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大和银行

日本大和银行





二、原因分析 (一)内部控制失效和外部监管有名无实 井口俊英于1976年开始在大和银行纽约分行工作, 3年后被提升为交易部主任,从此负责前台交易,后 线结算和债券保管。如此三权集中于一身,显然违 背了资金交易中前线与后线相互分离,相互监督的 风险管理原则,为井口俊英的违规交易提供了机会。 自从1984年井口俊英在美国政府债券市场上亏损20 万美元后,他便开始利用职务之便篡改客户账目, 把客户账上的债券出售,再造假账说明这些债券并 未卖掉。年复一年,假账和亏损积聚迅速,然而大 和银行总行一直未发现问题,日本大藏省和美国联 邦储备银行也从未发现蛛丝马迹,直到井口俊英自 感难以为继主动坦白时,各方面才如梦初醒。

三、风险启示及对策 (一)要重视操作风险的防范 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有信用风险——贷款到期 后,借款方不能归还贷款从而使放款方承受损失的风 险;国家风险——与借款人所在国的经济、社会和政 治环境方面有关的风险;市场风险——银行表内和表 外头寸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动而遭受损失的风险;利率 风险——银行的财务状况在利率出现不利的波动时面 临的风险;流动性风险——银行无力满足客户的提款 要求或正当的岱款申请而造成损失的风险;操作风 险——由于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机制失效,外部监管 也不到位,而造成损失的风险。在上述六大风险中, 操作风险十分重要,由于其他几种风险的发生都往往 有由于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机制失效而导致操作风险 的问题。由于这种失效使得银行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并 迅速采取必要的对策,无法避免各种操作失误或欺诈, 如银

顾问活动、证券经纪活动、证券私募发行和其他非银行业务, 尤为重要的是,美联储扩大了银行持股公司附属机构可以承销 和交易证券的范围,并大大减少了将会降低此类业务收益的经 营限制。上述重大变化,给美国商业银行进入梦寐以求的投资 银行业务领域以极好机会,大商业银行纷纷把业务扩展到投资 银行。如上所述,日本大和银行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因 为日本在金融分业经营体制方面改革滞后。目前,中国也是实 行银证分业经营制度,分业经营虽然可以降低银行的系统性金 融风险,但分业经营将银行业务范围限制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 在低效率的国有企业仍然是国有商业银行基本服务对象的情况 下,银行的风险实际上更加集中了。考虑到当今世界银证融合 是发展的大趋势,但银证分、业又是我国当前的金融制度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应积极探索银行业与证券业的合作,如银行与 证券经营机构之间的相互投资、资金结算、基金托管、金融服 务外包、银行不良资产剥离、资产证券化、财务顾问等方面开 展合作。逐步创造条件,加快银证分、业经营制度的改革,跟 上世界金融发展的步伐。
20世纪70—80年代以后,西方各国金融自由化改革加 快,银行参与证券业成为商业银行拓展业务范围、增加利 润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银行业与证券业混合经营逐 步成为改革潮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通过了《证券和交易法》其中 第65条严禁日本银行参与国内证券业。该法案类似于美国 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旨在保证存款人利益不 受证券市场大幅度波动的影响。然而,日本银行业的利润 来源因此大受限制,在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竞争中也 显然处于不利地位。于是,日本银行业纷纷积极拓展国际 证券业务。通过国际渠道进行国内证券投资,以此增加利 润,积累经验,等待国内金融管制放松,即取消分业经营 法令。许多日本银行将其海外分支机构作为对国内人员进 行证券交易培训的基地。由于膨胀太快,交易人员缺乏必 要的素养和经验,交易机构又缺乏必要的风险管理机制, 这就为恶性事件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案例分析:日本大和银行事件

一、案情介绍 1995年9月26日 ,总部设在大阪的日本大和银行行长 藤田彬宣布,由于驻纽约分行的交易部主任井口俊英从 1984年开始在账外买卖美国债券,使该银行蒙受11亿美 元的巨额损失。 10 月2 日,美国宣布暂停大和银行纽约 分行买卖美国债券。 10月4 日藤田彬为此引咎辞职。 11 月2日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等金,融监督管理机构联合 发布命令,限令因非法交易美国国债而导致巨额亏损的日 本大和银行在美国的 17家分行和大和信托投资公司在90 天内停止一切经营活动,撤离美国,并规定大和银行3年 内不得在美国重新开展金融业务。大和银行是一家至当年 有77年历史,总资产1820亿美元,位居日本商业银行第 13位,全球第19位的大银行。由于家大业大,虽未倒闭, 却信誉扫地,最后不得不走向同住友银行合并之路。



行交易员、信贷员、其他工作人员越权或从事职业道德不允许 的或风险过高的业务,从而导致银行的财务损失,或使银行在 其他方面的利益受到损害。国际商业信贷银行和巴林银行的倒 闭,大和银行的巨额损失,实际上都是由于内部控制和公司治 理机制失效,以及外部监管不到位而造成的。因此,我国的商 业银行,特别是从事跨国经营的商业银行,要从大和银行事件 中吸取教训。 (二)探索银证合作途径,推进业务交又改革 1999年11月12日 ,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获得总统 签署,该法案的颁布意味着在美国实行了近 70年,并由美国 传播到世界各地从而对世界金融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的金融分 业经营制度走向终结。其实,美国从80年代初就开始放松对银 行证券业的管制,逐步允许金融业务的交叉,到90年代以后, 美‘联储修改了银行持股公司法中的个别条例,建立了更有效 银行兼并和开展非银行业务的申请和通告程序。取消了许多对 银行从事非银行业务的限制,商业银行能更自由地从事财务投 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