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初中生学业社会比较与自我效能感的调查与研究
初中生学业社会比较与自我效能感的调查与研究
N Mean
SD题散每题均值
较”,且男生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生。具体如表
3所示。 4.不同类别学校的学生在“学业社会比较”和 “自我效能感”上的差异分析
由表4可知,示范性中学的学生在“完善比较”、
“向上比较”和“自我效能感”上显著优于普通中学的 2.“学业社会比较”和“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的 相关分析 学生,在“贬低比较”、“向下比较”和“平行比较”上显 著低于普通中学的学生。
自己的优缺点,从而完善自己的不足;“贬低比较”是
普通中学和示范性中学抽取6个班共752人作为研 究对象,发放问卷752份,回收有效问卷726份,其 中男生414人,女生312人;初一学生248人,初二 239人,初三2学业社会比较问卷
努力形成其独特的学校文化,逐步使学生自觉形成
所同化,久而久之,他们会逐渐接受自己的缺点,并
不断贬低自己,从而使其“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呈 直线下降趋势。 综观上述研究结果不难发现,“学业社会比较” 是影响“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 此,教师和家长在学习情境中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业
对母校的归属感、自豪感,使他们树立与示范性中学
为“向上比较”、“平行比较”和“向下比较”三个指标,
的表现。鉴于此,本研究以“初中生的学业”为基点,
考查他们在“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与“学业社会比
较”及其各个指标上的表现,以期探查两者之间的关
系,分析不同性别、年级、学校的初中生在这些维度 上的差异,为教师和家长在实践中采用相应的策略 提供借鉴。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长沙市某
裘3初中生学业社会比较和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毫的性别差异分析
万方数据
田
铷r10年12』j
品德与心理●
胄
稠 量
教
珊翻旺翟l弱鞠目嘲归■噩龋嘲捌脚置强剥园
5.不同年级之间的“学业社会比较”和“自我效 能感”水平比较 从表5可知,在“贬低比较”水平上,一年级显著 后者,其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也自然优于后 者。王振宏的研究结果表明,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 其“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得分显著高于学业成绩中等
教 自
奏
价
型的频率和倾向性增加,倘若学生采用的是“向上比
较”、“平行比较”或者“完善比较”,那么他们可以主
的不足,且最好是对这些比较结果进行量化呈现,让
“因材施‘比”’,女生采用“贬低比较”的比例远比男
自我改善的信息,优秀的“榜样”示范作用会使他们
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从而提高其“学习能力自我效
生高,这是中学阶段女生心理发展的一个典型特征,
二、三年级。 四、讨论与分析
较少。在年级水平上,中学生在“学习能力自我效能 感”上的水平随着年级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这与
“学业社会比较”的分析结果不谋而合,一年级的学 生刚刚进入校园,离中考的时间较远,压力较小,学 生自觉采用“向上比较”和“完善比较”,而极少使用 “贬低比较”,随着学龄的增加,门类、频率繁多的考
20lO年12月
囝 万方数据
●品德与心理
唧霸目l啊阴a醐归瞄艄黝峨阳目强剥园
因子,它们可以解释总变量54.57%的变异数,其内 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5、0.83、0.84、0.79、0.88和
D.75。
教 膏
嬲
从表2可知,“比较取向”与“向上比较”、“平行
比较99、66向下比较”、“贬低比较99、46完善比较”几个维
鲜有研究以“学业社会比较”和“自我效能感”为切入 点,去探讨两者的相关以及初中生在这两个维度上
“学业社会比较”是指个体通过把自己的学业情
况与其他同学相比较而形成有关自己学业各方面的
能力和水平的一种评价过程。[1l它广泛存在于充满 升学压力的中学生当中,“学业社会比较”的分类标 准较多,一般来说可以从“比较方向”、“比较倾向”和 “比较结果”三个维度进行分类。“比较方向”可划分
因而家长和老师的引导要注意循序渐进,要照顾孩 子们“现阶段的真实水平”和“年龄、性别特征”,对于
能感”;如果学生倾向于采用“向下比较”和“贬低比 较”,由此衍生出“比下有余”的满足感将使他们缺乏
向上奋进的动力,并逐渐被处于落后位置的“榜样”
女生而言,过于偏离现实的比较只会使她们在社会 比较过程中更加关注自己的缺点,从而形成自卑的 人格特征;(3)对于普通中学的学生而言,学校应当
其更好的同学进行比较,而与成绩能力比自己差的 同学进行比较的频率较少。与之相反,采用“贬低比
中的研究结果一致。[41且本研究中“学业社会比较” 各指标上的分析结果也佐证了这一结论,其中女生
的“自我贬低”水平和“平行比较”水平显著高于男 生。在学校差异上,普通中学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我
较”的学生更倾向于同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进行比
品德与心理●
胄
测 睦 与
教
硌
初中生“学业社会比较”与
刘毅梅吴鑫德刘晓静 【摘要】本研究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学业社会比较量表对726一g中学生进行测查,探讨了中学生“学业社会比
较”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现状以及两者之问的关系。结果表明:(1)初中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年级和学 校上有显著差异;(2)不同性别、年级和学校的学生在“贬低比较”、“平行比较”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校、年级的学 生在“向上比较”、“向下比较”、“完善比较”上差异显著;(3)“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与“学业社会比较”的各个维度之 间相关极显著。
的学友一较高下的信心,久而久之,他们会自觉运用
“向上比较”和“完善比较”等积极的比较类型,促使 其不断超越自我。
参考文献 [1]徐晓飞.中学生学业社会比较对学业压力应对策略 的影响[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 【2]Albert Bandum.Social
Action:A Social Cognitive 1986.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Hall。
能力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比
较取向”与“向上比较”、“平行比较”、“向下比较”、 “贬低比较”、“完善比较”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学生 进行学业比较的频率越高,他们使用某种比较方式
的倾向就越高。此外,“完善比较”与“向上比较”、
“平行比较”显著正相关,与“向下比较”和“贬低比
较”显著负相关,也就是说较多采用“完善比较”的学 生,他们一般会同那些成绩能力与自己相当或者比
荨it
iI}
度显著正相关;“完善比较”与“向上比较”和“平行比 较”显著正相关;“贬低比较”与“社会比较方向”各个 行比较”和“向下比较”显著正相关;“向下比较”与
“向上比较”显著负相关,与“平行比较”显著正相关; “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与“向上比较”、“平行比较”、
(2)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
编制的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嘲该量表把学业自我 效能感分为“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与“学习行为自 我效能感”两个维度,本研究只选用该量表的“学习 能力自我效能感”分量表作为测查工具。 3.调查过程与数据分析方法 本研究以自然班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剔除无 效问卷后,采用SPSSl 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和处理。 三、研究结果
1.初中生“学业社会比较”和“学习能力自我效
能感”的总体现状
试却使学生越来越倾向于采取“平行比较”、“贬低比 较”和“向下比较”。
2.“学业社会比较”与“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的 关系 本研究对“学业社会比较”的各个指标与“学习
本研究结果发现,中学生进行学业社会比较极
具普遍性,这和社会比较理论的内涵和相关研究是
“完善比较”、“比较取向”显著正相关,与“向下比
较99、66贬低比较”显著负相关。
裹2学业社会比较和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各个变量问的相关矩阵
自我 效能感 比较 取向
完善
比较
眨低 比较
向下 比较
平行向上 比较比较
平行比较0.092**0.402**O.312"*0.224**0.330** 向下比较-0.244**0.194'*-0.069 贬低比较--0.443**0.244**-0.067 完善比较0.420**O.369” 比较取向0.121"* 自我效能感
较。“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与“向上比较”、“平行比 较”、“完善比较”、“比较取向”显著正相关,与“向下 比较”、“贬低比较”显著负相关,这与本研究先前的
效能感”水平显著低于示范性中学的学生,这与常理
也非常吻合,示范性中学在招生门槛的设置上普遍
高于普通中学,前者所在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优于
假设完全符合,且这一研究结果无论是从形式还是
本研究采用徐晓飞编制的中学生学业社会比较 问卷。该问卷采用5点评分法,包括向上比较、平行 比较、向下比较、完善比较、贬低比较、比较取向6个
本文得到湖南省教改课题(项目编号:121-0410)和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编号:060638)资助。 刘毅梅,供职于湖南省宁乡县人民法院研究室.硕士。(宁乡410600) 吴鑫德/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刘晓静/i可南机电学校高级教师。
指个体在学业社会比较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将 其扩大化,从而贬低自我。 自我效能理论自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提 出以后,逐渐成为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 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 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
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目前,国外
一致的。具体表现为,中学生使用较多的比较类型 是“向上比较”和“完善比较”,“平行比较”处于中等 水平,而较少使用“贬低比较”和“向下比较”。学习
能力自我效能感方面的调查结果也显示,中学生的 “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水平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但 是“学业社会比较”和“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在性 别、年级和学校类型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性别水平上,女生的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显 著低于男生,这和王才康和刘勇在高中生和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