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操论文集

体操论文集

一.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努力塑造21 世纪一代新人李世铭一.为什么要在幼儿园里开展基本体操活动?1990年的一天,我正在家里看电视专题片“青少年减肥夏令营”。

看着屏幕上一个个140公斤体重的少男少女们在喘着粗气,我的心里很不是个滋味,正在这时,电话铃响了,一我的一个老战友、国际体操裁判邱贤烈:“看到了吧,有什么感想?”我说:“与其养肥了再减,不如从小养成锻炼习惯,不让他们胖起来!”电话那头传来了哈哈大笑:“咱们又想到一处了!”其实,关心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不止是我们俩。

国际关系学院的刘英教授已经办起了个幼教老师体操学习班,吸收了一批对体操有兴趣的幼教老师,进行教学培训。

我们的想法和这位老大姐一碰,真是“不谋而合”,“北京市幼儿基本体操比赛”就在当年的“六一”节搞起来了。

9个幼儿园的144位小朋友参加了大会的表演,两位教授、五个国际裁判、三位体操高级教练担任了大会的组织、裁判工作。

这个裁判组比当年亚运会的裁判组还“硬棒”,因为我国体操界里的各方有识之士的目光都集中在这项普及幼儿体操,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体操事业及早发现和培养人才这样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环节上来了。

孩子们的家长们也反映:经常参加体操训练后,孩子们的饭量增加了;小病少了;胆量大了;娇气少了;平时也能吃苦耐劳了。

经常性的外出表演也培养了孩子们镇定从容、遇事不慌的心理品质。

即使他们今后不当运动员,对他们的发育成长也是有好处的。

我们也看到了,凡是幼儿基本体操开展得好的省、市、自治区,体操的后备人才都会源源不断。

云南在80年代初,就把幼儿园纳入“一条龙”训练体制,每年都要搞幼儿园的体操比赛和教师培训;陕西从70年代就搞起了幼儿园比赛,并提出了“为奥运会输送人才”的口号,虽然省体操队中途下马,但却培养出亚洲青年艺术体操全能冠军白玫、青运会艺体冠军欧阳韵娇等艺体高手。

通过竞赛表演活动促使幼儿园里的体操活动开展起来,是一项使我国体操运动长盛不衰的有力措施。

在成功地举办了北京市的大会后,在总结会上,我们提出了搞个全国幼儿基本体操表演大会的设想。

这一想法得到了全国体操界的热烈响应。

就这样,《走向2000年全国幼儿基本体操表演大会》于1991年“六一”儿童节期间在北京开幕了。

国家副主席王震亲自出席了大会的闭幕式,讲了话,并为获得一等奖的幼儿园颁奖。

从此以后,每年的儿童节期间,都要举行全国性的幼儿基本体操表演大会活动。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成功的举办了六届“全国幼儿基本体操表演大会”,参加大会的有:解放军系统的三总部和二炮;中央21 个部委中的十个部委;29 个省、市、自治区中的21 个省、市、区;科研、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中的十所科学院和院校,应该说幼儿基本体操,在祖国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经成为“燎原之势”。

在开展这项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也逐步认识到,幼儿基本体操的开展,远远不是解决几个“小胖墩儿”的问题,它是一项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的有力措施。

是培养21 世纪的一代新人,的有效教育手段。

二.21世纪的青年应该是什么样?21 世纪对于所有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或是通过艰苦努力的奋斗,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或是故步自封,拉开与先进国家的差距,继续落后挨打!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世界上,中国人的命运掌握在中国人民自己的手中。

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高水平竞争的世界需要的是高水平的、掌握竞争规律的的人才。

21世纪的一代新人应该是什么样儿的?我们认为:21世纪的一代新人应该是:1.受到良好的教育,有高度的文化素养、正确的认知能力、和发达的智能——智力因素;2.有很好的心理品质。

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强烈的进取精神;有百折不挠的坚强的意志;很好的适应和应变能力;群体意识好——能处理好与方方面面的关系;有开阔的心胸和良好的情绪…。

3.应该有坚强的体魄和适应能力;毛泽东在他的早期著作《体育之研究》中说:“体者,载为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谈到了身体的“载体”作用。

没有良好的体魄,多高的知识和道德,你也表达不出来(如:蒋筑英、罗健夫、陈景润的例子)。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体育不止是“载体作用”,通过体育锻炼还可以培养人的心理品德和许多非智力因素。

很多问题是课堂上、书本里没法解决的,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很好的解决。

4.内心美和外在美的统一。

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时,给“健康”所下定意的第六条就是:“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适当”。

这是人体外形美最基本的要求。

“人体美”是人体生长发育水平及身体的整体指数与比例。

也就是说,体形美基本上是由:身高和人体各部分长度与比例;体重与人体各部分的粗细比例与协调所决定,并受肤色与精神、姿态、动作、风度、服装与打扮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总之,21 世界的中国人应该是一个从躯体到精神;从生理到心理;从社会适应健康到道德品质……都是十分完美的人。

从现在起,我们就要运用多种手段,为培养挎世纪人才做好准备。

三.我国青少年体质的现状:通过上述的描述21 世纪我们的青年的完美形象有了。

但我国现在青少年的体质状况又是怎样的呢?1986年底,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公布了《全国学生体质调查报告》。

结果是“从1979年至1986年间,我国学生的体重、身高、胸围等各项指标均有大幅度的增长…,但大多数形态、素质指标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22岁男生的胸围比日本差2.45厘米,女生差2.66厘米……。

在7——17岁年龄组中,我国女生各年龄组的仰卧起坐平均低于加拿大女生12.14个……。

八十年代末,北京市的有关专家又对北京市的学生进行了一次体质调查,结果是北京7岁孩子的身高、体重等指标均高于其他省市——这说明北京孩子的营养条件好,但是随着学业的进展起伏较大,素质指标甚至有负增长的现象;近视眼、肺结核、肝炎、神经衰弱、心脏病呈高发趋势,北京籍的大学生,有三分之二达不到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调查结论认为,学生体质体能下降,不仅使体育事业后继乏人,而且影响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会给四化建设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以下是2002年教育部公布的对我国城市、乡村学生体质监测的结果。

城市学生中只有一半的学生体重正常!近年来我国肥胖学生所占比例的增长速度非常迅速1995年2000年2002年男生3.5%8.4%11.2%女生3.1%4.9%7·5%。

教育部2002年对学生体质监测结果显示城市50%正常乡村56.52%正常超体重肥胖生超体重肥胖生其中12.22%11.22%6.86%4.45%10-11岁15.38%14.97%这是一个怵目惊心的事实!我国现行的是独生子女政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儿童的体质有所改善,但在上世纪的80年代一些大城市中,“小胖墩”已占同龄儿童的10%左右,90年代这个数字上升到12%,21世纪初,这个数字又上升至15%!这一情况如不能得到控制,对我国下一代青年的形态、素质将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一个国家的未来在青少年,很难想象一个身体孱弱的民族、一个满街跑“小胖墩”、“豆芽菜”的民族,能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繁荣强大。

我们的观点是:与其吃胖了再减,不如在孩子们小的时候,就培养他们的体育习惯,根本就不让他们胖起来!四.幼儿基本体操的确是对儿童全面培养的有效手段任何一个有点儿体育知识的人都懂得,体育锻炼贵经常,孩子们的体育习惯越早形成越好。

一些发达国家,襁褓小儿就开始了被动体操锻炼。

上面提到的胸围、仰卧起坐、腹卧撑……等指标,都属于体操范围,如果从幼儿起就适当的让他们参加一些简单的基本体操活动,并在中、小学中进一步保持,他们的形态素质就会得到均衡的发展。

从 1990 年起,一些老体操工作者,在幼儿园中逐步开展了基本体操活动,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这项活动正是对幼儿进行早期体育、美育和群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手段。

集体的体操活动,不需要更多的场地器材——这很符合我国体育场地不足的国情;没有任何危险——家长放心。

随着这项活动的广泛深入的开展,我们对这项活动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化。

基本体操对幼儿身心素质的全面影响,远不是解决10%的“小胖墩”问题: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基本体操是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它可以培养儿童端庄健美的体态、举止有度的风范、吃苦耐劳的品格和勇敢向上的精神;对孩子们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都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已经开展了的地方,受到了幼教工作者和学生家长们的欢迎。

特别是中央电视台从1993年起,在儿童节目时间,六次播出由我们编制的《幼儿基本体操》后,这项活动在全国幼儿园中更如“星火燎原”之势。

体育界的专家、学者们认为这是一项造福子孙的、改善21世纪我国人民形态、素质的“希望工程”。

现代体育由三个基本方面组成:即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构成体育运动的整体。

在幼儿中开展这项活动即是群体活动,又可以为竞技体育即早发现人才;更重要的是,它是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的有效手段。

这体现在:1.对孩子们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的积极影响:陕西宝鸡建国路幼儿园的统计资料表明:一年间,参加体操练习的小朋友比不参加练习的小朋友,平均身高多长了0.8厘米;体重多增0.61公斤。

孩子们更加健康活泼了。

孩子们的适应能力增强了,“皮实”了。

每次全国性的表演大会,我们都担心孩子的保健问题。

每次大会,我们都请儿童医院给我们派保健大夫,并给每个儿童都保了人身意外险。

一次,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中心幼儿园的小朋友,坐了一天汽车、三天火车进京,火车又晚点5个小时,深夜两点才到。

孩子们非常疲劳,但是到了住地,热面条一吃,美美地睡上了一觉,第二天照样训练,一个病的没有。

几年来近万人次的进京孩子没一例向保险公司索赔;大热的天,安排的又很紧凑,但几乎没出什么病号。

孩子们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同龄儿童不可比的,练体操的和不练体操的就是不一样。

对不良体型体态的纠正,有意想不到的作用:1993年,一次我们到总政治部幼儿园检查他们的做操情况,因为他们要作为示范幼儿园参加录像带的拍摄。

在检查中我们发现,一个孩子的动作老是歪的,这怎么示范啊?仔细一看,原来这孩子严重的“脊柱侧弯”!怎么办?老师说已经选上了,先练着看吧。

几个月过去了,再去总政幼儿园检查,没想这个小朋友的动作不歪了!侧弯的脊柱练正直了。

孩子的爸爸、妈妈非常高兴,要知道严重的“脊柱侧弯”是要到儿童医院做矫形手术啊!体操训练免了他“一刀之苦”。

北方交大一个孩子,有猩红热后遗症,常年低烧不断,儿科研究所的专家们认为:是器质性的问题,就这样了。

交大开展起体操活动后,在幼儿园里练体操成了一种“时尚”。

这个孩子吵着闹着非要进体操班,老师说她刚进来时是“提起来一条儿,放下来一摊”,什么也做不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