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复苏操作考核标准
药物:
10
1.正压通气加胸外按压30秒,心率仍<60次/分,加药物肾上腺素(3分)。首选静脉给药:1:10000溶液0.1-0.3ml/kg( 0.01—0.03mg/kg);在静脉途径未建立前,可气管导管内给药,但剂量加大: 1:10000溶液0.5-1.0ml/kg(0.05-0.1mg/kg),必要时3-5分钟重复1次(2分)。
气管插管:
20
1.指征: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无活力需吸引胎粪者(2分);气囊面罩正通气无效或延长者(2分);需要进行胸外按压者(2分);需要气管插管给药者(2分);特殊情况,如先天性膈疝或极低出生体重儿(2分)
2.选择正确的镜片和导管:导管内径(2分)
管内径(mm)
体重(kg)
孕周
2.5
<1000
<28
3.擦干全身拿开湿毛巾(2分)、触觉刺激(2分)
4.重新摆正体位(1分)
5.评估:呼吸、心率、氧饱和度(2分)
6.注意:脉搏氧饱和度仪的传感器应放在右上肢,通常是手腕或手掌的中间表面(2分)
正压人工通气
20
1.指征:呼吸暂停或喘息性呼吸;心率<100次/分 。(2分)
2.操作频率:40-60次/分(2分)
2.对复苏处理患儿反应差,有低血容量表现:面色苍白(1分),脉搏弱(1分),血压下降(1分),可给扩容,生理盐水10ml/kg,10分钟以上缓慢推入(2分)。
总 分
100
3.压力:通气压力需要20-25cmH2O,少数病情严重的新生儿可用2-3次30-40cmH2O,以后维持在20cmH2O(2分)
4.足月儿可用空气复苏(2分),早产儿开始给30-40%的氧(2分),用空氧混合仪根据氧饱和度调整给氧浓度,使氧饱和度达到目标值。如无空氧混合仪,可用接上氧源的自动充气式气囊去除储氧袋(氧浓度为40%)进行正压通气。如果有效通气90s心率不增加或氧饱和度增加不满意,则应将氧浓度提高到100%(2分)。
5.经30秒充分正压通气后,如有自主呼吸,且心率>100次/分,可逐步减少并停止正压通气(2分)。如自主呼吸不充分,或心率<100次/分,须继续用气囊面罩或气管插管施行正压通气,并检查及矫正通气操作(2分)。如心率<60次/分,予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并开始胸外按压(2分)。
6.注意:面罩型号应正好封住口鼻,但不能盖住眼睛或超过下颌。(2分)
胸外按压
20
1.指征:在至少30秒有效的正压通气后,心率仍<60次/分,在进行正压通气的同时进行胸外按压。(2分)
2.按压手法:拇指法(2分)、双指法(2分)
3.按压位置:胸骨下三分之一段(2分)
4.按压深度:前后胸直径1/3左右(2分)
5.配合:按压和呼吸的比例为3:1,即每分钟按压90次,人工通气30次,共120次,每1循环(按压3次通气1次)需时2秒。(10分)
3.是否有哭声或呼吸?(0.5分)
4.肌张力是否好?(0.5分)
5.羊水粪染且无活力的新生儿此时考虑气管插管胎粪吸引管气管内吸引,有活力定义:规则呼吸或哭声响亮、肌张力好、心率>100次/分(3分)
初步复苏
15
1.将新生儿放在预热的保暖台上保暖(2分)
2.摆正体位(鼻吸气位)(2分)、清理呼吸道先口后鼻(2分)
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项 目
总分
技 术 操 作 要 求
评分
复苏前操
作准备
10
模拟保暖台、氧气、吸引器、氧饱和度监测仪、听诊器、肩垫、擦干用的毛巾、复苏囊、喉镜和镜片、气管导管和管芯、注射器、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缺一项扣1分)操作过源自程出生后评估5
1.是否足月?(0.5分)
2.羊水是否清?(0.5分)
3.0
1000~2000
28~34
3.5
2000~3000
34~38
3.5或4.0
>3000
>38
早产儿0号镜片,足月儿1号镜片(2分)
3.气管插管是否成功的判断:迅速的心率增加是导管插管位置正确并给予有效通气的最好指标(2分);另一个气管插管正确与否的判断标准是胸壁运动和双肺呼吸音(2分);呼气时气管导管内的水汽及患儿的呼出气CO2检测也是气管插管是否成功的有效指标(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