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吉祥物_初中美术教案_模板

设计吉祥物_初中美术教案_模板

设计吉祥物_初中美术教案_模板二、教学内容与目标应知:知道部分著名吉祥物,了解他们的造型,色彩和年代。

国度代表哪个重要活动。

应会:能自选媒体,自定手段设计,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吉祥物,通过以上知识和技能学习,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情感与态度以及个人审美取向的形象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法设计1 、本课充分利用多媒体提供大量优秀作品,以学生直观感性为主,教师进行引导,充当“导演”。

2 、在教学中,教师要富于激情,注意眼神交流,寻探语气的应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采用轻音乐和谐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

3 、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作品,并展示作品,谈思路,充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挥学生个性。

四、学法指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多看、多想、积极参与,进行批判性思维,师生共同探究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教学过程1 、组织教学:稳定课堂气氛,检查用具及搜集的资料。

2 、导入新课欣赏雅典奥运会精彩图片,欣赏结束后。

师: 2004 年奥运会已经拉在雅典落下了帷幕,中国运动健儿们不负众望,在奥运会期间发扬了拼搏、团结合作的精神,不怕艰难困苦,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我们在这里应该鼓掌为他们加油喝彩,希望他们在 2008 年的北京奥运会中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中间穿插这段话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多多关心国家大事,做一个爱国的人并学习运动员们的这种精神。

让他们把这种精神应用到学习中去,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师:谈到奥运会,同学们会想到一个非常可爱的东西(吉祥物)。

提问:谁知道 2004 年雅典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生:雅典娜,费沃斯(屏幕上出示图片)。

谁有能介绍一下这个吉祥物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他们长着大脚丫,长长的脖子,小小的脑袋,一个穿着深黄色衣服,一个穿着深蓝色衣服,头和脚为金黄色,十分可爱,雅典娜是智慧女神,费沃斯是光明与音乐之神,体现合作、公平竞争、友谊和平等奥运精神。

像这样可爱、美丽的吉祥物到底是怎样设计的了?引出课题:设计吉祥物。

(设计说明:这一部分教学是利用大家比较熟悉的图片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的去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问题也是一环紧扣一环。

同时初步感受吉祥物的作用和可爱之处。

了解学生在课外掌握的知识有多少,为教师有效的调控教学提供参考)3 、讲授新课师:说到吉祥物,同学们并不陌生,因为经常会在书本上,电视上,生活中见到,那谁知道什么是吉祥物了?请同学们来回顾一下,你见过一些什么样的吉祥物,是属于哪个活动?(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发表意见)(设计说明:注重学生自主观察、思考与集体的讨论想结合,体现出教与学的方式的改革)师:同学们刚才说的都非常好,看样子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真是很丰富呀!(对学生进行肯定,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更高。

)那接下来我们大家一起来看几幅比较有名的吉祥物作品。

不过在看之间还是先来欣赏一段音乐。

(多媒体播放音乐)(设计说明: 1 、音乐与美术相结合,可以产生不一般的效果,同学们也可以暂时放松心情,以便对后面的学习有更好的发挥,同时也增强学习美术的兴趣。

2 、通过音乐提出问题,引出后面的内容。

)提问:这段音乐是属于哪一届奥运会的主题曲。

生: 1988 年汉城奥运会。

这届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了?生:“贺多利”。

师:同学回答的非常正确。

屏幕出示图片。

大家来共同分析这个吉祥物有什么特点,接着逐一对 90 年北京亚运会、 80 年莫斯科奥运会、 96 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吉祥物的特点有什么共同之处进行讨论,总结。

(学生找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个有名吉祥物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其中,最后学生来总结研讨成果)(设计说明:这是本节课的第一个重点,这个过程是依照首先观察,然后分析与研究,讨论与解释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探索,获得体验。

能逐步增强观察和评价美术作品的能力,提高审美能力。

)师:我们刚才欣赏了一些有名的范作,那同学们对吉祥物的知识到底了解多少了,这时候就请同学们把自己在课外通过各种手段准备的吉祥物资料拿出来,十人一小组相互学习,不过学习的时候要带着屏幕上的问题: 1、吉祥物一般是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2、吉祥物设计最主要是体现哪些方面?3、你从中获得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疑问?4、设计一个完整的吉祥物主要分为哪几步?每个组选派一位小组长,根据大家意见找出你们这个组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

(这样做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进行一些改变,这样学生讨论的积极性才会更高,效果才会更好。

毕竟他们找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想解决的问题。

)然后组内选一位代表对研究的成果进行汇报,作后教师进行适当的小结。

(设计说明:我选用的这种学习方式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方式,就整个学习过程而眼,是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达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并掌握基本的设计、绘画等方面的技能,这样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

从而改变旧教学中教师把知识嚼啐后喂给学生的教学方式,而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这是本节课的第二个重点)师:通过上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吉祥物的知识有了初步了解,也知道了怎样来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吉祥物。

我看同学们的手都痒痒了,也许自己动手来尝试一下了,那下面的时间就交给你们,同学们都知道 2008 年的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这是中国的一件大事,也是每个中国人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那作为中国人我们是不是可以尽自己的努力为奥运会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了。

正好老师前段时间天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条信息,这时候发下来大家看看, 2008 年奥委会已经开始征集奥运会的吉祥物了,我希望同学们能挑战自我,大胆的去尝试一下,我相信你们会做的很好,你们更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设计说明:在这里就贴近了生活,与实际的事情联系在了一起。

并且利用现在最热门的事情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带着一种精神来完成教学建议)。

下面就来尝试一下,完成这节课的教学建议:①为 2008年北京奥运会设计一个吉祥物。

②为学校运动会设计一个吉祥物。

③为学校艺术节设计一个吉祥物。

(草图)在设计的过程中顺便欣赏屏幕上的优秀作品,希望能从中吸取灵感。

设计出更优秀作品。

(完成教学建议时,还是提倡团队结合作精神,三、四个人一小组的形式编排,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积极进行创造,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果有条件的,也可在电脑上直接完成早图)4 、作业评价①用最后 10 分钟的时间鼓励学生自告奋勇展示小组作品,对设计的吉祥物谈创意,谈思路。

然后贴到老师指定的位置。

(教师给予肯定,培养学生成功感,活跃课堂气氛)②同学之间相互评价,你喜欢其中哪一幅作品,为什么?③教师评价,总结。

六、课堂总结(设计说明:我们的教学不应仅仅局限在课内,还应拓展延伸到课外,学生可以根据老师提出的建议,自主的到社会生活中、图书馆、电脑上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这也是研究性学习在美术教学中的实践,以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放《课堂评价表》,由学生填写,然后回收。

(教师能够更清楚的了解到学生在这节课中的学习状况,有什么不足之处,学生有什么样的建议,这样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渐进的过程,对老师来说在教学中有很大的帮助,这样才会有更大的进步)执教者:湖北省宜昌市第十五中学郑开来指导老师:钟维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湘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3课教材分析:本课是以学习“造型·表现”为主,结合“欣赏·评述”为辅的综合课。

主要是让学生接触超现实主义绘画,感觉超现实主义新奇的视觉形象与效果,结合体现环保意识的招贴画的艺术构思对应分析,学习掌握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一些技巧展开教学活动,把教学与环保主题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教材中的作品资料,以及其他图片的赏析、学习与借鉴,学生能掌握一些营造新奇视觉形象的基本方法,初步体验超现实主义绘画表现的特殊艺术效果,积极培养学生超现实主义观念的思维,拓展“奇思妙想”的艺术空间及其表现方法。

教学中有意地结合环保主题,可以引发学生对社会生活、生存环境的积极关注与思考。

教学思路:本课的教学可从讨论“绿洲”,展示“绿洲”,赏析《绿洲》入手,引发学生对营造新奇视觉形象的兴趣,通过图片范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超现实主义,激发学生的思维进入超现实主义艺术创新表现,结合“学习活动一”,进行创造新奇视觉形象的尝试。

第二课时教学中,主要是研究探讨图片资料中一些营造新奇视觉形象的技巧以及在环保主题中的运用。

可以通过教材中的超现实主义作品和各类艺术创作设计的好例子,去体验其中的方法和作用,通过学习与借鉴,鼓励学生发表“奇思妙想‘,正确地认识理解和选用表现手法。

第三课时是以“绿”为命题的创作活动,让学生在同一条件限定下,关注讨论主题,注重选择、消化和运用所学的方法技巧,表现自己的构思。

结合“绿”这一环保主题,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对比讨论、交流,重点关注是否运用了某种技巧,营造的形象是否新奇,强化表达艺术构思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切入与引发读“绿洲”,观“绿洲”,思“绿洲”。

1.师提问:你心目中的绿洲是什么样的?你会画成什么样?2.教师展示几幅“绿洲”(东山魁夷的作品《湖》和中国山水画家的作品),思考能不能用别的新奇的表现方法?(二)欣赏与思考1.展示教材中作品《绿洲》,学生自读教材中的“引言”,并思考画家马格里特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

2.分组讨论思考:画家他怎样不同寻常?画家表达了什么样的真实的丰富情感?3.出示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与《绿洲》,分析现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异同。

4.小结:我们可以看出《绿洲》是在现实中抽象出一些“形象要素” (树、白云、沙漠、桌子),然后按照艺术家的构思重新进行不同寻常的、变成了超现实主义观念下的作品,其特征形象新奇,视觉冲击力强。

5.启发思考:新奇的视觉形象从开放的多元创新的思维中产生。

(1)先了解13页中几位画家的思维。

(自学)(2)教师举例启发:例如汽车广告(汽车在男子光头上行驶);雀巢咖啡广告(兵马俑复活)。

(3)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上台用“绿洲”中的形象要素去思考重构,体验新奇。

(三)尝试与借鉴1.注意用学生的“灵感”和习作去进一步启发大多数同学的艺术思维,找好构思的“形象要素”。

2.尝试练习始终要抓住“新奇”,有“树木形象”。

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出示教具:用上学期教材中一幅防止水污染的宣传画为例。

做成折叠式,鱼的前半头可以遮挡变换,便于显示。

这幅既简洁又具有表现力的宣传画,其创作特征是营造出了使我们感到新奇的视觉形象,产生这一形象是作者运用了一种变换材质的技巧。

还有别的技巧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研究营造新奇视觉形象的一些技巧。

板书:绿洲——掌握方法,拓展思维(二)研究讨论1.常见的方法和技巧还有以下几种:变换材质、时空重叠、异形同构、比例逆反、自由悬浮、模糊物象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