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课件

【精品】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课件

— 21 —
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人为中心
2. 全科医生的责任和面临的挑战
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无病预防
易感受期
二级预防:有病早查早治 征候前期+临床早期
三级预防:既病防治
临床中后期+濒死期
针对慢性病的三级预防战略主要承担者是立足于社区的全科医生
— 22 —
2 第二节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 13 —
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人为中心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odel)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 患者的宏观和微观世界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的基本点——进入患者的世界,了解人的个性 全科医生的“患者”范畴
— 14 —
宏观世界
微观世界
生态 环境
Sickness译为“患病”
指一种社会地位,即他人(社会)知道此人现处于不健康状态.
— 18 —
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人为中心
就医 目的 期望 情感
患者
Disease (疾病:生物学异常) Illness (病患:有病的感觉) Sickness (患病:社会承认)
(三者可单独、同时、交替存在)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学习提要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person-centered care) 或称之为以人为本的健康照顾是全科医疗的基本特征, 与以疾病为中心的照顾(disease-centered care)的专科医疗模式 有着本质的区别.
— 2—
— 3—
— 4—
— 5—
— 6—
— 7—
疾 病 载 体
社会
— 10 —
二、生物医学模式——以疾病为中心
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
把人作为生物体进行解剖分析,力图寻 求每一种种疾病特定的生理、病理变化,研 究相应的生物学治疗方法。因此疾病是这一 模式的关注中心。
— 11 —
二、生物医学模式——以疾病为中心
“生物医学模式”的优越性:
(1)以生物科学为基础,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 (2)其理论和方法简单、直观,易于掌握 (3)资料如实验室检査,活检或尸体检査结果可以得到科学方法的确认 (4)可使医师治愈许多原来是致命的疾病,并控制许多尚不能治愈的疾患
— 12 —
二、生物医学模式——以疾病为中心
“生物医学模式”的重要缺陷:
(1)以疾病为中心,忽视患者的需求 (2)医患关系疏远,患者依从性降低 (3)医师思维的局限和封闭
疾病是患者的 一部分而并非全部
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与生理疾病同等重要
全科医生在向患者提供以人为中心的健康 照顾时就需要进人病人的世界中去,了解 病人的宏观和微观世界, 同时了解病人的个性。
— 16 —
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人为中心 (四)全科医生的“患者”范畴
1.“疾病”、“病患”和“患病”的不同概念 2. 全科医生的责任和面临的挑战
一旦癌症进展
出现症状〔病患〕而就医,确诊为肝癌〔疾病〕,那么他就 “患病”了。由此可见,这三种情况可以单独、同时或交替存在。
— 20 —
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人为中心
2. 全科医生的责任和面临的挑战
◇ 不仅是对病种或知识技术负责,更必须对人负责; ◇ 必须与服务对象建立起互动式的医患关系,提供人格化的服务或称人格化的照顾; ◇ 熟悉服务人群的生活习惯,环境因素和人文地理等,这样有助于全科医师有的放矢地工作; ◇ 有群体观念,其实践应着眼于人群,而不仅仅是病人个体; ◇ 具有预防观念和卫生经济学观念,通过预防疾病和杜绝浪费,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合理的使用;
一、全科医生应诊中的四项主要任务 二、以患者为中心的接诊模式 三、全科医疗的问诊方式
— 23 —
一、全科医师应诊中的四项主要任务
案例:女性,68岁,有糖尿病史10年,有高血压史近20年,
口服药物控制血糖和血压。偶尔测血糖空腹在9mmol/L左右, 血压在150/90mmHg左右。
近一个月因口干、体重下降而来就诊。
测空腹血糖16.8mmol/L。
这位患者来就医, 全科医生在应诊中应该为他做些什事么呢?
第二节 以人为中心的病人照顾
— 24 —
一、全科医师应诊中的四项主要任务
确认 现患问题
应诊
管理 连续性问题
预防性 照顾
改善就医 遵医行为
全科医师应诊中的主要任务
— 25 —
一、全科医师应诊中的四项主要任务
现存 问题
社会 国家
社区 文化
家庭 经历



组细分



织胞子
疾病定位
人社心 类 会 理 …… 学学学
患者背景
解微生生 剖 生 理 物 …… 学物学学 学学
生物医学模式(以疾病为中心)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人为中心)
— 15 —
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人为中心
(三)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的基本点 ---- 进入患者的世界,了解人的个性
— 17 —
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人为中心
1.“疾病”、“病患”和“患病”的不同概念
disease译为“疾病 ”,是医学术语
可以判明的人体生物学上的异常情况, 可以从体格检查、化验或其他特殊检査加以确定.
illness译为“病患”(有病的感觉)
一个人的自我感觉和判断,认为自己有病,可能确实有病,也可仅仅是一种心理或社会方面的失调.
— 8—
一、医生的关注中心
全科医师--- 给予患者以心理疏导, 主要让患者倾诉其内心感受,
给予支持、鼓励,劝其戒烟,给予适当的缓解焦虑的药物, 同时让患者 做到坚持规律服药。数周后,经过上述治疗患者血压降至正常,睡眠改善, 焦虑情绪缓解,胸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 9—
一、医师的关注中心
生物
心理
医生
显微镜:细胞…………Disease 肉 眼:人 … …………Illness 望远镜:社会背景……Sickness
患者的需求和医生的眼光
科学 与艺 术的 结合
— 19 —
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人为中心
举例:
如肝癌,但由于是早期,他未觉得有什么不适,即并无“病患” ,因而未就医, 别人也不知情,因此没有人知道他“患病”,他 也不被别人视为“病人”。


就诊 原因
生物 层面
心理 层面
社会 层面
问题的特性

产生问题的可能心理背景 问题对病人的影响

产生问题的可能社会背景 病人的看法、顾虑、期望
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确认现患问题
— 26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