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29475902745312500第四章,结婚制度
129475902745312500第四章,结婚制度
(二)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 姻请求权的主体
1、无效婚姻请求权主体 婚姻当事人 利害关系人包括 当事人近亲属及基层组织(重婚) 未达法定婚龄者近亲属(未到法定婚龄) 当事人的近亲属(禁婚亲) 与患病者共同生活的近亲属(禁婚病) 2、可撤销婚姻请求权的主体__当事人本人
(三)婚姻无效与可撤销的机关
1、无效婚姻由人民法院依法宣告。 2、可撤销婚姻由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依法 宣告。
(一)结婚程序的概念 即结婚的形式要件,是法律规定的缔结婚姻关系必 须履行的法定手续,是婚姻取得社会承认的一种方 式。 (二)结婚登记的意义 1、保障社会主义婚姻制度的实施 2、保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有利于提高当事人的法制观念,防止违法的婚 姻行为发生。
二、结婚登记的机关和程序
(一)结婚登记的机关 内地居民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是县级人 民政府民政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便民原则确定农 村居民办理婚姻登记的具体机关。 婚姻登记机关对婚前医检随自愿。
二、我国现行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 姻制度
(一)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原因 1、 婚姻无效的原因 、 1 )重婚 的 a.法 律上的重 婚; b.事 实上的重 婚; c.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 2)有禁婚的亲属关系的 2 3)婚前患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 愈的。 4)未到法定婚龄的。 2、 可撤销婚姻的原因 、 原因是一方受到胁迫。
相同点:两者都为了控制人口的增长,目的 是一致的。不同点: (1)法定婚龄为男22岁,女20岁。晚婚年 龄为男25岁,女23岁。 (2)法定婚龄是法律规定的最低结婚年龄线, 是人们结婚的前提条件,它不是最佳结婚年 龄,也不是必须结婚的年龄。晚婚年龄是政 策规定的提倡性措施,不具有强制力。 (3)法定法定婚龄具有强制性,须遵守。没 有达到就结婚是违法的,受惩罚。晚婚年龄 是号召性,鼓励性措施,通过宣传教育引导 的遵守。
第四章 结婚制度 第一节 结婚制度概述
一、结婚的概念
结婚又称婚姻的成立,是指男女双方按照法 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建立夫妻关系的民事 法律行为。 广义的结婚,包括婚约的订立和夫妻关系 的建立两个方面。(古代采广义的结婚) 狭义的结婚,仅指夫妻关系的确立,不包 括订婚。(近、现代采狭义的结婚)
合法婚姻成立具三个特征
(三)我国1950年、1980年、及 我国 年 年 2001年修正后的婚姻法规定的结 年修正后的婚姻法规定的结 婚制度
第二节 婚约 一、婚约概述 (一)婚约的概念与 特征
婚约是男女双方以将来结婚为目 的所作的事先约定。订立婚约的 行为,称为订婚或定婚。 1、婚约必须由当事人双方亲 自订立且意思表示真实 2、婚约当事人双方不得有法 定的婚姻障碍 3、婚约不是结婚的必经程序 4、婚约为非要式行为
(三)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1、形式相同。都履行了结婚登记手续,具合法婚姻 的形式。 2、性质相同。都是违法婚姻,而非合法婚姻。 3、法律后果相同。自始无效。 区别:1、形成的原因不同。公益、私益。 2、请求权行使期限不同。法定情形消失之前。一年期限。 3、请求权行使主体不同。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当事人。 4、程序不同。人民法院。婚姻登记机关和人民法院。 5、(无)不能调解,一审生效。(撤)普通、简易程序。
(三)结婚登记的程序
1、申请 2、审查 3、登记 有下列五 种情形之 一的,不 予 登 记 P85
(三)补办结婚登记与复婚登记
1、需要补办结婚登记的有两种情形: 一是双方的同居开始于1994年2月1日前,1994 年2月1日才达到法定的结婚条件; 二是双方的同居开始于1994年2月1日后,达到法 定结婚条件也是在1994年2月1日后。 2、复婚登记。离婚的当事人双方要求恢复夫妻关 系,必须双方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 关申请复婚登记。
三、结婚登记的效力
结婚登记的主要效力是: 第一,夫妻身份的确立。 第二,当事人之间具有 夫妻之间的法定权利义 务关系。 第三,婚姻关系一经成 立不得任意解除,若要 解除须按离婚程序办理。 结婚证丢失的,可 补办结婚证。
结婚喜事
新旧结婚证件比较
新《婚姻登记条例》解读 婚姻登记条例》
新旧条例在结婚、 新旧条例在结婚、离婚等方面变化比较 取消单位证明、 (一)取消单位证明、简化手续让结婚更轻 松 单位证明“下岗” (二)单位证明“下岗”,折射政府职能转 变 (三)婚前体检改为自愿 (四)不登记就以夫妻名义同居不受法律保 护
(五)婚姻无效与撤销的法律后果
1、当事人不具有夫妻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 系 2、当事人所生的子女的抚养问题 3、对重婚导致的婚姻无效的财产的处理 , 要注意保护合法婚姻当事人的利益。
第六节 事实婚姻 一、事实婚姻概述
(一)事实婚姻的概念和特征 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特征:1、欠缺结婚法定形式要件。 1 2、男女双方均无配偶。 3、具有目的性和公开性。 4、符合法定结婚条件和符合法定时间 条件。
第七节 非婚同居关系 一、非婚同居关系概述
(二)婚姻的成立与生效的区别
1.婚姻的成立与否是一个事实判断问题,其着眼于 某一婚姻存在;而婚姻有效与否则是一个法律价值 判断问题,着眼于某一婚姻是否符合法律的精神和 规定,因而能否取得法律所认许的效力。 2.婚姻的成立与有效构成要件不同。成立要素有三: 主体为男女两性;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具有夫 妻身份的公示性。有效要件有二:满足结婚的实质 要件;履行法定形式。 3.如果婚姻不成立,本身不可补正;而如果婚姻在 效力上有瑕疵,特别是可撤销婚姻之情形,有可能 事后进行补正。 区分二者的意义在于不具备婚姻的成立要件,婚姻 为不成立或不存在,即非婚同居;不具备婚姻的有 效要件,婚姻为无效或者可撤销。
(二)婚约的历史沿革
1、古代婚约 2、近现代晚期型的婚约 3、古代婚约与近现代婚约的区别 (1)性质不同。古代是必经程序。近代不是。 (2)订婚的权利主体不同。古代是父母尊亲属。 近代是本人。 (3)效力不同。古代有强大法律约束力。近代则 无。 (4)解除的条件及后果不同。古代须有法定理由, 采过错原则返财。近代无须说明理由。
二、我国现行法律、政策对婚约的态度 我国现行法律、
(一)关于婚约的效力问题 1、订婚不是结婚的必经程序 2、婚约无法律约束力 求婚 (二)婚约的解除及其相关财产纠纷的处理 1、解除婚约无须经诉讼程序 2、对因解除婚约引起的财物纠纷,应区别 情况,妥善处理
第三节 结婚条件 一、结婚的必备条件
(一)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1、结婚是男女双方自愿而不是 一厢情愿 2、结婚必须男女双方本人自愿 而不是父母或第三者的“自愿” 3、结婚是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而不是勉强同意 由两个因素决定 1、由婚姻本质 2、由婚姻自由制度决定
(四)婚姻无效与可撤销婚姻的请求 权行使期限
1、无效婚姻请求权的行使的期间 双方在生存期间,无时间限制。一方或双方死亡后 一年内可提出。法定的婚姻无效情形已经消失的, 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对未达到法定婚龄,申请时 已达的不予支持。患病已治愈的,不予支持 。) 2、可撤销婚姻请求权的行使期间 自结婚登记一年内提出,限制人身自由的,恢复人 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五)离婚当场可领证 (六)离婚也不需要开介绍信 (七)三种情况不能离婚 未达成离婚协议的; 一、未达成离婚协议的; 二、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 能力人的; 能力人的; 其结婚登记不是在中国内地办理的。 三、其结婚登记不是在中国内地办理的。 (八)结婚证离婚证遗失可补办
新《婚姻登记条例》内容 婚姻登记条例》
个体婚结婚方式的沿革(自学) 三、 个体婚结婚方式的沿革(自学)
(一)古代社会的结婚方式 1、掠夺婚 2、有偿婚 分(1)买卖婚 (2)交换婚(3)劳役婚 3、无偿婚 (1)赠与婚 (2)收继婚 代社会的共诺婚
四、我国结婚制度的演变
(九)登记机关多 收费要退回 (十)结婚证离婚 证不再大红大绿 十一) (十一)新婚姻条 例不适用军人, 例不适用军人,军 人婚姻登记执行原 规定 十二) (十二)个人婚姻 状况将“有网可查” 状况将“有网可查”
第五节 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 一 、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概述
(一)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的概念 无效婚姻是指不符合结婚实质要件中的公益要件, 因而在法律上不具有婚姻效力的男女两性结合。 可撤销婚姻是指不符合结婚实质要件中的私益要件, 因而在法律上不具有婚姻效力的男女两性结合。 (二)我国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的立法沿革(自 学)
二、结婚的要件
(一)结婚的实质要件与形式 要件 1、结婚的实质要件包括 结婚的必备条件。 结婚的禁止条件 2、结婚的形式要件。 婚姻成立的方式:事实婚主义。 要式婚主义 。 结婚方式:1)仪式制。 2) 登记制。 3)登记与仪式结合 制。
结婚仪式
(二)结婚的必备条件和禁止条件
1、结婚的必备条件:积极要件,是指当事 人必须具备某些因素始得结婚。 2、结婚的禁止条件:消极要件或婚姻障碍 ,是指申请结婚的当事人不得具有的情事。
(1)结婚行为 的主体须是男 女两性。 (2)结婚行为 是民事法律行 为。 (3)结婚行为 的后果是确立 夫妻关系。
婚姻的成立与生效的区别与联系(补充) 婚姻的成立与生效的区别与联系(补充) (一)概念
婚姻当事人结婚意思表示一致并具有社会公 示性,婚姻即为成立。 婚姻的生效则是指已经成立的婚姻,只有在 符合法定的有效要件时,才受法律的保护并 能够产生婚姻的法律效力。
(一)我国古代的结婚制度 1、我国古代的婚约制度 古代礼和法规定实行聘娶婚,定婚是结婚的必经程 序。 2、我国古代的结婚条件和程序 (1)我国古代的结婚条件 (2)我国古代的结婚程序。“六礼”
(二)中华民国1930年民法亲属 中华民国 年民法亲属 编的结婚制度及台湾地区现行结婚 制度
1.1930年民法亲属编规定的婚约制度 2.1930年民法亲属编规定的结婚条件 3.1930年民法亲属编规定的无效婚姻和可撤消婚姻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