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碱回收系统降低绿泥残碱的实践

碱回收系统降低绿泥残碱的实践

·2 ·
统 、更换主体与附属设备则时间与费用均不允 许 。因而 , 把攻关改造的基点放在原系统的优 化提高上 。
在对绿泥系统问题产生原因的进一步分析 中 , 找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突破口 喷淋 。 由于绿泥过滤系统存在的问题 , 在喷淋操作 时 , 其真空能力不足 , 绿泥不能形成干性泥 饼 , 加之吸滤性差 、绿泥于网面停留时间短 、 表层含水大 ; 启动喷淋时 , 绿泥被冲下或下网 含水量急剧增加等等问题 , 迫使该厂停止了这 一有效降低绿泥残碱的工艺操作 。绿泥在过滤 脱水时 , 得不到有效洗涤 , 是绿泥下料残碱含 量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
1997 年 3 月 China Pulp & Paper
统 、缩短预挂周期等项非科学性措施 。其结 果 , 直接导致了绿泥下料含碱 、水分的上升 , 和绿泥 、白泥排放量的增加 。引发了绿泥处理 系统的恶性循环 。
在对不同系统运行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 、 比较 、总结后 , 笔者认为 , 系统产生上述问题 的原因有以下二个方面 : 111 设计思想偏差
为了恢复绿泥过滤脱水 、排放过程中 , 这 一必不可少的操作过程 , 该厂把改造的思路选 择在绿泥的 “二次洗涤” (一次洗为转鼓喷淋 洗) 和 “二次上网”上 。这样 , 既解决了降碱 问题又解决了系统平衡问题 。 212 改造设计的实施 21211 二次洗涤位置的选择
因为转鼓喷淋洗涤已无价值可言 , 因而 , 只有把 “二次洗涤”的位置选择在绿泥下网 后 。首先选择的是 “中间槽” 绿泥下网后 直接进入 。试验中发现 : 绿泥在 “中间槽”中 虽有大量洗涤水进入 , 但因其粘度太大 , 搅拌 混合仍不充分 , 堵塞输送管道和泵的现象十分 严重 。
表 1 绿泥一次下网成份分析
单位 : %
类别 水分含量 含碱 (平均) 总钙 (CaO) 有效钙Ca (OH) 2
MgO 铁铝氧化物 酸不溶物 灼烧减量 (400 ℃)
绿泥
绿泥一次下网
55~60 8~10 2710~2815 210~215 814~818 214~217 610~617 1115
从多层绿液澄清器底部抽出的绿泥泵送至 各过滤机网槽 , 实现绿泥的二次上网浓缩操 作 。二次上网后 , 下网绿泥质量无论从干度上 还是残碱含量上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 效果明 显。
改造后绿泥过滤系统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
213 改造后系统工艺控制要求 系统改造后 , 经过一年多的生产实际运
行 , 从改造初期的工艺参数时有波动到趋于平 衡运行 , 积累了许多系统控制经验 , 其中主要 有: 21311 稳定喷淋水压力
217m ×H11115m压力过滤 、洗涤苛化系统 的 ( Ecofilter system) 主体设备 。从科学 、经 济引进的角度出发 , 这次技术引进 , 没有配套 引进绿泥过滤机系统 , 而代之以该厂老系统使 用的美国 80 年代初期的产品 D —r 预挂式白泥 过滤机系统 。
根据芬方设计 , 该 D —r 预挂机用于绿泥 处理系统可以与其提供的压力过滤苛化系统相 配套 , 平衡掉系统所产全部绿泥 。然而 , 系统 开机运行后的实践表明 : 美国 D —r 白泥预挂 过滤机难以全部平衡掉系统所产绿泥 , 并带来 了许多其它方面的问题和困难 。为了不使绿泥 积压 、阻滞系统 , 不得不采取增加绿泥过滤机 生产设计负荷 、提高转鼓转速 、关闭喷淋系
预挂式过滤机更换泥层是其设备运行方式 的基本要求 。无论是系统中用于一次上网的过 滤机还是二次上网的过滤机 , 及时 、高质地更 换预挂层 , 无疑都会给绿泥脱水降碱带来好 处 。因而 , 每 5h 左右更换一次泥层是必要的 。 当然 , 有时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
·3 ·
以保证预挂层的最佳运行周期 。
表 2 美 D —r 预挂式白泥过滤机参数表
参数 型 号 过滤面积 转鼓尺寸 转鼓转数 转鼓滤网
机型
美 D —r 预挂机
D —r 预挂式 18166m2
: 21438m ×L : 21438m 1~3r/ min
1300g/ m2 纸机下网毛布
改造前绿泥过滤系统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
2 绿泥过滤系统的改造尝试
实践证明 , 这一选择效果明显 , 绿泥残碱
得到合理回收 。送下一操作单元的绿泥浓度从 投入前的 20 %提高到 30 %左右 。 21213 绿泥二次上网
为了进一步降碱和浓缩绿泥 , 便于输送排 放 , 满足环保控制指标的要求 。这次工艺改造 的最后一个步骤 , 就是利用老系统另一些闲置 设备 , 同类型的美式 : 214 ×214m D —r 预 挂式过滤机和二台 60 年代国产设备 : : 216 ×113m 真空过滤机 。三台过滤机并列使用是 为了平衡系统所产绿泥的需要 , 不使系统工艺 环节受阻 ; 同时 , 为了能够根据泥量情况 , 随 时停运其中任何一台过滤机 , 以降低消耗 。
1997 年 3 月 China Pulp & Paper
右效果较好 。 21313 多层绿液澄清器抽泥浓度控制
多层绿液澄清器抽泥浓度 ( 二次上网浓 度) 的高低对最终绿泥排放指标的控制起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 。实践证明 , 绿泥过滤机上网前 绿泥浓度愈高 , 愈有利于下料干度的提高 、残 碱的降低 。所以 , 运行中 , 一般控制抽泥浓度 在 30 %以上 。 21314 绿泥过滤机泥层的更换
如何使老式 、低效的白泥过滤机应用于绿 泥过滤系统 ,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固有潜能 ; 同 时 , 工艺上如何改造以弥补系统设计上的不 足 , 满足绿泥下料的质量要求 ? 碱回收厂的工 程技术人员为此作了大量的改造尝试 。 211 改造设计思想的提出
在绿泥过滤系统工作效率低下这一技术问 题上找到了原因 , 但对如何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则有着不同的思路与方法 。如果重新设计系
新型 A HL STROM 压力过滤器在该厂投 产后 , 原国产老式苛化系统设备大都闲置 。因 而 , 利用其中的多层重力沉降绿液澄清器是这 次改造的一个重要选择 。
试验中 , 将 “中间槽”绿泥泵送至一多层 绿液澄清器中 , 通过它的分离的作用 , 实现绿 泥的进一步分离浓缩 , 达到通过收集箱收集的 澄清液进一步回收绿泥中残碱和使绿泥增浓优 化下一工艺过程条件的目的 。
该厂喷淋水来源为蒸发系统污水 。若压力 过低 , 则不利于刮刀切下的绿泥饼的喷散而易 导致刮刀下输送搅龙溜口的堵塞 。一般情况 下 , 压力不低于 012M Pa 。 21312 “中间槽”浓度
“中间槽”在系统中起着绿泥洗后的混合 、 输送功能 。因而 , 出口浓度不能太高 。太高 , 则管线和输送泵易堵塞 。其浓度调节由喷淋水 量控制 , 浓度范围一般控制在 10 %~15 %左
芬兰 A HL STROM 公司在设计该厂美式 D —r 白泥预挂过滤机和其压力过滤主体设备 配套使用这一技术问题时 , 忽略了该厂管理 、 系统装备水平以及原材物料质量等方面与芬方 存在一定差距 , 导致该厂碱回收系统绿泥产量 大大高于国外造纸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 平均 吨浆绿泥产量要高出 5kg 左右 。所以 , 利用原 美式 D —r 白泥过滤机于绿泥处理系统 , 设计 上能力偏小了 。 112 绿泥结构的独特性
3 结果对比
这次对绿泥处理系统的改造 , 从效果上看 比较理想 。与二年前比较 , 碱耗和排泥量都得
表 3 改造前后排放绿泥含碱量比较干度 (平均)
1994 年 1995 年改造前 1995 年改造后 厂内指标
1015 918 2191 ≤3 %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 , 同时又要保证洗涤过 程的进行 , 决定采用 “刮刀支板喷淋洗”的方 法 将转鼓扇形压力喷淋管应用于刮刀支板 上 (见附图) 。试验证明 , 这种方法十分有效 , 转鼓上的高粘度绿泥经刮刀刮下后 , 通过悬于
附图 绿泥过滤机刮刀支板喷淋结构 中国造纸 第 2 期
刮刀支板上的一组扇形喷嘴喷出的压力洗涤 水 , 被分割成无数细小碎块 。最后 , 这种泥水 混合物通过刮刀下搅龙送入 “中间槽”。这种 方法 , 极好地解决了 “中间槽”混合不均的问 题 。既方便了洗后绿泥的输送 , 又高效洗涤了 绿泥 。 21212 绿泥的二次分离 老式多层绿液澄 清器的有效利用
Operation Experience of Reducing Residual Alkal i in Dregs in An Alkal i Recovery System L uan Gang
( Jiam usi Paper Group L t d . , Heilongjiang Provi nce , 154005) ABSTRACT In order to reduce dregs discharge and residual alkali in dregs t herefore increase alkali recovery rate and achieve bot h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al benefit , modification of washing , condensing and conveying system of dregs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t he mill. Operation experience of t he modified system is discussed systematically in t his paper. KEYWORDS dregs residual alkali , filter , spray washer
美式 D —r 预挂过滤机 , 其设计上存在着
收稿日期 : 1996206203
·1 ·
转鼓面积偏小 、绿泥在网面停留时间短 、真空 能力不足 、转鼓无吹落区等缺陷 。从技术上 讲 , 不适合于绿泥过滤 。另外 , 此过滤机已在 该厂使用多年 , 其性能已渐趋老化 , 这都直接 或间接导致了过滤机性能的降低 , 而引起绿泥 下料质量问题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