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嵇康”写作素材

“嵇康”写作素材

“嵇康”写作素材嵇康一、人物简介及事略嵇康( 223---262 )字叔夜同魏谯郡(今安徽宿县西南)人。

稽康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仍励志勤学以至博学多才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精通并成就非凡。

曾官拜中散大夫世又称嵇中散。

嵇康作为魏晋名士是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

【嵇康打铁】嵇康爱好打铁铁铺子在后园一棵枝叶茂密的柳树下他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

见到的人不是赞叹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就是夸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从中可见其对生活的潇洒姿态。

【嵇康饮酒】嵇康饮酒在当时也是很有名的。

饮酒大醉能够忘掉世事解除现实矛盾的缠绕。

嵇康不但饮酒还写下了《酒会诗》诗酒交融, 让人感觉到酒中有诗诗中有酒。

嵇康饮酒非常有节制从不过量。

他说:“酒色何物?今自不辜:歌以言之酒色令人枯。

”另一方面嵇康也知道, 饮酒以逃避现实是暂时的因为终究还是要醒来。

所以这不是彻底解脱的办法。

【广陵散绝】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所杀临刑这天嵇康要来一架古琴调好后开始弹《广陵散》霎时间刑场上一片安静琴曲昂扬激越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悠长萦回低卩转。

弹毕嵇康长叹一声:“过去袁孝尼要跟我学《广陵散》我总是不肯教他《广陵散》今绝矣!”】、运用范例话题 1:自我认识和别人的期待“眶当、哐当……”听见那清脆的打铁声了吗?清风拂面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气息熊熊的烈火陶冶着高尚的情操。

嵇康这个时代的英雄一代才子就在这儿过着铁匠的生活。

和其他人一样你也对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劝他入仕吗?是否忘了《与山巨源绝交书》?那铿锵的言辞己经向所有人宣告了他对仕途的不屑就让他做他自己吧让“竹林七贤”永远过着“邺下放歌” 、“ 林饮酒”、“曲水流觞” 、“南山采菊” 的生活不要让世俗的秽气覆盖了菊花淡淡的幽香。

或许这就是生命的真谛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认为是对的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英雄本色抛开他人的期望抛开他人的劝阻向着自己的认识迈进。

(20__ 年高考重庆满分作文《菊花飘香的时节》节选)话题 2:心灵的选择历来最为矛盾的便是文人他们似乎生来就进行着心灵上的选择在进与退之间在生与死之间。

魏晋出英雄一一历史学家如是说。

我不知道在别人心目中嵇康算不算英雌但从他的每一次选择中我断定:他是个英雄。

嵇康也许天生一副傲骨不屈于俗不慕于官过着自己田园隐士的生活。

一代名将钟会慕名往谒结果被拒之门外。

钟会在临走时没忘记恨恨地瞪两眼。

于是嵇康便上了刑台理由是谋乱。

行刑前执刑官问他还有何话说他抬起头看着台下三千太学生稽首向着一个高高在上的人司马昭也看着嵇康。

嵇康知道以他的名望只要向司马昭说一句恳求的话往后则皆大欢喜。

他的心在动心在痛屈服吗?不他知道自己并没有错。

于是他说了句:“把琴拿来。

……他勇于赴死的从容给了历史一个隽永的背景那已成绝响的《广陵散》余音绕耳嵇康是在尊严与生命之间做出了令人回味的抉择。

若干年后我们会说:这是最令人回肠荡气的选择! ( 20__ 年高考山东优秀作文《心在刃上选择》节选)话题 3:包容嵇康的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一方面嵇康不能容于人另一方面嵇康不能容人。

山涛让他当官是善意的他却气得要死认为对方侮辱了自己可就是这个山涛使他的儿子没成为孤儿;钟会非常崇拜他想和他交朋友他连正眼都不看一眼这其实就是嵇康心胸狭隘的表现不能像大山一样包罗万象不能像大海一样海纳百川。

有人说这是嵇康天性自然的执着。

天性是什么?天性就是包容。

而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统治者也没能容得下这样一个知识分子把他作为一个异己给消灭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话题 4:自虐自虐实际上是精神的流亡是精神苦闷的象征。

魏晋士大夫的一个倾向是服药、喝酒、身上多虱这与其说是隐逸、潇洒倒不如说是这些都含有自虐的成分。

他们追求精神自由追求高古的人格不愿与当时的社会达成妥协: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生命的能量只能向内转通过自虐式的感官刺激来获得暂时的宣泄和解脱。

嵇康作为一位与时代相悖的人他承受了太多的精神压迫与打击他别无他法只有把常常饮酒、服药、装疯等自虐形式作为自我拯救的方式。

在精神苦闷之际用药酒等刺激感官借酒杯来浇心中块垒。

这也是一种无奈的自我保护方式。

话题 5:坚持自我其实嵇康是很有才气的一个人所以山涛就他出来做官:但是按照嵇康的性情他是不愿意接受的于是嵇康就要和山涛绝交。

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到嵇康的性格是很矛盾的因为嵇康当初说“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

自己认为最好的朋友就因为这样就结束了来往也可以看到嵇康是把他自己的本性看得极其重要的不容他人干涉。

嵇康的行为不是因为按照什么现成的规矩去行事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他的本性所有这些都是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体现。

话题 6:路嵇康啊嵇康愤世嫉俗绝望了这社会的一切而毁坏礼教者是你“非汤武而薄周孔”者也是你你呀你你可如何让司马氏安于枕席?你的一腔忠愤却无人知只好寄托于手中的铁锤一一第一锤砸平世间不平事;又一锤大泄胸中之悲郁;再一锤以警醒生前身后千年万年所有的炎黄子孙:看一看我生活在怎样一个世纪?“砰砰”锤声中钟会来了你并不理睬只抛一句“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一句“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于是你抛锤仰天大笑:“哈哈……吾非汤武而薄周孔看你何名篡权柄!”这一笑惊掉了司马昭手中的玉杯杀机顿生。

人说你毁坏礼教不事孝道。

“冤哉!” 一千七百年前那没有发出的呼喊就让我替你喊出吧!或许这有悖于你不屈的性格但那是在路人皆知司马心的时代这是称那个“冤” 字己完全被世人理解的时代。

我知道你表面上毁坏礼教实则是激愤于挂羊头卖狗肉者之流(如司马懿)的胡作非为激愤之极而转为不言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礼教!其实啊!司马懿何尝是孝子?可司马氏就是以不孝为名杀了你。

悲哉!“阴阳易位时不当兮”屈子几百年前的这一悲吟不幸却又应验在了你的身上。

话题 7:交友冤哉!嵇康!再不见你纵酒之豪情再不闻你打铁的锤声。

一壶酒浇铸成你狂放的本色:一把锤锻造了你铁样的个性。

如此本色如此个性才成就了你的一生。

你“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在你的眼中这世界应如你杯中之清酒无尘渣毫粒无腐臭之气而是清冽如流玉之晶莹甜香赛芝兰之悠长。

可遗憾的是翻遍一卷《中国古代史》你的名字却印在了最昏晦的那一页:满眼是野蛮的屠戮满耳是大众的悲鸣。

其时有明哲保身者更有持“忍饥寒我后当作三公”陋志者。

你“常谓之知言”的山涛此时便弃你而去留你一人痛饮苦酒:“渎酒今以之驱愁良友兮不可不慎求。

人之相知兮贵识天性曲者不以为橢兮诚不欲以枉其天才。

”面对山涛的诱荐你嬉笑怒骂接舆狂歌。

一纸《与山巨源绝交书》阻断了后路更逞了淋漓之快意成就了后人敬仰之声名。

精彩范文远去的骑士走进魏晋的历史最引人注目的大概要数嵇康了这位“竹林七贤” 的代表人物着一袭粗衣或抱琴行吟或醉卧竹林“游心于寂寞以无为为贵”成了那个时代的特殊的这这“一个”适逢曹魏末年。

其时, 魏势日衰而司马氏日兴王朝的更迭已成为定局。

“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动荡迫使许多的士人开始人生指向的重新选择这种选择充满了心灵的匍匐与站立的痛苦的挣扎。

于是随波逐流者有之激流勇进者有之虚以委蛇者有之敛迹避祸者有之。

即使是阮籍这般的名流也“发言玄远”、口不嶽不A愉力鹿“狂顾顿缨”悲则哭怒则骂, 以一种生的放恣成为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

于是他的存在无疑成了对当时的一种可怕的侵犯。

司马氏当然不会听之任之。

他左手托着官爵和厚禄右手则举着滴血的屠刀。

先是由种会带着随从去察看嵇康的动静。

钟会亦为当时的名士也曾名噪一时。

依附司马氏后很快成为司马集团里的重臣。

当钟会昂昂乎来到嵇康的茅屋前一贫如洗的嵇康正在家门前的老柳树下大铁。

种会等了好久好久等到的只是“叮叮当当” 的铁锤声和“呼啦呼啦”的风箱声。

这些声响充溢着一种鄙视的轻慢。

在这些声响中嵇康的脸上飞扬着串串的汗水钟会的额上也不由自主地渗出滴滴的汗珠。

钟会再也不能忍受这些声响他只好无趣地走开。

这时候嵇康才放下铁锤从他嘴里逸出的是“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的奚落钟会只得自嘲地回答:“有所闻而来有所见而去。

”说完便讪讪地辚辚绝尘而去。

司马氏并未就此罢休他需要嵇康这样的特殊人物充当他的幌子扩大他的影响从而达到他的政治目的。

于是司马氏又一次派山涛去说服嵇康。

山涛与嵇康同为“竹林七贤” 只是司马氏的残酷地杀戮异己让他心悸;而司马氏功名利禄的拉拢又使他心动。

人性的弱点促使他投靠了司马氏政权并成为一代王朝的佐命大臣。

当然他也成了司马氏最佳说客的人选。

我无法揣测山涛是带着一种怎样的心态去说服嵇康的;也不知他是如何地摇唇鼓舌卖弄他自己的人生哲学的。

然而正是因为有了山涛的此行才引出了嵇康的鸿文巨制《与山巨源绝交书》。

这封洋洋大观的公开信完完全全地、坦坦然然地再现了一个不驯的嵇康一个真真实实的嵇康一个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嵇康。

就是这样的一封信烛照岀司马氏篡位夺权的狼子野心也表示了嵇康自己坚决不合作的态度“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

”文章尖刻泼辣嬉笑怒骂一股填膺的义愤在笔端化成飓风化为激流冲击着他自己心中的郁闷也冲击着天下人心中的块垒真是痛快淋漓。

它说出了许多士人敢想而不敢说甚而连想也不敢想的话。

这种直爽的宣言这种公开的睥睨无疑是一种挑战是于无声处的“惊雷”。

司马氏绝不能容忍嵇康如此的挑战终于寻了嵇康的一个不是把他投进了大牢。

而那个钟会不忘前隙他在司马氏前不停地谗言说嵇康“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所不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还危言耸听:“嵇康卧龙也不可起。

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

”钟会的这种落井下石促使了司马氏除掉嵇康的决心。

当消息一传出举国上下一片哗然。

京师太学生三千余人联名上书吁请赦免嵇康但终究未能奏效。

公元 263 年的一个令人揪心的日子嵇康缓缓地走向刑场夕阳的余辉映照在他苍白的脸上他眯着他那双早已习惯了黑暗的眼睛看着远山那轮亘古的日影提出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个要求:拿琴来。

琴拿来了他轻抚着琴开始拨弄那一根根的琴弦琴弦流淌出的只有他知道的旋律——《广陵散》。

一曲弹完他站了起来面如闲云掷琴一声:“《广陵散》于今绝矣!”于是他化作啼鹃融入了那如血的夕阳中。

其实嵇康完全可以作另外一种选择譬如像他生前的挚友阮籍虽然充当了司马氏手下的什么官却百事不问混日子聊天;有譬如像他死后的向秀、刘伶、阮咸终日狂饮烂醉妙参玄理以寻求精神的解脱。

然而嵇康偏偏要说“不” 明明“知以直道不容于时” 却偏偏仗义执言。

嵇康一阵风似地凛凛而去绝了的是那鲜为人知的《广陵散》不绝的是他那黄钟大吕般的人格气韵他成为一种时代的风骨一种人文的精神跨越了 17 多个世纪 1700 多年昂昂而来。

正义的选择一片竹林一把古琴一个遥远的年代。

夕阳西下那个坐在地上对着夕阳弹琴的影子赫然印人我的心扉。

他的琴声低沉而又高亢快乐而又悲凉流露出无限的孤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