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三复习:地质循环和地质作用
高三复习:地质循环和地质作用
(DA ) D.⑥
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来自地幔的③表示岩浆,它冷
却以后会凝固成岩浆岩(图中的②),已生成的岩浆岩
可能经变质作用成为变质岩(图中的④),也可能先经
过外力作用的风化与侵蚀(图中的①),然后经沉积作
用(图中的⑥)变成沉积岩(图中的⑤)。在上述各序号
中,表示岩浆岩的②中能找到金属内生矿,表示沉积
学案10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核心点一 地壳物质循环 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组成地壳的物质处于不断 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三类岩石及岩浆的相互转化关系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岩浆活动、外力作用、变
(2)地球内部的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3) (4) (5)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重熔再生成岩浆,回到地球 内部。 核心点二 板块边界与地貌 生长边界位于板块张裂地带,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消亡边界位于板块挤压碰 撞地带,又因相互挤压碰撞的两个板块的性质不同 而不同: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常形成海岸
地质构造的意义 (1) (2)利用背斜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天然气密 度小,分布于背斜顶部,水密度大,分布于底部,中间
域调水,修建水库,植树造林,平整土地 (至少说 出两个)。
解析 该题考查了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图中 甲、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是内力挤压作用的结果,甲 处岩层向下弯曲,其地质构造为向斜,但在地貌类型 上属于山地;随着交通的发展,各种交通线的选址对 地质条件的要求日益增高,本题应从工程量、造价、 安全性等方面考虑隧道的选址;水循环能够给人类带 来大量的水资源,目前人类活动主要影响水循环环节 中的地表径流,常见的措施有:通过修建水库改变地 表径流的季节变化;通过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
( A)
(2)从地质条件看,下列各处可能形成的相应矿床是
A.①——天然气
B.②——
(D )
C.③——大理石
D.⑥——石油
解析 (1)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①处是石灰岩层,它
属于沉积岩;②处是由岩浆活动所形成的岩浆岩,但
它未喷出地表,为侵入岩;④处岩石受高温岩浆的影
响,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⑤处岩浆喷出了地
(3)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 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丙地? 丙 地,理由是 岩层为拱形,结构稳定,不易积水 。 (4)以下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D ) A.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
B. C. D.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5)图中①②③三个水循环的环节中,目前人类活动 能够对其施加影响的环节是 ① ,具体的措施有 跨流
表,经过冷凝作用形成了喷出型岩浆岩。(2)读图可知,
①处岩层向下弯曲,不可能有天然气;②处是岩浆冷
却形成的岩浆岩,不可能形成煤炭;④处石灰岩经高
温变质,形成了大理石;⑥处为一个背斜,这是较好
的储油构造,可能有石油分布。
类型2 地质作用与地貌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甲、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是 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 。 (2)甲处的地质构造为 向斜 ;地貌类型为 山地 ,其形 成原因是 向斜的槽部物质坚实不易受到侵蚀,形 成山地 。
石
源
岩石受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等影响, 在一定的温度、 变质岩 压力条件下,使 片理构造 原来的成分、结 构发生改变而成 新岩石
大理岩是建筑材 料;铁矿是钢铁 工业重要原料
变式练习1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分析判断 (1)~(2)题。
(1)有关图示各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沉积岩 B.②—— C.④——侵入岩 D.⑤——岩浆
山脉或岛弧,如安第斯山脉、太平洋西侧的岛弧链;大 陆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常形成巨大的高原、山脉, 如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
核心点三 地质构造与地貌
地质 构造
判断依据 形态 岩层
顺序
对地貌影响Biblioteka 地 形成因实例
山
褶 皱
背 斜
上拱
中心 老两 翼新
谷
岩层上拱 而形成山
顶部受张 力,易被 侵蚀而成 谷
科迪勒拉山 系、阿尔卑 斯—喜马拉 雅山系
用下,沿地壳薄弱地 粒细小,有
出
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 的有流纹或
岩
岩石
气孔
花岗岩是 坚固、美 观的建筑 材料;多 种金属矿 是工业生 产的原料
地表岩石在外力
石灰岩是建筑材
作用下受到破坏
料和化工原料,
沉积岩
变成碎屑物质, 层理构造、 钾盐是化工原料;
被搬运到低处沉 化石
煤、石油是当前
积、固结而成岩
世界最重要的能
风积地貌、流水沉积地貌与冰川沉积地貌有很大区别。 风力和流水在沉积过程中,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随 动力减弱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形成砾 石、砂、粉砂、黏土等颗粒大小不同的沉积物,具有 分选性和磨圆性。冰川沉积作用在冰川融化时才能发生, 它的沉积物质颗粒大小混杂,常杂乱地堆积在一起,不
对风积地貌中的沙丘,往往根据沙丘的陡坡和缓坡来 判断当地的盛行风向,并经常与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 密切联系在一起。
岩的⑤中能找到油气等外生矿。黄土高原是由风力的
沉积作用形成的,对应于序号⑥;而黄土高原千沟万
壑的地表形态则是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对应
于序号①。
三类岩石的比较
类型
形成
特点
有用成分 举例
喷 地下岩浆在内压力作 矿物结晶颗
入 用下,侵入地壳上部, 粒较大
岩 岩 冷却凝固而成岩石
浆
岩 喷 地下岩浆在内压力作 矿物结晶颗
褶被
向 斜
下 弯
中心新 两翼老
谷
岩层下弯而 形成谷
科迪勒拉山系、
阿尔卑斯—喜 槽部受挤压, 马拉雅山系
山 不易被侵蚀
而成山
地 垒
断层
地 堑
两条断层之 间的岩块相 对于两侧上 升
两条断层之 间的岩块相 对于两侧下 降
块状山地 裂谷、凹陷地带
庐山、泰山
东非大裂谷、 汾河谷地
核心点四 外力作用形成的几种地貌的区别 外力作用主要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 岩五种形式,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是侵蚀地貌和
类型1 地壳物质循环
下图表示地壳物质循环模式,图中序号表示
沉积作用、风化与侵蚀作用、变
质岩、岩浆岩、沉积岩和岩浆。
据图完成(1)~(2)
(1) 图中分别能找到金属内生
矿、油气等外生矿的岩石是( BD)
A.①
B.②
C.④
D.
(2)图中能分别反映黄土高原地貌形成及变化的序号
是(双选)
A.①
B.②
C.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