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第一课时教案
杭州天成教育集团新塘校区蔡秀凤
教学过程
课前:出示巴金爷爷《海上日出》片断,欣赏。
一、导入。
写一个”日”的象形字,“你知道最早这个字指的是什么吗?”
“日”也就是太阳,(师相机板书:太阳)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同学们,除了下雨阴天,我们天天有太阳相伴,那么你对太阳有多少了解呢?----学生答。
同学们课前查的资料可真多。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太阳的说明文,我想你会对太阳有更多的了解。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出示要求:1、大声地、正确地把课文读通顺;
2、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每个自然段用一个词或一个短句来概括。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词语检查:幻灯片
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老师想看看你对其中的词语掌握的怎样。
出示幻灯片,指名读。
指名带读。
3、指名读课文,随机指导(长句子)
(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4、交流:课文主要写了有关太阳的什么内容?(按自然段回答)
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成几个方面?-----两个方面,板书
师相机板书:远
特点大
太阳热
动物的…、人的…
与人类关系密切云、雨、雪
冷、热、风
防治疾病
虽然这是一篇说明文,不过,说明文也有它的语言魅力。
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太阳的特点,感受一下说明文的语言魅力。
四、学习太阳的特点。
1.师:太阳公公听说我们要了解它,很高兴,特意赶来了,你们听——“同学们,我离你们很远、很远,我很大、很大,我的温度很高、很高。
现在,你们对我了解清楚了吗?
-----我只知道太阳的三个特点是:远、大、热,但它远、大、热到什么程度并没有说清楚,所以我觉得太阳公公说的话不清楚。
(师进行鼓励,进入下一环节。
)
2.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1~3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三个特点写
清楚的,选一个你最喜欢的特点进行重点阅读,另两个特点可以略读。
3.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个喜欢的特点进行重点学习。
4.交流汇报。
你觉得太阳离我们远吗?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远:重点学习“远”的学生请举手。
课文第一自然段给你最深的感觉是?----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
你是从哪些地方感觉到的?
------太阳离我们有1.5亿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出示句子)
说说你对这句话、这些数字的理解。
(出示这句话)学生说,括号点出。
太阳离我们有(1.5亿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3500年,人的一生不过百年,你作神仙才有机会到那里呀
如果坐飞机到太阳上去打个来回,就要耗尽人的大半生。
)
(哦,原来这是一连串的数字的功劳啊。
通过数字具体说明,我们对太阳的“远”就了解得比较清楚了。
)
小结:所以在说明某一事物的时候,列出一些具体的数字,可让我们更好地来理解,但数字必须是精确的,有科学依据的。
这就是列数字的方法。
师板书:列数字
(学生汇报: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学生将课文中的内容读了出来。
)
师引导:不错,你读出了重要的部分,能不能就这个内容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把这个内容说清楚的。
)
引导:一亿五千万公里有多远?
------走:三千五百年,飞:二十几年。
如果去掉这句话,你觉得如何?
除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用了什么方法?
------举例子.
举例子,可以让我们对这个“1.5亿千米”有了更直观的印象。
板书:举例子
朗读:那你能把你感受到的“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重读数字)指名读,比读,齐读。
朗读评价:远不可及、
你评价一下,说说他是怎么把“远”读出来的。
师:写太阳“远”这个特点还用了其他什么方法,在课文中找找看。
(还运用了写传说故事的方法。
)请同学读一读。
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后羿射日”的传说。
学法小结:
回头想想,我们是怎样来学习汇报这个“远”的?
①找到句子,想想说明方法,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朗读体现自己的理解
布置任务:老师希望后面两个特点的汇报就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能做到吗?大:太阳有多大?
学习“大”的学生汇报:课文也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的“大”,130万个地球等于1个太阳。
(对学生能说出列数字的方法进行鼓励。
)还有吗?(根据句子你能列出一个等式吗?)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拿地球的大小来和太阳作比较。
这样的比较,好处在哪?
(对学生的细心观察进行鼓励)
小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我们而言,地球非常大,我们不可能走遍地球的每个角落,然而,拿地球和太阳一比,哇,那可真是“小巫见大巫”啊,更突出了太阳的大。
这就是作比较的方法。
师板书:作比较
朗读,评价。
引导学生发现说明太阳“大”的特点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热:学习“热”的学生汇报:课文在写太阳热的特点时,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告诉我们表面温度有六千度,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出示句子师:那中心温度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动手算一算。
(一千五百万度。
)
教师:真有一千五百万度吗?
学生:是”估计”--太阳温度太高了,人们无法进行测量,所以是大概的数。
师进行鼓励:同学们注意了“估计”,读书很细心,那哪里还能看出为什么无法测量那看一看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学生:还举了个例子:“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我们知道钢铁连变成液体都很困难,这里却一下子就变成了气体,可见太阳的温度真的很高。
五、朗读:
(指板书)同学们,作者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方法,告诉我们太阳啊,确实很大很大,很热很热,那么你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把太阳的这些特点表现出来。
选择其中一个自然段读好。
(学生练读)
反馈:指导朗读技巧(重读数字)
同桌互读。
师生配合读。
总结:原来啊,说明文的语言也挺美的,原因就是它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六、练笔。
1.教师写一个“月”的象形字,让学生说出最早这个字指的是什么?(生答:月亮。
)同时教师演示课件:用图画的形式出示有关月亮的资料:月亮距地球有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公里,到月亮上去步行要800天,骑自行车要400天,坐飞机要200天,49个月亮等于1个地球。
先让学生说出资料上月亮有几个特点(远、小)。
让学生自由说出课前查阅的有关月亮的资料。
(学生用课外知识再次进行交流。
)
2.生进行练笔。
要求:选取月亮的两三个特点写一写,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争取把月亮的两个特点说清楚。
3.交流。
鼓励。
七、结课:太阳是那么的大,那么的热,离我们是那么的远,但是太阳和我们的关系却很密切。
这个问题下节课学习。
这里老师准备了艾青的《种太阳》,提供给同学们阅读。
今天的学习,我心里充满了阳光,你呢?让我们带着阳光般的笑脸跟大家说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