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高校体操课程资源开发论文

普通高校体操课程资源开发论文

普通高校体操课程资源的开发[摘要]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平台,本文从全面开发高校体操课堂资源的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在遵循健康性与教育性原则相结合、创新性与科学性原则相结合等的情况下,重点探讨了基础体操课程资源的开发、课外体操课程资源的开发、竞技体操课程资源的开发,旨在促进高校体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 高校体操课程资源开发1.前言我国已经步入全面构建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需求标准发生了改变,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我国的教育产生了巨大冲击,以科技求发展的道路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达到了极其迫切的地步,对于高校培养人才的机制,也应该有一个新的变化来适应社会的变化。

体操运动作为我国的强势项目,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同时也是奥运会与世界体操锦标赛上的夺金的热门项目,高校应该把握体操运动这个强势项目,与高校教育相结合,把体操教育与教学走活搞新,充分利用我国人口众多的优势,结合高校科研实力强大的便利条件,发展我国的体操事业,为保持我国体操运动的强势实力而努力。

2.高校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要增强高校的体操课程的吸引力与活力,对于体操课程资源的开发至关重要。

《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

对于高校体操课程资源的开发原则,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另外,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

由此来说,高校体操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则:2.1 健康性与教育性原则相结合体育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都是把“健康”放到第一位,可见健康的位置之重要,所以在高校体操课程资源的开发上也要把“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作为选择内容的基本出发点。

因此,在高校体操课程资源的的开发上首要考虑健康性原则。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其身心正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体育对大学生身心发展与完善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所以,在体操课程资源的选择时,因根据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科学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使这些教材不但能让学生身体健康起来,同时还要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体操课程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这就需要选择的内容要有教育性,所以在体操课程资源的开发上还要坚持教育性原则。

只有这两原则相结合才能真正促进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2创新性与科学性原则相结合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校大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多,他们对健身运动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那么对高校体操课程资源的开发就要在原有的内容基础之上,创造一些新的材料添加进去,所以对高校体操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要用创新性原则。

但是这些创新的内容要用科学的实践来证明其正确性,在开发题材课程资源的时要以科学性原则为前提。

只有具备的这两个原则,才使这些内容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起到真正健身的作用。

2.3 针对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相结合高校体操课程资源的开发要针对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学生对体操项目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学生已有的体操基础水平,要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同时还要针对体操教师特点、地域性特点、以及社会实际需要等方面对体操课程资源针对性开发,所以体操课程资源的开发具有针对性原则。

在开发高校体操课堂资源时要考虑到时效性原则,对资源的开发就是为了实现最初的教学目标,所以要注意课程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效性以及对提供教学效率的实效性。

3.体操课程资源的开发内容3.1高校体操课程资源的定义体育课程资源是资源的一个分支,是一个宽口径、多容量的资源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周登嵩指出,广义的课程资源指一切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包括素材性资源(如知识、技能、经验、生活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等)和条件资源(如直接决定体育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时间、场地、器材、环境、设备等)。

体育课程资源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围绕可以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各种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的总和。

狭义的体育课程资源是指从体育课程的编排制的角度而言,并不是所有的资源度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只有那些真正进入课程,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能成为现实的课程资源。

魏秋珍指出,广义的体育课程资源是指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诸如生态环境、人文景观、互联网、教师学识等等;狭义的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诸如教材、器材、场馆、教师技能等等。

高校体操课程资源作为体育课程资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就是围绕着普通高校的教学要求与任务而设置,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与任务而实施的一切体操课程内容。

3.2基础体操课程资源的开发3.2.1体操教材资源开发体操教材是体操课程的基础。

体操教材内容不仅明示了高校体操课程的所要教授的内容,同时也指明了高校体操课程的指导思想,失去了教材,那么体操可也就失去了理论的保证。

在体操教学中,体操教材是实施体操教学课程的重要支撑,教师在体操课中教授的什么课,完全是靠教材来决定的。

而作为教师,体操教材也是指明体操课程实施方法的重要保证,如果体操教师连体操教材也无法熟练掌握的话,那么体操课在实施的过程中就会发生教学目的不明确的偏差。

3.2.2人力资源开发对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分为对教师资源与学生资源的开发。

其开发的目的是努力使教师成为体操课程校本资源开发的积极开拓者。

而培养学生使学生成为体操课程校本资源开发的主动参与者。

高校体操课程资源开发应该为学生个性化的形成提供便利,以唤醒学生个性潜能为核心,在促进学生个性化性格特点形成的同时,又不能忽视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把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这一核心价值取向具体到当前的学校课程教育的实际情况;除此外,还需要进行因材施教。

在对人力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该注意有利于实现广大学生的发展以及有力促进社会和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

对于体操教师人力资源的开发,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组织者,是其他课程资源发挥作用的关键,教师的价值观、知识观、人生观、发展观等都会影响他们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开发利用方式和开发程度的大小。

所以,对每个教师来说,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

同时,要学习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方法,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要注意学习别人的好经验,分享他人创造性的成果,取长补短,成为不断成长进步的新型教师。

对学生资源的开发,要从学生的现状出发开发课程资源,因为所有的课程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的身上,开发出来的课程也是为他们服务的,为此,就要从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实际上是对学生接受和理解课程资源能力的一种把握,这不仅影响到课程资源的内容选择,还直接关系到开发的深度和广度。

另外,体操课程资源开发要对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所开发出的体操课程才是学生自己的课程,也是最适合他们的,也最容易调动学生参加体操运动的积极性。

3.2.3体操课程评价资源的开发体操课程资源评估是检验体操课程效果的重要过程,而评估的内容包括对体操老师的评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估,另外还应该对体操课程的构建进行评估。

对教师的评估方式通常是先由教师自我评估,然后由学校评估,最后由专家综合审评,对老师的评价内容是对老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包括对现实学习能力和潜在学习能力的评价。

现实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已达到的学习能力现状,是学生资源开发的重要依据;潜在学习能力是指通过课程更新,学生可能达到的能力状况,是学生资源开发的重要目标。

对于学生的评价,同时也反映出了老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成功与否;对于体操课程构建进行评价,是对学生学习体操课与老师教授体操课的平台进行评价。

对于体操课程评价资源的开发是对体操课程教学结果的监督与督促。

3.3课外体操课程资源的开发3.3.1体操文化资源开发文化是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它是通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对人们的生活,审美,制度等产生影响的本身就有吸引人们的无穷魅力,文化可以增强人们的内涵,提高人们的自身素质,它又是促进社会文明,发展,增进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保证,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追求。

而体操运动发展到至今已经脱离了运动的范畴,在其内涵不断地丰富的同时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所以要开发体操课程文化的资源,将体操文化成为吸引学生参与体操活动的重要保证。

3.3.2开发体操健身资源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的目标体操课程传授学生锻炼的方法,教授学生如何科学进行体育锻炼。

在课外时间,学生通过在体操课上的时间学习的知识来进行锻炼身体,而达到身体健康,另外,通过体操老师的言传身教与学生通过锻炼身体而获得的益处来使学生自觉达到终身体育的目标。

3.3.3体操课要利用环境资源我国疆土辽阔,地域间各种资源在种类、多寡、存在状态和结构上差异很大。

因此,体操课程资源的开发就要因地制宜,体现其地域性、民族性和文化性。

因此,高校体操课要结合周围环境的资源,不断的充实教授的内容,充实体操课程资源,合理协调学校之间,学校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要达到学校之间、学校与社区教育机构之间资源共享。

这样可以使高校体操课程达到资源节省,同时还能使学生在学过体操课程之后能将体操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使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达到学有所用。

3.4竞技体操课程资源的开发3.4.1体操科研资源开发目前,各个高校汇集着大量的硕士生与博士生,这些人组成我国体育运动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掌握着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懂得更多的科研方法,虽然他们对于体操的训练水平还有一定的欠缺,但是,他们对于接受新事物,接受新方法有着很强的接受能力,这务必将是推动我国体育运动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体操运动这项以难美来比拼胜负的运动项目需要更多的懂得科研方法的高素质体育人才介入其中来进行研究,所以,对于高校体操运动要抓紧体操科研的发展。

3.4.2体操运动员竞技资源现在我国在运动员的培养上提出了体教结合的道路,要求通过体教结合的道路来培养出自己的学生运动员,而不是以往的获得了金牌后再来到高校进行学习的运动员学生。

各个高校要更好的促进高校中体教结合的道路,抓住高校中学生资源众多,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丰富,高校体育科研水平较高的优势来促进高校体操运动水平,使得高校体教结合的道路进行顺畅,早日通过这个新型的道路,培养出学生运动员,让我们的学生运动员出现在各个体育运动赛场上为国争光。

4.高校体操课程资源的教学方法运用教师不仅要加强对体操课程资源研究开发,还要注重对教学方法研究。

现在高校体操的教学方法提倡个性化和多样化,教师要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兴趣爱好、教学内容、场地措施等实际情况,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同时还要用个性化和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各方面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