偏低的特点。

在当时,这例文章并没有引起人们过多的重视,但从现代的角度来看,这简直就是一个爆炸式的新闻,因为它说明了冠心病并不都是由高血脂引发,HDL水平的降低也可能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的甚至是关键性的发病原因。

并且有可能从此人们就会找到一条解决冠心病、解决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本途径。

统治血脂代谢理论界几十载的“脂质浸润学说”,受到了严厉的挑战。

一直到1985年,美国的布朗和古斯坦因博士以全新的角度阐述了脂蛋白代谢的机理:人体血液中固有的一种载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HDL)能够驱动胆固醇逆转运,通过逆转运作用把血液和组织中多余的胆固醇等“血液垃圾”携带经肝脏分解逆向排除体外,同时HDL具有逆转内皮功能不良、刺激前列环素生成(它具有扩血管和抗血栓形成作用)、抑制内皮细胞凋亡、减少血小板聚集、抑制LDL氧化等许多功能。

这一理论奠定了脂蛋白代谢的理论基础,HDL在生理机体内的重要性,又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尤其是由于这两位博士的突出贡献,被授予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大奖,理论下面深层的科学奥妙和光彩四射的社会荣誉,顿时吸引了众多的人,各种各样的研究几乎同时在世界各大洲开展了起来,HDL俨然成了珠穆朗玛峰顶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HDL代谢理论的发现,就是世界医学史上的一颗原子弹,他的爆炸力和冲击波,波及了几十年,很多人一辈子为此呕心沥血,因为大家都清楚地知道——谁能大幅度升高HDL,谁就解决了冠心病甚至是整个心脑血管疾病的问题,谁就能把人类的寿命从理论上延长几十年。

参考资料:1.日本慈惠大学发现:虾青素显著提升人类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rticle-98.html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的原因/yigan/yiganbingyin/201111194038.html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DL)是由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转变而来。

主要功能是把胆固醇运输到全身各处细胞。

每种脂蛋白都携带有一定的胆固醇,携带胆固醇最多的脂蛋白是LDL。

体内2/3的LDL是通过受体介导途径吸收入肝和肝外组织,经代谢而清除的。

余下的三分之一是通过一条“清扫者”通路而被清除的,在这一非受体通路中,巨噬细胞与LDL结合,吸收LDL中的胆固醇,这样胆固醇就留在细胞内,变成“泡沫”细胞。

因此,LDL能够进人动脉壁细胞,并带人胆固醇。

LDL水平过高能致动脉粥样硬化,使个体处于易患冠心病的危险。

中文名: 低密度脂蛋白外文名: LDL1低密度脂蛋白介绍LDL是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其胆固醇主要来自从CE转运的高密度脂蛋白中的胆固醇。

目前认为血浆中LDL的来源有两条途径:①主要途径是由VLDL异化代谢转变而来;②次要途径是肝合成后直接分泌到血液中。

LDL的降解是经LDL受体途径进行代谢,细胞膜表面的被覆陷窝是LDL受体存在部位,即LDL中的ApoB100被受体识别,将LDL结合到受体上陷窝内,其后再与膜分离形成内吞泡,在内吞泡内经膜H+-ATPase作用,pH降低变酸,LDL与受体分离并与溶酶体融合后,再经酶水解产生胆固醇进入运输小泡体,或者又经ACAT 作用再酯化而蓄积。

血浆中65%-70%的LDL是依赖LDL受体清除,少部分(约1/3)被周围组织(包括血管壁)摄取异化。

一旦LDL 受体缺陷,VLDL残粒由正常时大部分经肝LDL受体识别,而改为大部分转变成LDL,使血浆中LDL浓度增加。

人体血液中有4种脂肪:胆固醇、中性脂肪、游离脂肪酸和磷脂类。

胆固醇是一种油油复合体,大部分由肝脏制造。

人体内胆固醇的总量为100到200克。

其中三份之二在体内自行合成,三份之一来自食物。

胆固醇必须和脂蛋白结合才能运送到体内各部分。

脂蛋白又分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血清中的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是一对二。

两者都有重要任务:低密度脂蛋白把胆固醇从肝脏运送到全身组织,高密度脂蛋白将各组织的胆固醇送回肝脏代谢。

当低密度脂蛋白,尤其是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过量时(第7版《内科学》动脉粥样硬化章节),它携带的胆固醇便积存在动脉壁上,久了容易引起动脉硬化。

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被称为“坏的胆固醇”[1] 。

低密度脂蛋白高在饮食上应注意: 多吃豆制品和少量饮葡萄酒(一天不超过100毫升)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大量饮酒极易由于热能过剩而肥胖,同时肝内合成甘油三酯量增加,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泌也增多,反而造成高脂血症。

2病症一般成年人空腹血清中总胆固醇超过5.72mmol/L,甘油三酯超过 1.70mmol/L,可诊断为高脂血症,而总胆固醇在5.2--5.7mmol/L者称为边缘性升高。

可有四种结果: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mmol/L,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1.70mmol/L。

高甘油三脂血症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0mmol/L,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既总胆固醇<5.72mmol/L。

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72mmol/L,甘油三酯超过1.70mmol/L。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胆固醇)含量降低<0.90mmol/L。

3偏低成因总体来说低密度脂蛋白偏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生活中饮食不合理,摄入脂肪过低造成的,有些人过度减肥造成低密度脂蛋白偏低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另外肝病患者肝脏代谢异常及低密度脂蛋白肝脏合成障碍都会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低。

[2]低密度脂蛋白偏低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日常生活中,时运动量过大。

二、摄入脂肪过低,饮食不合理。

如过多摄入青菜和水果等清淡的食物,而动物的内脏等含脂肪较多的食物摄入量过少。

三、肝脏代谢异常及低密度脂蛋白肝脏合成障碍都会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肝功能异常。

4偏高的危害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危害[3]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危害有以下三个方面:1、斑块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如果血液中LDL-C浓度升高,它将沉积于心脑等部位血管的动脉壁内,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阻塞相应的血管。

2、引发多种疾病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病等致死致残的严重性疾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