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作日写实操作实例

工作日写实操作实例

工作日写实操作步骤工作日写实应按写实计划的安排进行。

一般采用一对一,人盯人的方式进行写实。

写实人员应比写实对象多安排1人~2人,负责联络,并作为必要的替补人员。

第一次参加写实时,应进行测试,以掌握写实方法。

实施工作日写实的各个步骤及要求是:(1)准备。

1)熟悉写实计划,明确写实岗位、对象和时间,掌握该岗位有害因素的种类及其接触范围。

2)准备好写实用具。

如记录表格、记录夹、笔、计时器(手表),必要时应对准时间。

3)提前10分钟~15分钟到达写实现场,熟悉写实对象和现场情况。

4)对写实对象讲明写实的目的和要求,使其能较好地配合写实。

询问写实对象个人情况,填写好写实记录表表头部分的各项内容。

5)选择好合适的写实观察位置。

要求写实位置便于观察,不妨碍生产作业,不分散写实对象的注意力,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2)写实测定。

1)从工作日规定的上班时刻起,观察写实对象的各种活动,并按写实记录表的项目顺序记录,直到规定下班时刻为止。

2)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写实人员应集中精力,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不得擅自离岗;保证写实的真实性。

3)当写实对象离开写实场所时,写实人员应跟随观察。

如果跟随有困难,待其返回后,应立即询问。

不可凭主观猜测记录。

4)写实时应于观察的当时把结果记录于写实记录表中。

不可事后补记,也不宜事后转抄。

5)写实时间按24小时制记录,精确到1分钟。

6)生产发生事故或写实对象因非工作原因离岗,停产或停工时间60分钟以上,写实资料无效。

(3)结束。

1)写实对象完成工作日的全部工作,或时间已到工作日结束时刻,方可结束写实。

对制度工时外的加班加点时间不写实。

2)若写实对象已完成全部工作离开现场,时间尚未到应结束时刻,写实者应记录离开时间,并延续记录以结束时刻。

3)完成写实记录后,应立即自我检查写实记录表,纠正漏记和错记。

4)一个写实对象一个工作日的写实记录,作为一份写实资料装订上交。

5)对上交的写实资料,应有专人负责审查,保证写实资料的质量。

工时研究方法工时研究方法是进行岗位测定的一种基本方法。

基本说明:工作日写实、测时、工作抽样、瞬间观测等工时研究方法各有特点、作用和适用条件。

应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或把几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主要有工作日写实和测时两种方法,具体见岗位评价的工作日写实和岗位评价的测时。

□工作抽样工作抽样(work sampling)是统计抽样方法在工时调查中的应用,又称瞬间观察法。

它是通过对现场的操作者或机器设备进行随机的瞬时观察,调查各种作业事项的发生次数和发生率,进行工时研究的一种方法。

1934年英国统计学者L.H.C.狄培德首次把统计学与概率论原理应用于纺织业,调查织布机的停台率。

40年代传入美国,用于调查工厂各类延误和中断时间,以后又进一步应用于时间定额制定方面。

至195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教授R.M.巴恩斯在《动作与工作研究》一书中,开始称这种方法为工作抽样。

50年代以后,工作抽样在欧美、日本以及苏联等国家广泛应用。

最近几年,中国的一些企业开始推广应用这种方法。

工作抽样的用途工作抽样对众多的观测对象进行调查时,具有省时,省力,调查费用低,调查结果可靠等优点。

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代替在作业现场长时间连续观测的工作日写实方法。

工作抽样主要用于:(1)调查工时利用和设备开动状况,拟定克服工时损失或设备停台的措施。

(2)评价操作者在工作班内各类操作活动比例的适当性,确定合理的作业负荷。

(3)调查并制定时间定额中各类工时消耗比率。

(4)调查和制定专业生产条件下,零件加工的作业时间或产量定额。

工作抽样只能得到作业现场的一般情况,不易得到观测对象的个别差异。

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工作抽样需要和工作日写实、测时等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工作抽样表(一)抽样项目分类表(二)工作抽样记录表□工作日写实工作日写实(detailed record of work days)是指对操作者整个工作日的工时利用情况,按时间消耗的顺序,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工作日写实的意义:1、可以全面分析、研究工时利用的情况,找出工时损失的原因,拟定改进工时利用的措施。

2、总结推广工时利用的先进经验,帮助广大工人充分利用工时,提高劳动生产率。

3、为制定或修订额所需要的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和准备与结束时间提供资料。

4、为最大限度增加作业时间,规定工人与设备在工作日内合理的负荷量,提供必要的数据。

工作日写实的对象和范围:1、写实的对象可以是先进的、一般的或后进的工人,也可以对设备的运转进行写实。

2、写实的范围,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集体的;写实的内容,可以是典型的,也可以是全面的。

这些都要根据工作日写实的目的和要求来决定。

□工作日写实的程序工作日写实的程序分为写实前准备、与实观察记录和整理分析三个阶段。

1、写实前准备(1)根据写实的选择对象。

为了分析和改进工时利用的情况,找出工时损失的原因,可以分别选择先进、中间和后进工人为对象,便于分析对比;为制定定额提供资料,应选择介乎一般和先进之间的工人为对象;为了总结先进经验,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工人为对象。

(2)事先调查写实对象和工作地情况,如设备、工具、劳动组织、工作地布置、工人技术等级、工龄、工种等。

如果写实是为了提供制定定额的数据资料,需要消除生产和管理方面不正常的因素,以便使测定资料具有代表性。

(3)写实人员要把写实的意图和目的,向写实对象讲清楚,以便取得工人的积极配合。

(4)明确划分写实事项,并规定各类工时的代号,以便记录。

2、写实观察记录写实应从工作班开始,一直到下班结束,并将整个工作日的工时消耗毫无遗漏地记录下来,以保证写实资料的完整性。

在观察记录过程中,写实人员要集中精力,在工人的配合下,按顺序判明每项活动的性质,并简明扼要地记录每一事项及起止时间。

如果发生与机动时间交叉的活动项目,应记清其内容。

3、写实资料的整理与分析(1)计算各项活动事项消耗的时间。

(2)对所有观察事项进行分类,通过汇总计算出每一类工时的合计数。

(3)编制工作日写实汇总表,在分析、研究各类工时消耗的基础上,分别计算出每类工时消耗占全部工作时间和占作业时间的比重。

(4)拟定各项改进工时利用的技术组织措施,计算通过实施技术组织措施后,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程度。

(5)根据写实结果,写出分析报告。

□工作日写实的步骤工作日写实应按写实计划的安排进行。

一般采用一对一,人盯人的方式进行写实。

写实人员应比写实对象多安排1人~2人,负责联络,并作为必要的替补人员。

第一次参加写实时,应进行测试,以掌握写实方法。

实施工作日写实的各个步骤及要求是:(1)准备1)熟悉写实计划,明确写实岗位、对象和时间,掌握该岗位有害因素的种类及其接触范围。

2)准备好写实用具。

如记录表格、记录夹、笔、计时器(手表),必要时应对准时间。

3)提前10分钟~15分钟到达写实现场,熟悉写实对象和现场情况。

4)对写实对象讲明写实的目的和要求,使其能较好地配合写实。

询问写实对象个人情况,填写好写实记录表表头部分的各项内容。

5)选择好合适的写实观察位置。

要求写实位置便于观察,不妨碍生产作业,不分散写实对象的注意力,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2)写实测定1)从工作日规定的上班时刻起,观察写实对象的各种活动,并按写实记录表的项目顺序记录,直到规定下班时刻为止。

2)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写实人员应集中精力,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不得擅自离岗;保证写实的真实性。

3)当写实对象离开写实场所时,写实人员应跟随观察。

如果跟随有困难,待其返回后,应立即询问。

不可凭主观猜测记录。

4)写实时应于观察的当时把结果记录于写实记录表中。

不可事后补记,也不宜事后转抄。

5)写实时间按24小时制记录,精确到1分钟。

6)生产发生事故或写实对象因非工作原因离岗,停产或停工时间60分钟以上,写实资料无效。

(3)结束1)写实对象完成工作日的全部工作,或时间已到工作日结束时刻,方可结束写实。

对制度工时外的加班加点时间不写实。

2)若写实对象已完成全部工作离开现场,时间尚未到应结束时刻,写实者应记录离开时间,并延续记录以结束时刻。

3)完成写实记录后,应立即自我检查写实记录表,纠正漏记和错记。

4)一个写实对象一个工作日的写实记录,作为一份写实资料装订上交。

5)对上交的写实资料,应有专人负责审查,保证写实资料的质量。

□工作日写实的内容适用的管理活动岗位评价的工作日写实适用于对整个工作日或较长时间的劳动活动不间断地进行写实测定,是岗位评价中连续写实测定的一种主要方法。

内涵工作日写实,是在岗位生产劳动现场,对整个工作日内的各种活动及其时间消耗,按时间先后的顺序连续观察,如实记录,并进行整理、分析、统计和研究的时间测定方法,是最基本、最精细的时间研究方法。

工作日写实的内容岗位劳动评价工作日写实的具体内容有以下五方面:(1)写实对象及其所在岗位的基本情况。

(2)工作日内从事的各种活动的名称、内容和动作时间。

(3)各种活动的位置。

(4)各种有害因素状况和接触时间。

(5)写实对象或所在岗位写实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

□工作日写实计划表受测单位,第一钢厂炼钢车炉工段、铸锭工段制定时间:2001年7月18日具体记录方法:(1)根据写实计划,在写实表表题的括号中填写本岗位采用的写实方法。

如,采用工作日写实时,应填写“工作日”。

(2)“岗位完成工作量”,记录写实工作日内,该岗位实际完成的工作量。

本项目只能在工作日结束后记录。

可以填写产量(应记录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或完成的标准工时,或以其他方式计算的工作量。

应以正式的生产统计数据为准。

(3)“有害因素名称”,填写该岗位作为评价因素的有害因素名称。

根据写实计划填写。

填写的顺序应按粉尘、高温、噪声、其他有害因素的顺序,以便输入计算机处理数据。

(4)“有害因素产生源”,填写产生有害因素的设备、工具或装置的名称、数量及开动情况。

(5)“动作类别”,填写对写实动作时间的分类类数。

应注意的是,动作类别在写实时不填写,而是在写实完成后,按该岗位动作时间分类表,对写实数据分类时再填写。

(6)“动作名称”,填写该序号动作(或操作)的名称。

动作(或操作)名称应根据动作(或操作)内容确定。

是对动作(或操作)内容的概括,应简明扼要。

可使用岗位作业术语,如吹氧、扒渣、研磨、砌平板等。

也可按动作分类的名称填写,如休息、工间暂停、等待、吊运、观察等。

(7)“开始时间”,填写该序号动作的开始时刻,也是上一序号动作的结束时刻。

记录的要点是:1)劳动状况不同的动作要分开。

在动作的转变时刻看表,记下开始时间。

2)作业中超过1分钟的工间暂停,与作业动作要分开,并记录。

3)若作业时间不足1分钟,应按1分钟记录,或连续记录到下一个动作中去。

4)每个工作日写实的第一个开始时间为工作日规定的上班时间,一直记录到制度工时结束时刻为止,不记录加班加点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