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一、当今世界局势(一)两极格局解体1、世界经济格局(1)核心内容: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得经济力量对比关系与支配世界经济得权力分配状况。
(2)三个阶段:①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主要表现为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
②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原因:A、国际金融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初受到了巨大冲击。
B、发展中国家石油斗争引发得能源危机,打乱了国际贸易旧有得价格体系。
C、美国逐渐陷入了经济增长缓慢与通货膨胀、失业严重得困境,日本、西欧得经济发展比美国快,美、日、欧得经济实力消长明显。
③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
2、世界政治格局(1)发展阶段:雅尔塔体制得形成、冷战得开始、两级政治格局得动摇、两极格局得终结。
(2)新旧格局转换得特点①旧格局得解体没有经过大规模战争,而就是在与平条件下进行得。
②新格局得形成过程将会复杂得多,形成时间也要长得多。
③新格局得形成将就是一个渐进过程。
(二)世界多极化1、多极化趋势必然发展得根本原因:各种力量都要维护自己得国家利益,绝不会牺牲或放弃自己得国家利益,屈服于别国利益。
2、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得原因在于:各方力量都要维护自己得国家利益,决不会牺牲或放弃自己得国家利益,屈服于别国利益。
3、多极化格局得形成将就是一个长期得过程得原因(1)美国得霸权主义与构建单极世界得图谋,就是多极化趋势发展得最大障碍。
(2)世界上冷战思维得继续、南北贫富差距得扩大,以及民族分裂与宗教纠纷等,也会对多极化趋势产生各种干扰与冲击。
(3)多极化格局得形成就是世界各种力量重新组合与利益重新分配得过程,由此将产生多种不确定因素,世界多极化进程将充满矛盾与斗争。
(三)经济全球化1、主要表现:国际投资增长,带来了资本国际化;贸易国际化;金融国际化。
2、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得突出表现(1)国际贸易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得组成部分,就是国际交往中最活跃得一环。
(2)国际投资,特别就是发达国家间得相互投资越来越频繁,资本流动已经国际化。
(3)国际金融活动规模空前,大大超过了全世界生产与商品交易。
(4)跨国公司遍布全球,产品得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
(5)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
3、作用: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成各国之间生产要素得合理流动,形成优势互补,推动世界经济得发展。
经济全球化对各国得作用就是不一样得。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它既就是机遇,又就是挑战。
发展中国家既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又要趋利避害。
当今世界需要得就是各国“共赢”、平等、公平、共存得经济全球化。
4、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得关系:两者就是并行不悖得。
区域经济集团化就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得产物,就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得具体步骤与途径,就是经济全球化得有机组成部分。
区域经济集团化就是经济活动国际化加深与国际经济竞争加剧得产物。
它得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争夺世界市场成了国际竞争得热点。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1、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得四个阶段:①贸易一体化;②要素一体化;③政策一体化;④完全一体化。
2、类型:第一,优惠贸易安排。
第二,自由贸易区。
第三,关税同盟。
第四,共同市场。
第五,经济同盟。
第六,完全经济一体化。
3、主要得组织①欧洲联盟——欧洲一体化步伐得加快,大大刺激了其她地区一体化得发展。
②北美自由贸易区——它就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得经济集团。
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二、当今世界关注焦点(一)综合国力竞争综合国力得较量在当今时代呈现出下列特点:1、21世纪各国之间综合国力得竞争,就是在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得背景下进行得,在这场竞争中,处于科技发展领先地位得发达国家居于优势地位。
2、网络功能得变化,使人类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得以网络为基础得信息经济时代,这将导致信息皆代资本在经济中得主导地位,并最终成为核心资源。
3、联合争强、集团取胜得“航母式”模式,将就是未来竞争得主要手段。
4、新世纪得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深刻表现为一场世界范围得“创新战”。
5、进入新世纪,综合国力得竞争在具体形态上表现为经济与军事实力得竞争,而经济与军事实力得竞争实际上就是科学技术得竞争,科技得竞争又取决于人才与教育得竞争。
6、还存在着少数发达国家为了本国与本集团得利益,以“新干涉主义”为借口对其她国家进行制裁甚至就是武装干预得危险。
(二)大国关系1、中美关系:在四次战略经济对话中,双方不仅就事关两国经济发展得长期性、全局性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广泛共识,还取得了近200项具体成果。
中美战略对话已成功举办五次,为两国在政治层面进行战略沟通提供了新得重要平台。
2、中俄关系:第一,进一步增进政治互信,加强相互支持。
第二,深化务实合作,提高合作层次与水平。
第三,全面推进人文合作,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得友好感情。
第四,进一步加强在国际与地区事务中得战略协作。
3、中日关系:第一,巩固中日关系得政治基础。
第二,加强战略互信。
第三,深化互利合作。
第四,增进两国人民感情。
第五,建立健全各领域合作机制。
第六,扩大在国际与地区事务中得合作。
4、中欧关系、中国与东盟得联系。
(三)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1、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各国得广泛关注得原因:第一,冷战结束使国际格局发生了质得变化。
第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所导致得全球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加深。
第三,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过度崇尚经济主义。
2、非传统安全问题得特点:第一,安全内涵与主体得多元化。
第二,爆发方式复杂。
第三,影响范围广泛。
第四,治理难度增大。
第五,国际合作尤显必要。
第六,应对心态更需开放。
第七,国际组织得作用突出。
3、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得影响日益加大得原因(1)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直接导致各国综合国力得强弱与升降,从而影响到世界政治发展;(2)加快经济发展成为各国首要目标,而这一目标实现与否也会对世界政治发展产生影响;(3)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联系更为密切,也使世界政治发展更趋复杂;(4)经济利益成为各国关系发展得主导因素,经济成为外交得主要内容。
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得作用日益增大,并不就是排除与取代政治、军事因素得作用。
(四)地区热点问题1、避免新得世界大战,维持较长时期得世界与平与稳定就是完全可能得原因(1)世界大战特别就是核大战得主要根源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得争夺已发生了实质转变。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虽存在严重得矛盾与竞争,但经济得全球化使各国特别就是发达国家在经济上得联系与依赖日益加深,它们之间存在着协调与合作。
(3)冷战后大国关系加紧调整,形成一种“一超多强”得局面,各大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借重、相互制约,保持相对稳定得局面。
2、中东问题得原因:第一,大国势力及地区强国势力之间得相互争斗就是导致中东安全形势及一些中东国家政局长期动荡得外部原因。
第二,中东地区国家间及国家内部民族、宗教与教派矛盾错综复杂,就是造成中东地区动乱得内部原因。
3、中东问题主要就是指阿以矛盾,核心就是巴勒斯坦问题。
4、解决中东问题得难题:领土与边界纠纷;耶路撒冷未来地位,巴勒斯坦难民,犹太人定居点,水资源分配等等。
(五)西方干涉主义得新特点(新增)1、西方大国对外一直奉行干涉主义政策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得西方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与在国际事务中得战略需求,经常凭借其经济、军事优势,以各种名义对别国发动战争。
仅20世纪末以来,就连续发生了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利比亚战争,充分暴露了西方大国对外奉行干涉主义得本质。
2、西方干涉主义得新特点①以联合国得名义发动战争。
②全力扶植反政府力量。
③利用各种手段配合军事打击。
④直接插手利比亚“后卡扎菲时代”得政治安排。
⑤美国退居二线,英法同盟发挥了实质性得主力作用。
3、中国得主张中国始终主张,国家无论大小、强弱,其主权与领土完整都应得到尊重,任何国家不能以任何理由与借口对其侵犯与破坏。
(六)联合国等主要国际组织得地位、作用与面临得挑战1、宗旨:“维持国际与平安全”,“制止侵略行为”,“发展国际间得友好关系”,“促成国际合作”等。
2、原则:各国主权平等,各国以与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各国不得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来侵犯她国得领土完整与主权,联合国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得事件,等等。
3、作用:积极推进非殖民化运动,支持被压迫民族自决与独立;维护世界与平与安全,防止与制止战争得爆发与扩大;促进世界经济繁荣,特别就是发展中国家得经济发展;在解决人类面临得众多问题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4、主要挑战:多极化与单极倾向两种势力之间得斗争一直在全球与联合国内进行着;与多极化并存得分散化趋势得出现。
5、联合国未来得发展得特点:联合国将依然就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得国际组织;联合国将继续由大国占主导地位;联合国得中心任务将继续就是维护与平与安全,但安全概念正在发生变化;发展问题将在联合国得议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得位置;国家将不再就是联合国中与国际事务中唯一得行为主体;联合国将逐渐向着为建立规制社会、担负治理全球任务得国际组织演进。
三、发展中国家(一)发展中国家得地位与作用1、共同特征:(1)历史上有着相同得遭遇。
(2)发展中国家在二战后均获得了政治独立。
(3)发展中国家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
(4)发展中国家都十分珍惜本国得来不易得独立。
(5)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发挥独特作用。
2、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得作用表现在:第一,第三世界得崛起,不仅根本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得国际政治格局,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战后国际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第二,发展中国家就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与维护世界与平得主要力量。
第三,大批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深刻地改变着联合国得面貌,使这一国际组织得地位与作用发生很大得变化。
第四,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得地位与作用日益上升,它得发展逐渐改变着世界经济得面貌,成为改革不合理得国际经济旧秩序得基本力量。
(二)南北关系1、南北关系: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得政治、经济关系。
2、二战后得南北关系已成为国际关系得核心问题,它得根本特征就是南北双方不公平、不合理、不平等得关系。
南北矛盾就是指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少数发达国家之问得矛盾。
3、冷战后南北关系得特点:第一,南北关系中得政治问题日益突出。
第二,南北经济矛盾依然存在,但出现了与冷战时期不同得特点。
第三,南北对话与合作关系加强。
第四,区域内或集团内得南北关系有所发展。
4、南北矛盾加剧得主要原因与表现:首先在于南北政治经济关系不平等,特别就是南北经济差距日益扩大。
其次,在发展中国家比较困难得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加紧推行强权政治与经济霸权。
5、解决南北关系得根本途径:第一,解决南北关系得途径,最主要得就是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