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

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

1876年,在瑞士出 版的一部字典上,对旅游者 的解释是:出于一种好奇心, 为了得到愉快而进行旅行的 人。
我国政府对国际旅游者的统计规定
1、凡是纳入我国旅游统计的来华旅游入境人员统称为 (来华)海外游客;
2、海外游客是指:来我国大陆观光、度假、探亲访友、 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 教活动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人口数量增长,为旅游者增加奠定了基础 人口年龄结构:一般,中青年人喜欢外出旅
游 文化教育素质:一般,受教育程度越高,求
知欲望越强,收入越高,外出旅游可能性越 大
3、家庭生命周期
l
单身阶段
是人们大多数在经济上已经自主,脱离开原有家庭的阶 段。
特点是:沒有家庭拖累,消费比较自由,用于娱乐和旅 游的时间相对较多,思想活跃,乐于追求新潮。此阶 段,人们往往乐于外出旅游,特别是乐于参加带有探 险、体育、新奇色彩的旅游活动。
第二节 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
一、收入水平
(一)关于个人可自由支配的实际收入
收入分解示意图
稅收
个人总收入 必须支配收入
日常生活消费(衣、食、住、行等) 社会消费(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 一般的家庭耐用消费品
可自由支配的实际收入
二、闲暇时间
人的活动时间构成示意图
人的活动时间
谋生活动时间(工作时间) 满足生理需要时间(吃饭、睡觉等) 处理家务时间 社会活动时间
l
新婚阶段
是从结婚到第一个孩子出生阶段。
特点是:一般沒有其他经济负担,闲暇时间较多,乐于 寻求快乐的生活方式。此阶段,人们往往乐于外出旅 游,特别是乐于参加带有消遣娱乐性质的旅游活动。
第三节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条件 -旅游动机
二、旅游动机的分类
(一)国外学者的分类
美国学者奥德曼的分类
分类
目的
1、健康动机 2、好奇动机 3、体育动机 4、探亲访友 5、公务动机 6、寻求乐趣 7、精神寄托或宗教信仰 8、自我尊重
平时工作后的闲暇时间 闲暇时间 周末闲暇时间
公共节假日时间 带薪假期
•欧洲部分国家的带薪假期和公共节假日
国家
带薪 假期 (周)
公共 节假 日 (天)
国家
带薪 公共节 假期 假日 (周) (天)
奥地利 丹麦 法国 希腊
5 5 5-6 4
13 10 11 12
比利时 芬兰 德国
爱尔兰
4-5 5-6 5-6
第三章 旅游活动主体-旅游者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旅游者 的概念性定义和统计标准定义;认识旅游者产 生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认识旅游动机的形 成过程、分类及影响旅游动机的主要因素。
本章教学重点
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 旅游者产生的主观条件即旅游动机
第一节 旅游者的概念界定
一、关于旅游者的概念性定义

人数


近自
我中 型
心型
自我中
心型
近多
中心 型
多中心 型
心理(性格)类型
2、性别的差异
一般而言,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外出旅游。
3、年龄的差异
一般而言,年轻人倾向于时新、富有刺激性、冒险性强、体力 消耗大的旅游活动;中年人大多数倾向于求实、求稳、求名或具 有专业爱好、追求享受的旅游活动;老年人倾向于选择节奏舒缓、 舒适并且体力消耗小的旅游活动。
使身心得到调整和保养 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好奇心 参与或观看某些体育活动或比赛
寻根问祖、归还故土 外出考察、公务、经商 为了游玩娱乐(获得某种刺激) 朝圣、参加宗教活动或欣赏文艺 、音乐 受邀请或寻访名胜
三、影响旅游动机的主要因素
(一)个人因素
1、心理或性格的差异 美国学者帕洛格的“心理类型模式”(“性格类型模式”

10 14 10 10
意大利 挪威 西班牙
4-6 4
4-5
10 10 14
荷兰 葡萄牙
瑞典
5 4-5 5-8
7-9 12 11
瑞士 4-5

英国 4-6

三、影响旅游者产生的其他 客观条件
1、科学技术因素
科学技术越发展,社会生产力越高,劳动时 间越短
科学技术越发展,交通工具越安全、舒适
2、人口结构及素质
任何因消遣、闲暇、 度假、体育、商务、公务、会 议、疗养、学习和宗教等为目 的,而在其居住国不论其国籍 如何,所进行24小时以上, 一年之内旅行的人。
我国政府对国内旅游者的统计 规定
1、国内游客是指:任何因休闲、娱 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 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 文化、体育、宗教活动而离开自己长 住地到我国境内其他地方访问,连续 停留时间不超过6个月,并且访问的 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 的人。
4、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程度
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外出旅游的可能性越大。
5、职业
职业的不同对旅游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收入水平; (2)职业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闲暇时间;
(3)职业的不同(即工作性质的不同)往往导致人们选择 不同的旅游活动,如果工作繁杂程度高、人际交往频繁、工作任 务繁重、则倾向于选择放松性质的度假、娱乐消遣型旅游。
3、按照海外游客在我国大陆停留时间的差别,将其划分 为两类:第一,海外旅游者,即在我国大陆旅游住宿设施 内停留至少一夜的海外游客(过夜游客);第二,海外一 日游游客,即未在我国大陆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而是当 日往返)的海外游客(不过夜游客);
世界旅游组织(WTO) 的定义(1985年)
(主要是强调时间)
(二)社会因素
主要是指人们是一定的社会阶层层的人,更加开 放和自信,愿意接受外界的新鲜事物,对旅游持积极 的态度。而处于较低社会阶层的人,一般相对封闭, 不愿意冒险,并且往往认为外部世界比较兇險,不愿 意更多地参加旅游活动。
(三)文化因素
1、民族风俗
一般而言,欧美国家的人把度假、娱乐作为文 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往往爱好四处周游、 探险、欣赏异域文化。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人,则崇 尚勤劳、节俭、乡情浓郁、故土难离,往往视旅游为 游手好闲、浪费钱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