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导学案(共4课时)

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导学案(共4课时)

第1课时数据的收集
学习目标:
1.体会数据的有用性。

2.知道收集数据的过程。

3.掌握频数和频率的概念,会求频数和频率。

学习重点:理解数据的有用性,会计算频数和频率。

学习难点:利用数据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

自主探究:
____,得票频率为____.你能计算出小华、小明、小丽三人得票的频数和频率各是多少吗?
议一议:频数、总次数、频率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
频数== 总次数== 频率==
自主提升:
以小组为单位,做“抛硬币”的游戏.游戏时,请一个同学负责记录出现正面和反面的频数,填入下表游戏结束后,四个同学一起计算一下出现正面和反面的频率.
等于____,正面出现的频率和反面出现的频率之和等于_________. 自主检测:
1、某同学随手写了下面一串数字:
0100100011000011100000111101000001111101.
第2课时数据的表示(1)
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统计表、折线图、条形图、扇形图来表示你所收集到的数据,并能识别它们各自有的优点。

2、通过对数据的学习掌握分类比较的思考方式,理解数据与图表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能说出图表所反映的信息。

教学难点:根据已知数据来绘制统计图,能理解各自图表的特点并加以应用。

自主探究:
1、和是数据表示的两种重要形式,其中统计图有;;;
2、三种统计图的各自特点是什么?
3、扇形统计图是用一个表示各个部分的总数量,在圆里用大小不同的表示各部分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

这种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出各个部分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4、扇形统计图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如何计算?
5、制作扇形图的一般步骤
(1)先算出各部分数量占的百分之几;
(2)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度数;
(3)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上面算出的度数,在圈里画出各个扇形;
(4)每个扇形中标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数量名称和所占的,并用不同的颜色或条纹把各个扇形区别开。

自主提升:
1、小明班上的同学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有8人打乒乓球,12人打排球,10
人打篮球,6人打羽毛球,剩下的4人当裁判员,请你制作扇形统计图表示参加各项活动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1)计算参加各项活动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全班人数:8+12+10+6+4=40;
打乒乓球的:;打排球的:;
打篮球的:;打羽毛球的:;
当裁判员的:.
(2)再计算相应扇形的圆心角.
3600× = ;3600× = ;36003600× = ;3600× = .
(3)画出扇形统计图.
2.如图所示是天和商场5月份销售A 、B 、C 、D 四种品牌的空调机情况的统计图.
(1)哪种品牌空调机销售量最多?其对应的扇形图的圆心角为多少?
(2)若该月C 种品牌空调机的销售量为100台,那么其余三种品牌空调机的销售量多少台?
(3)用条形图表示该月这四种空调机的销售情
况。

自主检测:
1、某班全体同学在“献爱心”活动中都捐了图书,
捐书的情况如下表所示,根据题目中所给条件回答
下列问题。

(1)该班的学生共______名; (2)全班一共捐了______册;
(3)若该班所捐图书按图5-5所示比例送给山区学校、本市兄弟学校和本校其他班级,则送给山区学校的书比送给本市兄弟学校的书多______册。

300名学生上学的数据,将表中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
每人捐书的册数 5 10 15 20 相应捐书的人数 17 22 4 2 步行 60人 骑自行车 100人
坐公共汽车 130人 其他 10人
D 40% C 20% B 30% A
第3课时数据的表示(2)
学习目标:
1、本节课要求学生会设计统计表,制作条形统计图和折现统计图,会画扇形统计图。

3、会从统计图和统计表中得出直接的信息和经简单加工的信息。

2、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继续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和提炼数据的全过程。

学习重点:根据数据设计简单的统计图表。

学习难点:统计图表的设计,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是重点也是难点。

自主探究:(自学课本,课前独立思考,完成下面题目)
1、收集的数据可以制成统计表外,还可以制成,其中反应的数据准确,容易查找;较为直观使人一目了然,包括,,。

2、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的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折线统计图能清楚的反应出事物的,扇形统计图能清楚的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占得。

3、为了反应某只股票的跌涨情况,应用。

4、在条形统计图中如果表示数据180的条形高是4.5厘米,那么表示40的条形高是
5、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0%,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中国部分的圆心角度数为。

自主提升:
解放以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一直呈上扬趋势,1952年只有679亿元,1962年上升到1 149.3亿元,1970年上升到2 252.7亿元,1980年上升到4 517.8亿元,1990年上升到18 547.9亿元,2000年上升到89 404亿元(摘自《经济日报》2001年3月4日第7版).
(1)设计一张统计表,简明地表达这一段文字信息;
(2)再设计一张条形统计图,直观地表明这种上扬趋势;
(3)从以上两张统计图表中,你能得出那些结论?
自主检测:
1、请看以下材料:(摘自《新华社》有关报道)
世界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单位:平方米)
中国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单位:平方米)
(1)请制作出不同收入类型国家人均
住房建筑面积的条形统计图;
(2)请制作出我国不同年代人均住房
居住面积的折线统计图;
(3)根据以上数据,说明我国人均住
房条件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下面是一位病人在生病期间护士帮他记录的体温,请在下图用折线图恰当的表示
从自己画的统计图中读信息,并填空:
(1)这位病人的体温最高是,最低是。

(2)在4月8日温度最高值与最低值
(3)的差值为。

(4)从体温表中,猜测一下这位病人的病
(5)情是(填“恶化”或“好转”)
3、根据下列统计图填空:
工厂共有工人________人,
其中人数最多的是________,
所占百分比为________,
人数最少的为________,
所占百分比为________。

高等收入国家45
中高收入国家30
中等收入国家20
中低收入国家18
低等收入国家8
1979年7.2
2000年20.4
2005年22
第4课时小结与复习
一、知识要点
生活中的数据无处不在,当大量的数据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要收集、整理、分析这些数据,从而为我们的决策提供依据
调查和借助统计图表是收集数据的基本方法.做统计图表是处理数据、表示数据的基本手段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的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条形图能准确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趋势
二、典型例题
例1.在冬季篮球赛中,选手小明在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场比赛中分别得了23分、14分、11分和20分,他的前九场平均成绩高于前五场的平均成绩,如果他的前十场的平均成绩等于18分,那么他的第十场的成绩至少为()。

A. 27分
B. 29分
C. 31分
D. 33分
例2.某班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篮球投篮比赛,每人投球10个,每投进一球得1分
均得分为3分,那么该班学生有___________。

例3.某水果公司以2元/kg的单价新进了10000kg柑橘,为了定出合理销售价格,水果公司需将运输中损坏的水果成本折算到没有损坏的水果售价中,销售人员从
克大约定价_________元。

例4.某校100名学生在一次语,数,外三科竞赛中,参加语文竞赛的有39人,参加数学竞赛的有49人,参加外语竞赛的有41人,即参加语文竞赛又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4人,即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外语竞赛的有13人,即参加语文竞赛又参加外语竞赛的有9人,有1人三项都没有参加,问三项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例5.甲、乙、丙、丁、戊五名同学参加推铅球比赛,通过抽签决定出赛顺序,在未公布顺序前每人都对出赛顺序进行了猜测,甲猜:乙第三,丙第五;乙猜:戊第四,丁第五;丙猜:甲第一,戊第四;丁猜:丙第一,乙第二;戊猜:甲第三,
丁第四.老师说每人的出赛顺序都至少被一人猜中,问出赛顺序中,第一、第三、第五分别是哪位同学。

例6. 仔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解答问题
某商场在促销期间规定:商场内所有上屏按标价的80%出售,当顾客在该商店消费
的商品,则消费金额为
360%80450=⨯元,获得的优惠额为12030%)801(450=+-⨯元,设购买该商品得到的优惠率=购买商品获得的优惠额÷商品的标价
(1)购买一件标价为1000元的商品,顾客得到的优惠率是多少
(2)对于标价为500元与800元之间(含500元和800元)的商品,顾客购买标
价为多少元的商品,可以得到3
1的优惠率?
例7.下图反映的是某商场今年1~5月份的商品销售额统计情况。

解答下列问题:
(1)来自商场财务部的报告表明,商场1~5月份的销售总额一共是370万元.请你根据这一信息补全图(1),并写出两条由上两图获得的信息
(2)商场服装部5月份的销售额是多少万元?
(3)小华观察图(2)后认为,5月份服装部的销售额比4月份减少了,你同意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