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课题名称教学计划编制问题专业网络工程班级0902学号 2姓名豪哥指导教师刘哥陈哥李姐2011年7 月15 日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课题教学计划编制问题专业班级网络工程0902学生姓名豪哥学号 2指导老师刘哥陈哥李姐审批任务书下达日期:2011 年6 月26 日任务完成日期:2011 年7 月15 日一、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1.设计内容:1)问题描述大学的每个专业都要制订教学计划。
假设任何专业都有固定的学习年限,每学年含两学期,每学期的时间长度和学分上限均相等。
每个专业开设的课程都是确定的,而且课程在开设时间的安排必须满足先修关系。
每门课程有哪些先修课程是确定的,可以有任意多门,也可以没有。
每门课恰好占一个学期。
试在这样的前提下设计一个教学计划编制程序。
2)基本要求a.输入参数包括:学期总数,一学期的学分上限,每门课的课程号(固定占3位的字母数字串)、学分和直接先修课的课程号。
b.允许用户指定下列两种编排策略之一:一是使学生在各学期中的学习负担尽量均匀;二是使课程尽可能地集中在前几个学期中。
c.若根据给定的条件问题无解,则报告适当的信息;否则,将教学计划输出到用户指定的文件中。
计划的表格格式自行设计。
3)测试数据学期总数:6;学分上限:10;该专业共开设课数:12课程号:从C01到C12;学分顺序:2,3,4,3,2,3,4,4,7,5,2,3。
先修关系如下图:4)实现提示可设学期总数不超过12,课程总数不超过100。
如果输入的先修课程号不在该专业开设的课程序列中,则作为错误处理。
应建立内部课程号与课程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2.设计要求:课程设计报告规范1)需求分析a.程序的功能。
b.输入输出的要求。
2)概要设计a.程序由哪些模块组成以及模块之间的层次结构、各模块的调用关系;每个模块的功能。
b.课题涉及的数据结构和数据库结构;即要存储什么数据,这些数据是什么样的结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
3)详细设计a.采用C语言定义相关的数据类型。
b.写出各模块的类C码算法。
c.画出各函数的调用关系图、主要函数的流程图。
4)调试分析以及设计体会a.测试数据:准备典型的测试数据和测试方案,包括正确的输入及输出结果和含有错误的输入及输出结果。
b.程序调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c.课程设计过程经验教训、心得体会。
5)使用说明用户使用手册:说明如何使用你编写的程序,详细列出每一步的操作步骤。
6)书写格式见附带说明。
7)附录a.参考书目b.源程序清单(带注释)●考核方式指导老师负责验收程序的运行结果,并结合学生的工作态度、实际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设计报告等进行综合考评,并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给出每位同学的课程设计成绩。
具体考核标准包含以下几个部分:①平时出勤(占10%)②系统需求分析、功能设计、数据结构设计及程序总体结构合理与否(占10%)③程序能否完整、准确地运行,个人能否独立、熟练地调试程序(占40%)④设计报告(占30%)注意:不得抄袭他人的报告(或给他人抄袭),一旦发现,成绩为零分。
⑤独立完成情况(占10%)。
●课程验收要求①运行所设计的系统。
②回答有关问题。
③提交课程设计报告。
④提交电子文档(源程序、设计报告文档)。
⑤依内容的创新程度,完善程序情况及对程序讲解情况打分。
二、进度安排附:课程设计报告装订顺序:封面、任务书、目录、正文、评分、附件(A4大小的图纸及程序清单)。
正文的格式:一级标题用3号黑体,二级标题用四号宋体加粗,正文用小四号宋体;行距为22。
正文的内容:一、课题的主要功能;二、课题的功能模块的划分(要求画出模块图);三、主要功能的实现(至少要有一个主要模块的流程图);四、程序调试;五、总结;六、附件(所有程序的原代码,要求对程序写出必要的注释)。
正文总字数要求在5000字以上(不含程序原代码)。
目录一、课题的主要功能 (8)1.1程序的功能 (8)1.2.输入输出的要求 (8)二、课题的功能模块的划分 (8)2.1程序的模块组成 (8)2.2模块的层次结构及调用关系 (9)2.3模块的主要功能 (9)2.4数据结构和数据库结构 (9)三.主要功能的实现 (10)3.1采用C语言定义相关的数据类型 (10)3.2主要函数的流程图 (10)3.3画出各函数的调用关系图 (14)四、程序调试 (15)4.1测试数据: (15)4.2使用说明 (15)五.总结 (17)5.1 程序调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17)5.2 课程设计过程经验教训、心得体会 (17)六、附录 (18)6.1参考书目 (18)6.2源程序清单(带注释) (18)一、课题的主要功能1.1程序的功能大学的每个专业都要制订教学计划。
假设任何专业都有固定的学习年限,每学年含两学期,每学期的时间长度和学分上限均相等。
每个专业开设的课程都是确定的,而且课程在开设时间的安排必须满足先修关系。
每门课程有哪些先修课程是确定的,可以有任意多门,也可以没有。
每门课恰好占一个学期。
试在这样的前提下设计一个教学计划编制程序。
本程序针对本科的学期内容,通过输入实际的课程及先后关系。
结合每学期的学分及课程数,制定好学习计划。
在输入相关数据后,程序会安排好每学期的课程。
1.2.输入输出的要求输入参数包括:学期总数,一学期的学分上限,每门课的课程号(固定占3位的字母数字串)、学分和直接先修课的课程号。
输出要求输出各门课程所对应的学分,以及每学期各门课程的安排。
二、课题的功能模块的划分2.1程序的模块组成LocateVex():图的邻接表存储的基本操作CreateGraph():构造生成树Display():输出图的邻接矩阵FindInDegree():求顶点的入度InitStack():构造一个空栈ClearStack():清空栈StackEmpty():判断是否为空栈Pop():出栈Push():入栈TopologicalSort():输出G顶点的拓扑排序结果2.2模块的层次结构及调用关系2.3模块的主要功能见“详细设计”-“主要函数流程图”2.4数据结构和数据库结构储存的数据为结构体类型数组,以及结构体单链表结点类型。
1)typedef struct ArcNode2)typedef struct三.主要功能的实现3.1采用C语言定义相关的数据类型。
其中包括字符常量,整型,字符型,字符串型,typedef 定义的类型,结构体型,单链表节点类型,结构体数组。
3.2主要函数的流程图1.LocateVex():图的邻接表存储的基本操作。
由初始条件: 图G存在,u和G中顶点有相同特征转而进行判断,若G中存在顶点u,则返回该顶点在图中位置;否则返回-1。
图CreateGraph ()图Display ()2.CreateGraph ():构造生成图。
采用邻接表存储结构,构造没有相关信息的图G(用一个函数构造种图)。
3.Display ():输出图的邻接矩阵。
采用循环设置输出图的邻接矩阵。
4.FindInDegree():求顶点的入度。
图LocateVex ()5.InitStack():构造一个空栈。
6.ClearStack():清空栈。
7.StackEmpty():判断栈是否为空。
若栈S为空栈,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返回ERROR。
9.Push():入栈。
插入元素e为新的栈顶元素。
10.TopologicalSort():输出G顶点的拓扑排序结果。
有向图G采用邻接表存储结构。
若G无回路,则输出G的顶点的一个拓扑序列并返回OK, 否则返回ERROR。
3.3画出各函数的调用关系图四、程序调试4.1测试数据:准备典型的测试数据和测试方案,包括正确的输入及输出结果和含有错误的输入及输出结果。
准备典型的测试数据和测试方案,包括正确的输入及输出结果和含有错误的输入及输出结果。
数据如下:学期总数:6;学分上限:10;该专业共开设课数:12课程号:从C01到C12;学分顺序:2,3,4,3,2,3,4,4,7,5,2,3。
先修顺序:4.2使用说明输入学期总数,学分上限,课程数,先修关系边数,课程代表符号,相对学分值输入完成后执行可得到每个学期的课程结果五.总结5.1 程序调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于程序十分的复杂,遇到了很多常见的语法错误,及逻辑错误。
这需要我们不断的调试分析。
符号的格式之类,指针的用法,判断输入输出的条件都是十分容易出错的地方。
在逐条排除,向同学老师请教后,程序终于得以完成。
这让我明白了,解决问题,要细心认真,集思广益,这样才能把问题解决。
5.2 课程设计过程经验教训、心得体会。
虽然在大一我们已经学习了C语言,但是,直到本期我们才开设了数据结构这一门课程。
这门课程让我们对程序的原理有了系统的认识。
对以往模糊的经验,起了总结提升的作用。
在学习了这门课程后,我们进行了2个星期的课程设计,以实践我们的学习内容。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被分配到了教学计划课程编制问题,开始感觉很难,因为我从未编写过如此复杂的程序。
在多方查找资料并参考类似程序后,我大体将程序的构架描绘好了。
一边对照着网上的资料,一边对程序进行修改补充,然后根据拟好的大纲进行编制。
期间,我与其它同学进行了讨论和探究,对程序的细节问题和应用方面进行了探索,并解决了主要的问题,于是便着手写具体的程序。
这次实验,我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查阅,包括向老师请求帮助解释题目要求,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
通过这些努力,我对算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编程的步骤,有了具体的体会。
通过和同学的广泛交流,我体会到了合作的必要性及合作的优势。
更重要的是,这个课题完全脱胎于实际问题,让我对计算机行业,充满了信心和自豪。
以往我们学的计算机知识一般停留在理论上,这让我们不太理解计算机的应用和前景,而较少注重我们对算法的实践锻炼。
而这一次的实习既需要我们去联系理论,又需要我们去实践方法,很多东西看上去都学过,但是和实际联系才知道变通的艰难。
纸上得来终觉浅,这是我这次实习的最大收获。
这次的实验让我们知道该如何跨过实际和理论之间的鸿沟。
这次实习,我认识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就是要合作。
不懂的问题一定要向同学,老师请教。
这样才能集思广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也能够让自己节省时间,有效率的完成工作。
齐心协力完成这个程序,互相帮助,这是我们同做课题的同学的共同体会。
第二就是要细心。
程序的编制难免会出现错误,不能一次成功,出现错误后,一定要认真细心耐心的排查,这样千锤百炼,程序才能完成。
在浮躁的时候能够静下心来思考,是极其重要的。
第三就是要学习。
学习网上已经有的类似程序,学习他们的方法与思想。
这样,才能最快的了解问题,得到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