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呼吸2科 张海娜
化疗药物外渗我们该怎么办?



一、常用化疗药及分类 二、化疗药外渗的原因 三、化疗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 四、预防措施 五、化疗药外渗的护理和处理
定 义
化疗药物的外渗
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漏出或渗浸 到皮下组织中。
一、常用药物及分类
渗漏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溃烂 发疱性 (强刺激性) (长春瑞滨、长春新碱)
刺激性 渗漏后可引起灼伤或轻度炎症而无坏死 (弱刺激性)(氟尿嘧啶、铂类、环磷酰胺、紫杉醇、 吉西他滨、培美曲塞、依托泊苷等)
非发疱性 无明显发疱或刺激作用的药物 (非刺激性)
二、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
其他因素
操作因素
血管因素
药物因素
三、下列情况应考虑外渗

病人主诉注射部位有尖锐的刺痛或烧灼 感
注射部位有肿胀 静脉推注时有阻力 滴注过程中溶液的流速突然变慢

临床表现
Ⅰ期 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
Ⅱ期 静脉炎性反应期
Ⅲ期 组织坏死期
早期 局部肿胀, 红斑、持
续刺痛。
渗漏后2~3天, 沿静脉走向条 索状肿胀、发 红,引流淋巴 结肿大、疼痛, 可出现发热。
浅层组织坏 死, 溃 疡形成累及 皮下肌层, 甚至深部组 织结构受累。
四、预防措施
1 2 3 4
以不滴为宜,>2-3cm,时间24h以上!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
抬高患肢 溃疡、坏死皮肤进行清创换药或植 皮 渗漏24h后,可行红外线、超短波等 理疗 功能锻炼

关于化疗损伤的安全制度



执行医院化疗告知制度 健康指导 常规操作 加强观察 外渗处理 记录和随访 严格交接班制度
化疗药物外渗防治要点



具备高度的责任心; 具备熟练的业务技能; 掌握化疗药物的特点; 应用过程中细心观察,做到早发现、早 处理,减轻或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
合理选择血管
提高专业技术
合理使用药物
加强患者配合
1. 合理选择血管
静脉使用计 划
保护大静 脉
给药途 径
选择血管
2. 提高专业技术
• 熟练穿 刺技术
• 穿刺成 功后妥 善固定, 避免滑 出或刺 破血管
• 注入化 疗药前, 正确判 断穿刺 处血管 情况
3. 合理使用药物 浓度不宜过高 速度不宜过快 正确给药方法
4. 加强患者配合
健康
宣教 减少 活动 加强 巡视
五、常用化疗药物外渗处理与护理
紧急处理
发现渗出—停—吸 评估 局部封闭
化疗药物外渗的,间 隔时间30分钟。奥沙利铂除外! 药物湿敷:硫酸镁、VB12、地塞米松 中药湿敷:金黄散
注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