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第三次试题(卷)地理★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读甲、乙两区域简图,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B.乙地区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两地区河湖众多,河流径流季节变化都较小D.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乙地区矿产资源丰富2.甲、乙两区域社会经济特征的共同点是()A.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不足B.水陆交通便利,交通通达度高C.加工制造业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D.城市高度密集,城市化速度快“海草房”零星分布在胶东半岛的自然村中,屋顶用海草等覆盖,外面紧绷着渔网,屋顶呈50度角的“人”字坡形。
海草主要是用大叶海苔等野生藻类晒干后制成,含有大量卤盐和胶质。
海草房最大的特点是冬暖夏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的海草房越来越少,旧的海草房大都弃之不用,一些经改良后仍然保留海草房特点的新式民居陆续出现。
据此完成3~5题。
3.古代海草房的建筑工艺的最主要作用是()A.海草为天然建筑材料,废弃后容易降解B.呈50度角的人字坡形屋顶,整齐美观C.海草含有大量卤盐和胶质,可防蚊虫D.外面紧绷着渔网,可防盗、防风、防鸟4.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的海草房越来越少,旧的海草房大都弃之不用,一些经改良后仍然保留海草房特点的新式民居陆续出现。
其原因可能是()A.近海水产养殖增多,海草产量大幅减少B.自然灾害增多,海草房的遮风避雨功能减弱C.海草房知名度高,需要保护D.城镇化水平提高,人口迁出增多5.针对现存海草房,最合理的保护性开发方向是()A.保留海草房现状,留住乡愁B.发展租赁业,开发民俗旅游C.全面改造,融入现代化生活需要D.争取国际合作,建立民居博物馆2018年4月19日,在突尼斯召开的“一带一路”遥感考古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中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在突尼斯中南部发现的10处古罗马时期遗存,这一发现揭示了当时的军事防御系统与农业灌溉系统布局。
下图为突尼斯境内古罗马遗址遥感考古影像图。
读图,完成6~7题。
6.这一考古成果表明遥感技术可以( )A.完全取代传统的田野考古工作B.确定地表、地下人类活动遗迹的时代C.探知各种人类活动遗迹曾经的功能与作用D.帮助分析较大地域范围内人类活动遗迹间的联系7.突尼斯中南部有利于遥感考古发挥其独特优势,因为这一区域( )A.人类活动较多B.位于沿海地区C.森林覆盖率高D.地处荒漠边缘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8.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A.甲B.乙C.丙D.丁9.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的影响有( )①土壤板结,土地生产力下降②含盐量增加,土地肥力下降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④涵养水源能力下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水蚀荒漠化是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在自然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下,导致植被破坏、土地生产力下降的土地退化现象。
下图为2000年、2008年、2015年滇池流域水蚀荒漠化分布图。
读图,完成10~12题。
10.由图可知,滇池流域( )A.轻度水蚀荒漠化面积比重始终最大B.中度水蚀荒漠化分布逐渐连片发展C.重度水蚀荒漠化面积先增大后减小D.水蚀荒漠化的总面积基本保持不变11.滇池流域水蚀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气候湿润,雨季降水强度较大B.地表平坦,喀斯特地貌分布广C.土质疏松,遇水容易造成崩塌D.草地退化,水土保持能力降低12.减轻当地水蚀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A.在陡坡修建梯田,推广发展旱作谷物农业B.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滇池流域承载力C.推广使用沼气,改善农村能源结构D.大规模开山采石,并注重矿山植被的恢复泾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由于两条河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同流一河的奇特景观,这就是成语“泾渭分明”的由来。
对于“泾渭分明”的地理成因有着不同的解释,读图,完成13~14题。
13.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中:“浊泾清渭何当分”,那么当时“浊泾清渭”的原因是( ) A.泾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侵蚀力强,泥沙含量大B.渭河主要流经渭河平原,泥沙大量沉积,含沙量下降C.泾河流域降水强度比渭河流域大,泥沙含量高D.渭河径流量比泾河小,泥沙含量小14.当今人们观察到更多的是“泾浊渭也浊”,下列对“渭也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渭河流域降水强度增加B.渭河流域过度开发,植被破坏C.渭河流域长期耕作,土质疏松D.受沙尘暴影响,渭河含沙量增加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
下图为澳大利亚沿岸红树林物种数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5~16题。
15.影响澳大利亚沿海红树林物种数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①纬度②降水③地形④洋流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16.目前红树林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破坏,红树林的大量破坏将( )A.吸引鱼群聚集B.加快泥沙淤积速度C.导致水体富营养化D.加剧海岸侵蚀吉尔吉斯斯坦水能蕴藏量丰富,是中亚五国唯一的水电净出口国。
由于化石能源匮乏,水电成为该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点,该国正不断加大水电开发力度。
阿克苏河是我国新疆南疆最大的河流之一,为塔里木河的最大补给水源,发源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下图为阿克苏河流域图。
读图,完成17~18题。
17.吉尔吉斯斯坦水能蕴藏量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流量稳定 B.河流落差大C.河流流程长D.河流流域面积广18.吉尔吉斯斯坦加大水电开发力度对我国南疆地区产生的影响是( )①洪涝灾害的威胁增大②水利工程设施的效益降低③土壤盐碱化面积扩大④威胁生产、生活用水安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昆仑雪菊是具有降压降脂、清肝明目等独特功效的稀有高寒植物。
昆仑雪菊生长于昆仑山3 000米以上的冰峰峭崖上,每年8月盛开,花期短,生长区域狭窄,产量极小,弥足珍贵。
于是新疆茶农纷纷将这种产自昆仑山高海拔地区的菊花品种引到平原地区进行人工种植,单产明显提高,但品质却大大降低,因而价格从曾经的黄金价跌落至白菜价。
读图回答19~20题。
19.与原产地相比,且末引种昆仑雪菊单产高但品质差的原因是()A.种植规模扩大,雪菊产量多B.土壤肥沃,雪菊生长好C.海拔低,光热条件充足,临近河流,雪菊生长迅速D.日较差和年较差大,雪菊生长周期长20.为了促进新疆昆仑雪菊产业的发展,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产品的知名度B.加强市场调研,减少农户盲目种植C.完善流通体系,拓宽流通渠道D.提高产品价格,缩小种植规模专业村是指某农村大部分农户商品性地从事一种或多种相互关联的生产或服务活动,从而使该活动的经济总量(如产值)构成这个村经济总量的主体。
下图为河南省四类典型专业村形成与发展因子图。
据此回答21~22题。
21.重渡沟村发展的最优产业应是()A.乡村旅游B.民俗文化C.家具制造D.方便面业22.专业村比传统农业村产品的商品率高,主要原因是专业村()A.土地资源丰富B.水利设施完善C.机械化水平高D.特色产品质优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以中高速增长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同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十三五”规划中产业发展方向示意图。
读图,完成23~24题。
23.该区域降低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的主要原因是()①环境污染严重②劳动力短缺③矿产资源枯竭④经济效益低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24.该区域按“十三五”规划发展,可以()①缓解就业压力②有利于科技文化发展③优化产业结构④加快高耗能产业转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
下图为崇明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
读图,完成25~26题。
25.2000年到2012年,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②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③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④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6.崇明县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
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 )A.休闲旅游业B.高端金融业C.农贸批发业D.房地产业产业联动是指在一个区域的产业发展中,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实现区域内产业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从而达到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目的。
新疆伊犁河谷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享有“塞外江南”的美誉,工、农业发展均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但三大产业之间的协调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下图表示2007—2013年新疆伊犁河谷地区三大产业绝对联动程度。
读图,完成27~29题。
27.该地区第一、第三产业绝对联动程度远大于第二、第三产业的主要原因是( ) A.丰富的矿产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有效结合B.丰富的旅游资源与粗放农业的有效结合C.丰富的矿产资源与特色农业的有效结合D.丰富的旅游资源与特色农业的有效结合28.该地区第一和第二产业绝对联动度不高主要受制于( )A.生态环境恶劣B.干旱缺水严重C.加工水平低D.基础设施落后29.为提升伊犁河谷地区产业联动程度,应该( )①调整产业布局,优先发展重化工业②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二产业③以各产业技术升级增强产业联动效应④利用区位优势发展高科技产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半城市化地区为已经初步具备城市的某些特点和功能,但尚未被划为城市的地区,在中国主要指城乡接合部、小镇、乡和非农产业发达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