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2017年人口的变化高考真题

2013-2017年人口的变化高考真题

2013---2017年人口变化历年真题(2013·卷,5,4分)表1为四个国家的主要人口指标,据表可知国家2000-2010年人口年均增长率(%)2009年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2010年0-14岁人口比重(%)2009年出生时预期寿命(岁)男性女性中国0.6 143 19.5 72 75印度 1.4 389 30.6 63 66法国0.7 118 18.4 78 85美国0.9 34 20.1 76 81A.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B.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C.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D.2000-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2013·卷,11、12,8分)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时期(年)1985~1990 1 990~2000 2000~2011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 6.49 5.72 6.22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 3.77 4.28 3.79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C.不断增加D.逐渐减少7.据表1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2013·卷,9、10,8分)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

根据相关知识,读图完成8~9题。

8.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C.195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9.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A.①B.②C.③D.④(2015•卷)图4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

由于迁出人口比例较高,甲地网购收货量中,从异地下订单的寄达商品所占比例最高,从而成为2014年全中最受异地牵挂的城市。

读图,回答问题。

据图可推断,甲地人口迁出比例A、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B、直辖市比省级行政中心高C、珠江三角洲比盆地高D、陆城市比沿海城市高(2015•卷地理)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下图为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21、图示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A、2003年B、2008年C、2010年D、2012年22 、图中反映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A、基本稳定B、逐年增加C、先增后减D、整体趋减23、“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人口新政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可能是()①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②导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③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④改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A、①②B、②③ C 、③④D、①④(2015•卷)图 3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A.人口性别比B.老年人口比重C.青壮年人口比重D.少儿人口比重8.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方案()A.a方案较合理B.b方案较合理C.c方案较合理D.均不合理(2015•卷)4、表1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

由此可判断该年()国家中国印度德国美国人口数(百万人)1338 1155 82 307比重(%)17 13 8 4.5*未含省统计数据。

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2015•卷)5、图2为2005年-2012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

由图可推断该省是()A、B、C、D、(2015•卷)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

完成下列各题。

1、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自然环境好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C、城乡收入差距大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A、土地资源浪费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C、城乡协调发展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2014.全国卷1)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

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点的是11.该国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A.1910-1930年B.1930-1950年C. 1950-1970年D. 1970-1990年(2014卷)6、近年来,随着我国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

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2014卷)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图3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读图回答5~6题。

5.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性别比例 B.医疗水平C.教育程度D.年龄结构6.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A.人口迁移加剧B.劳动力渐不足C.人口分布不均D.社会负担减轻(2014卷地理)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图9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10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

读图回答17-18题。

17. 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18.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2014卷)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

完成1-2题.1、图1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状况。

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A.粤、豫、黔、沪 B.豫、粤、黔、沪C.粤、豫、沪、黔D、豫、粤、沪、黔2、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豫实际最相符的是A、流向辽中南地区B、流向京津地区C、流向长三角地区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2014卷)图4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

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A.2千米附近B.4千米附近C.8千米附近D.10千米附近10.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D.城市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2014卷) 图6表示我国某县2000年、2010年外出由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外出区域构成。

独特6,完成14—15题。

14。

与2000年相比,2010年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A、人均生产规模扩大B、劳动力价格降低C、占总人口比例提高D、人均产值减少15、该县可能位于我国A、珠江三角洲地区B、京津地区C、长江三角洲地区D、川渝地区(2014卷)(三)我国人口迁移类型多种多样,对迁移人口的妥善安置,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7. 从人口迁移类型看,下列情况属于生态移民的是A. 三峡库区居民外迁B. 三江源牧民迁入城镇C. 农村人口进城务工D. 地震区灾民搬至异地8. 三峡库区部分移民东迁沿海某地后,迁入地采取了“杂居”安置方式。

其深远意义是A. 改善移民原有的生活习惯B. 增进移民与当地居民的接触C. 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D. 便于移民的统一管理与服务(2014卷)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

读表,完成第5、6题。

5、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6.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A.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 B.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C.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D.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2014卷)13.(26分)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移民城市洛杉矶通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美国的“科技之都”和全球性经济中心,其电影产业也久负盛名。

图4是洛杉矶主导产业演进示意图。

(2)从人口数量和素质分析外来移民对洛杉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8分)(2016•卷)读图3,回答第5题。

5.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19.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甲省乙省丙省丁省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778.5 914.3 283.4 1799.4耕地面积(万公顷)588.31 528.18 814.07 414.95A.甲省B.乙省 C.丙省 D.丁省20.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人才资源强国。

技师技工一般是通过中等专业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成长起来的。

图为2013年中、美、日、德四国劳动就业人口中完成高等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的人口比例。

由图中数据可以推测,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不利条件主要有A.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B.技师技工数量偏低C.制造业从业人口数量偏低D.研发人员数量偏低(2016•卷)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

完成3、4题。

3.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①城乡间人口流动②农业专业化发展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A. ①→②→③B. ①→③→②C. ③→②→① D.③→①→②4.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2016•新课标Ⅲ卷)与2014年相比,2015年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周边的中小城市,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