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政治体制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西方政治体制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西方政治体制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遵循基本的前提,即保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原则性不变。

邓小平深刻地指出:“我们将民主,不能搬用资产阶级的民主,不能搞三权分立那一套。

我经常批评美国当权者,说他们实际有三个政府。

当然,美国资产阶级对外对付其他国家,但对内自己也打架,造成了麻烦。

这种方法我们不能采用。


在借鉴学习西方政治体制改革的同时我们要确立中国体制现代化的目标,政治现代化,是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政治领域所发生的一系列显著的变化,它使政治管理职能及治理能力和社会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并得到明显的改进、提升,更具有合理性、规范性和能动性。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自结束“文化大革命”后,重新踏上建设现代化的征程。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不仅是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而且也是与之相伴随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和人的观念的现代化。

20多年来中国设定的政治现代化的目标表现为以下10化:
1、政治民主化。

政治民主化是政治现代化的灵魂和主旋律,政治现代化的过程,实质就是政治民主化的过程。

2、政治法制化。

政治法制化是政治现代化的制度保障,意味着政治统治从人治转向法治。

3、政治分权化。

现代社会的政治分权化与传统社会的政治集权化形成鲜明的对比和优势。

经济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市场经济发展、社会自组织能力增强的张力,必然要冲破“全能政治”即一切权力集于中央、一切听命于中央的政治模式。

4、政治公开化。

政治公开化扫除了政治封闭性、神秘化的色彩,使政治生活具有清晰度、透明感。

5、政治参与化。

政治参与化是政治生活活跃和普及化的表现,公民能够合法性、经常性、广泛性地参政议政,形成社会性的政治行为。

6、政治监督化。

政治监督即对政治权力实行严密、有效的的监控、制约,是现代化社会与传统社会的显著区别。

不容否认,任何不受监督的权力一定会导致腐败。

7、政治决策科学化。

现代化社会的政治决策科学化,是相对于传统社会的政治决策经验化而言的,它为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分工越来越细、综合性越来越强、情况越来越复杂所要求。

8、政治管理效能化。

现代化社会节奏加快,市场经济注重效率,因此也要求政治管理实现效能化。

执政党和政府的管理工作,要有更多的活力,更多的创新精神,进一步提升政治效率,才能在信息纷至沓来,情况瞬息万变的条件下,及时作出政治决策,及时处理政治事务,取得良好的政治效益,发挥政治管理的优势。

9、政治官员普选化。

现代国家对主要政治首脑和民意代表实行普选制、任期制,按时选举、定期更换。

10、政府机构精简化。

精简政府行政机构是当代国家政治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政府行政机构庞大,造成财政开支不堪重负,势必阻滞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世界各国政府都不断地致力于行政机构精简化。

政改思路:分权和制衡是我国政改的总思路。

在我国党委的权力和政权机构的权力是合一的,使我国政改进入了僵持状态:强化党委的权力和提升政权机构的权力都不是最佳选项。

破解困局的思路是让党权和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分立,规范各自的权力边界,让它们各行其道,互不挤压对方的空间;同时各种权力之间可以实现彼此的制约,达到权力的平衡。

这样就可以较好的协调党的领导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使我国政改出现转机。

民主化最早始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并向世界各地扩散,其经历了两三个世纪。

各国建立适合本国的政治制度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如英国君主立宪政体从确立到完善,法国帝制和共和的几经演变直至共和取得胜利等。

西方各国大致经历了从精英民主发展到大众民主,从精英选举发展到人民普选的轨迹。

我国的政改就是民主化的过程,也要遵循渐进改革的原则。

我国首先做的是要建立执政阶层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政改目标之一),比如,学习西方,建立政党制度、政体制度和议会制度。

然后才是建立“兴民权”、还权与民、给人民民主权利的制度(政改目标之二)。

两者之间不仅有先后之分,而且有轻重之别。

政改前期,我国政改迫切需要做的是第一个目标,当这个任务完成之后或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的时候,我们再把重点转向第二个目标。

对此我们全民要有思想准备,不能一说政改了,民主化了,大家都陷在要民主、争权利的狂热之中。

第二个目标我们也是必须要做的,而且也要提早进行基础性工作的铺垫和准备,以配合第一个目标的改革,否则我国就成了“寡头政治”。

我们国家发展民主时有了许多“样板”,可以减少“西方国家”发展民主时的探索与试错经历。

正由于此,可以预见,虽然我们的政改走的是渐进路子,但不会很漫长;只要我国全国上下团结一致,政改之路也不会太艰难。

对于西方的政改要保持批评式的继承与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依据我国的国情,借鉴西方的政改实践,坚持实事求是,少走西方发展的老路、弯路,这才是我国政改的有力保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