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金融第3讲:美国国际收支分析

国际金融第3讲:美国国际收支分析


No. 7
姜波克著
国际金融新编
国际收支的信用分析


从信用角度分析,一国经常项目赤字意味着其 他国家为之提供了融资。美国90年代持续的、 高增长的经常项目赤字,意味着其他国家为其 源源不断地提供融资,这种融资显然是通过资 本的净流入来实现的。 那么国外资本源源不断流入美国的原因是什么 呢?如果说美国90年代微观经济层面表现优异 则无法解释美国对海外投资的增长,更无法解 释美国2000年以来的股市暴跌与公司丑闻。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图一:1960-2000年美国一年期国债利率与货币乘数 数据来源: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No. 10
2000
姜波克著
国际金融新编
货币效应分析

No. 11
美国在整个70年代与80年代一年期名义国债利率 维持在6%以上,其中1981年短期利率达到 13.14%(12个月平均)的高水平是为了调控石油 危机以后世界性通货膨胀,如此高的利率带来了 拉美金融危机已经有很多专家作过专门论述。进 入90年代,1991年经济开始复苏,经过92年、93 年的降息,人为拉高经济增长率,以吸引外资流 入。在降息与外资流入的双重影响下,货币乘数 被稳步推高。从 80 年代平均 5.0 的水平推高到 2000年6.19的高水平,货币乘数泡沫与资产泡沫 同步膨胀。
No. 2
姜波克著
国际金融新编
国际收支分析
其中,商品贸易在 1971 年首次由黑字转 为赤字以后,自 70 年代末以来居高不下 ,经过 90 年代的快速增长,到 200而服务项目随着越战的结束开始了平稳 的增长,到2001年达到688亿美元的顺差 水平。但与商品贸易赤字相比无异于杯 水车薪。
No. 4
姜波克著
表一:1962-2001年美国国际收支汇总表(单位:百万美元) 1962-1971 1972-1981 1982-1991
国际金融新编
1992-2001
1962-2001
商品、劳务与收益(出口) 503624.0 2092050.0 5,025,449 10,813,170 18,434,293 商品、服务与收益(进口) -423384.0 -2013623.0 -5,694,938 12,292,850 -20,424,795 经常转移 -52663.0 -75125.0 -190,929 -422,013 -740,730 经常项目净值 27577.0 3302.0 -860,418 -1,901,693 -2,731,232 资本项目 0.0 0.0 -8,605 497 -8,108 金融项目新增流出 -86588.0 -522077.0 -897,980 -3,519,696 -5,026,341

No. 3
姜波克著
国际金融新编
国际收支分析

收益项目在过去 40 年里一直维持黑字的 水平,可能是由于经过 50 年代到 70 年代 的发展,美国跨国公司的全球盈利能力 逐步增强。但收益项目的总体波动比较 大,反映了国际资本流动的无常特性, 以 1982 年 351 亿、 1983 年 363 亿美元最高 黑字水平为分水岭,此后经过反复振荡 向下,到2001年降低到141亿美元黑字的 水平。
No. 8
姜波克著
国际金融新编
国际收支的信用分析

所以,笔者认为美国 90 年代经济只能解 释为由于对经济高增长的追逐,滥用国 家信用,并且导致了信用消费的过度开 发与公司信用的过度扩张。美国资本净 流入而收益却仍然为黑字的情况来推理 ,笔者认为美国在海外的投资获得了很 大的成功,而海外资本对美国的投资显 然是失败的。
金融项目新增流入 72512.0 440329.0 1,651,622 5,389,999 7,554,462
资本金融项目净值 -14076.0 -81748.0 753,642 1,870,303 2,528,121 统计误差 -13500.0 78445.0 115,381 30,893 211,219 数据来源:根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960-2001国际收支平衡表汇总得到。
No. 6
姜波克著
国际金融新编
国际收支分析

尽管如此,美国收益项目虽有所下降, 但仍维持为正,值得人们深入思考。与 1999 年至 2001 年国际资本巨额流入相一 致,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从1995年7月 26日的1000点上升到2000年3月10的5132 点的天价水平,随后一路下跌,到 2002 年7月18日的1356点。
姜波克著
国际金融新编
第三讲
美国国际收支分析
No. 1
姜波克著
国际金融新编
国际收支分析

美国经常帐户在整个 60 年代与 70 年代维 持在顺差的水平, 80 年代经常项目总计 发生了 8604 亿美元的赤字, 90 年代则达 到了顶峰的19017亿美元的总赤字水平, 虽然每年的经常项目赤字占 GDP 的比重 不足5%,但1992年至2001年累计达到了 2001年GDP的20%。
姜波克著
国际金融新编
货币效应分析

90 年代美国采用了降低利息,提高货币 乘数的做法从表面上看,基础货币的供 给并没有显著的增加,似乎不涉及信用 问题。事实上,货币乘数的提高整体上 改变了金融的结构与内涵,使得大量的 交易都不涉及实物资产,经济、金融彻 底地泡沫化了。
No. 9
姜波克著
国际金融新编
货币效应分析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0 7.00 6.00
M2/M0 利率
5.00 4.00 3.00 2.00 1.00 0.00
interest M2/M0
1960
1962
1964
1966
1968
1970
1972
No. 5
姜波克著
国际金融新编
国际收支分析

将收益项目与美国国际资本流入对比就 会发现,自 1983 年以来大多数年份外资 的净流入维持在每年 1000 亿美元以上的 水平,从总量来看 90 年代是 80 年代的两 倍以上,特别是在 1999 年、 2000 年、 2001 年外资的净流入分别跃升到 2928 亿 、 4103 亿、 3933 亿美元的天量水平。在 过去的40年里资本流入的净额为25281亿 美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