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模块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是( C )。
A.认清革命对象B.认清革命动力C.认清国情D.认清革命阶段2.近代中国的最基本国情是( A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社会C.半封建社会D.新民主主义社会3.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A )。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D.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4.近代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标志是( C )。
A.新文化运动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五四运动D.十月革命5.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是在( C )。
A.新文化运动之后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之后C.五四运动之后D.十月革命之后6.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是( B )。
A.旧民主主义革命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新民主主义革命D.社会主义革命7.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在( B )。
A.古田会议上B.八七会议上C.秋收起义中D.三湾改编中8.具有中国特点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是( C ).A.统一战线理论B.党的建设理论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D.武装斗争理论9.第一次明确提出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思想的是( D )。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10.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纲领的是( B )。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11.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基本内容的文章是( B )。
A.《新民主主义论》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论新阶段》D.《论人民民主专政》12.完整地表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内容的文章是(D )。
A.《新民主主义论》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论新阶段》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3.革命的首要问题是( C )。
A.认清革命性质B.认清革命对象C.分清敌友D.明确革命任务14.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 B )。
A.资产阶级B.帝国主义C.封建主义D.官僚资本主义15.中国革命量基本的动力是( A )。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城市小费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16.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 B )。
A.工人B.农民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17.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 B )。
A.工人B.农民C.城市小费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18.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B )。
A.工人问题B.农民问题C.土地问题D.政权问属1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质是( C )。
A.九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B.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革命C.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D.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革命20.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质是( C )。
A.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战争B.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战争C.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D.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游击战争21.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础是( A )。
A.工人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B.中国共产党对工人的领导C.中国共产党对农民的领导D.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于的领导22.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 C )。
A.农民B.土地C.无产阶级的领导权D.统—战线2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是( C )。
A.农民B.土地C.无产阶级的领导权D.统一战线24.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其根本的标志是( A )。
A.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B.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C.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D.革命的前途不同25.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领导权的关键是( A )。
A.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B.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C.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D.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同时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26.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是( D )。
A.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B.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C.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D.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同时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27.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是( B )。
A.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B.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A.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D.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同时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28.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是( C )。
A.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B.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C.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D.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同时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2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B )。
A.共产主义 B.社会主义 C.新民主主义 D.民主主义30.1940年,毛泽东阐述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文章是( C )。
A.《论联合政府》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新民主主义论》D.《<共产党人>发刊词》31.毛泽东进一步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进行了具体阐述的文章是( A )。
A.《论联合政府》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新民主主义论》D.《(共产党人)发刊词》3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直接目标是建立( C )。
A.共产主义B.社会主义C.新民主主义共和国D.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33.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准则是( D )。
A.无产阶级领导B.无产阶级专政C.工农联盟D.人民当家作主3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A )。
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C.保护民族工商业D.发展资本主义35.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是( C )。
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C.保护民族工商业D.发展资本主义36.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 A )。
A.共产主义思想B.社会主义思想C.民主主义思想D.新民主主义思想37.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思想的文章是( C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战争和战略问题》38.“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以上出自( D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战争和战略问题》39.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B )。
A.统一战线B.土地革命C.武装斗争D.农村革命根据地40.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 C )。
A.统一战线B.土地革命C.武装斗争D.农村革命根据地41.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 D )。
A.统一战线B.土地革命C.武装斗争D.农村革命根据地42.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D )。
A.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B.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C.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D.近代中国是—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43.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中,强调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B )。
A.坚持党的领导B.独立自主C.实事求是D.自力更生4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其中最根本的经验就是( A )。
A.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B.坚持党的领导C.独立自主D.发展进步力量45.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 C )。
A.实现共产主义B.建设社会主义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46.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 D )。
A.实现共产主义B.建设社会主义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47.保持人民军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是( D )。
A.实现共产主义B.建设社会主义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48.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是( D )。
A.实现共产主义B.建设社会主义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49.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本前提是( C )。
A.实现共产主义B.建设社会主义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50.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根本准则是( C )。
A.人实现共产主义B.建设社会主义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51.人民军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是( C )。
A.实现共产主义B.建设社会主义C.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52.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必须始终放在首位的是( A )。
A.思想建设B.组织建设C.作风建设D.政治建设53.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的是( C )。
A.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C.党的建设D.群众路线5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思想上的主要矛盾是( D )。
A.无产阶级思想和人民群众思想的矛盾B.无产阶级思想内部的矛盾C.无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的矛盾D.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55.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 D )。
A.社会主义社会B.民主主义社会C.共产主义社会D.新民主主义社会56.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是( A )。
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C.个体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57.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中,占绝对优势的是( C )。
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C.个体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58.在新民主主义时期,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 )。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工人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C.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D.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59.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 D )。
A.发展生产力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进行社会主义建设D.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60.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 C )。
A.发展生产力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D.进行社会主义建设61.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步骤是( C )。
A.积极领导B.稳步前进C.循序渐进D.国家帮助62.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的发展阶段中,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阶段是(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