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景观心理学

景观心理学

景观心理学
一、人对聚居环境的基本要求
1. 安全性安全性是使人能够生存的基本条件。

人要有土地、空气、水、适宜的气候、地形等。

当然,这些大都是景观设计的硬性条件。

人不管在公园、广场或名胜古迹等一些人多而杂的地方都需要被保护的环境的氛围,原因在于人在心理上需要这种安全感。

2. 多样选择性多样性几乎是一切人,包括生物界的本性。

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对景观有不同的需求。

因此,满足人们根据其自身的需要与意愿进行多样选择的可能。

3. 需要满足的因素人对环境有多种心理需求。

首先,人总是希望与自然、社会、和各种公共设施有最大限度的接触。

其次,人在忙碌等各种情况下会有最省时间、最近、最省力的
方式的满足需求。

第三,人与生活中与信息、娱乐等的最佳联系。

二、环境与人的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对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就会本能的对自己所谓的领域进行保护。

在受到干扰时,就会在心理上有反感。

例如,一个人坐在公共休憩的椅子上,当他起身去捡掉在地上的包裹时,如果有人忽然坐在他的位子上,一定会感到不悦。

对此,我们在景观设计中要特别的注意空间的尺度对人的影响。

可通过植物、低墙或其他东西来增强使用者的私密性。

同时,人在过度的疏远和靠近时都会在心理上造成一种莫名的不安定感。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但是人也不愿意脱离群体。

另外,人都有对环境的新奇的渴望。

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推陈出新一、新颖独特以满足人的视觉冲击力及心理感受。

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技术、社会文化、人的精神世界等都上市更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景观设计更要以人为本,考虑更多人文关怀,以平衡和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三、人的心理融入景观设计
首先,在景观设计中要讲究一定得私密性和领域性。

例如,不在景观中过多的设一些长椅,避免因人要保持一定距离而造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加入一些分割式的区域以满足人的私密性和领域性。

还可以在一个区域内设计适合不同人的道路或场所等等。

其次,注重人与环境的互动。

满足人的信息交流、与社会环境的接触。

注重人的情感世界。

第三,满足人对新事物的接触及感知欲望。

设计全新的景观吸引人的视觉和情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