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部工作流程汇总3
内部运作审核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QP8-1 生效日期:
版次:1.0 页次:1/4
1.目的:验证本公司质量体系有关作业程序的有效性,以便即使发现问题,并采取适
当的纠正措施,以确保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量体系有关部门、作业程序用文件记录。
3.定义: (无)
4.管制程序:
流程图
制定审核计划
检试验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QP8-2 版次:1.0 生效日期:04 06 18 页次:1/2
1、目的:为提升进料、制程、成品检验效率,并预防或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 2、适用范围:适用于进料、制程、成品检验的整个活动过程。 3、定义(无)。 4、管制流程:
待 检 → 检 验 → 记 录 → 判 定 → 标 示 → 入库/转序
编号:QP8-1
页次:3/
b. 沟通及澄清审核需求。 c. 有效执行交给的审核任务。 d. 观察结果的文件化。 4)被审核部门 a.把审核的目的与范围通知单位内员工。 b. 指派负责人员与审核员配合。 c.为审核小组提供必要的备件。 d. 为审核员提供所需的证据及设备。 e.与审核员充分合作,以便达到审核目的。 f. 决定发起纠正行动。 5.2.3 临时审核小组的召集人由管理代表负责,其小组成员由召集人指派合适的审核 员担任,其组织编制可参考(5.2.1)。 5.2.4 执行审核人员应独立于所受审核单位或有关范围。 5.3 审核的实施: 5.3.1 审核组长应与被审核单位主管联络,以便双方相互配合安排好“审核计划表” 进行质量审核。 5.3.2 审核前会议:审核小组与被审核单位在审核前召开会议,以确定下列事项: 1)审核的目的、范围(除财务部以外所有部门)及时间表。 2)暂定审核检讨会议时间。 3)安排人员配合审核员执行审核作业等。 5.3.3 审核的执行: 1)审核员应按相关文件及“检查表”要求逐项执行审核作业。 2)审核中所发现的不合格事项,应再一次向被审核叙述,以确定被审核单位充分了 解及同不合格项,并将不合格情形记录于“缺点报告”中,其内容应包含:所依据的 质量文件编是号及章节、不符合事项的陈述及其它相关资料。
5.2.2 首件时机:设备大修/换产品/换材料等 5.2.3 除品管须进行的首件检验工序外,其他的由生产部组织进行。 5.2.4 制程不合格品依据《不合格品管理程序》处理。 5.3 成品检验 5.3.1FQC 人员根据相关成品检验标准/图样对成品进行抽检,并记录于“成品检验记录表”中。 5.3.2 合格后由进行包装人员入库,质检部应对包装过程进行制程巡检。
批准
成立审核小组 审核通知确认
记录
管理评审
归档
5.执行方法 5.1 年度审核计划编制 5.1.1 审核计划 5.1.2 定期审核:每季度定期举行一次内部质量审核。 5.1.3 非定期审核:在下列情况下应举行非定期审核。
制定:
编号:QP8-1
审核:
批准:
页次:2/4
1)质量 政策/体系重大改变/调整时。 2)重大的品质异常客诉发生时。 3)技术改变时(新工序、新设备、新作业方式等)。 4)上次审核结果不佳时,(指各部门涉及单个要素有五项以上(不含)缺失时)。 5.2 审核小组组成 5.2.1 组织:管理代表为定期审核小组召集人,审核小组成员由管理代表指派合格的 审核员担任,其编制如下:
不合格处理 5、内容 5.1 进料检验及不合格处理 5.1.1 须检物料由仓管员通知质检部 IQC 人员进行检验, 检验依据进料检验相关标准图样等,并 将检验结果记录于“进料检验报表”中(备品备件及专用的物品通知相关的请购人员确认)。 5.1.2 因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检验但影响度又大的物料,须要求供应商提供出厂检验/材质报告或 质量保证书或委托其它机构检验。并进行确认记录以利追溯。 5.1.3 生产急需或需紧急放行时,由生产部填“工作联络单”,经厂长或总经理准后放行。 5.1.4 来料检验合格后,由 IQC 人员作好标识交于仓管员入库处理。 5.1.5 进料检验不合格依据《不合格品管理程序》处理。 5.2 制程检验 5.2.1 PQC 人员根据相关《QC 工程图》、作业标准、图纸、样品等资料进行首件和制程检验, 并将检验状况及结果记录于“制程巡检表”中。
编号:QP8-1
页次:4/
2)审核组长在组内会议时,将所填写的“缺点报告”给审核组长研讨及审查。 3)制作审核总结报告。 5.3.5 审核后会议 1)审核完成后,审核组长应提请总经理,召集有关部门主管举行审核后会议。 2)审核后会议应包含: a.请受审核单位主管确认“缺点报告”,并由审核组长汇总于“总结报告”中。 b.向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提报“总结报告”。 c.请受审部门在三天内提出“缺点报告”的纠正及预防措施。 5.4 不合格项的纠正 5.4.l 审核组长在改正行动跟踪表登录完成后,将不合格项报告发给各单位主管进行 讨论及提出纠正及预防措施。 5.4.2 管理者代表在审核结束后应召开检讨会议。 5.4.3 检讨会议应包含: 5.4.3.l 对受审部门所提的不合格项目纠正及预防措施的检讨。 5.4.3.2 受审部门承诺不合格项改进完成日期。 5.4.3.3 跟踪任务的分配。 5.5 不合格项跟踪 5.5.1 审核组长对不合格项跟踪应按“缺点报告”上预定完成期限,进行改进进度跟 踪。 5.5.2 经跟踪查证改正行动与预防措施有效时,测在“缺点报告”的确认跟踪栏中注 明成效后,在“缺点报告”中注明实际完成日期及结案日期给以结案。 5.5.3 经跟踪查证行动与预防措施为无效时,则在不予以结案,同时要求受审单位主 管限期提出改正行动及预防措施。 5.6 管理审查 5.6.1 内部审核结果应在管理评审中检讨,以确保质量体系持续动作的适当性及有效
审核召集人
审核组长
审
审
审
审
核
核
核
核
员
员
员
员
审
审
核
核
员
员
5.2.2 职责: 1)审核召集人: a.召集审核小组。 b. 确认审核成员的资格。 c. 按计划协调审核人员的分工(考虑审核员的专业条件,指派或代组长)。 2)审核组长(管理者代表):负责全面管理之责,必须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与经验, 其职责包括: a.协助选用审核小组成员。(管代任命或自认)b.拟定审核计划表。 C 掌握审核进度、协调、解决审核状况。 d.供审核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