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用法整理
4、用 “好不好、行不行”等肯定否定并列形式的提问格式表示的较委婉的祈
使语气,也可用问号。
例:你听听群众的意见,好不好?
5、虽然有疑问代词或疑问格式,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不能用问号。
例: ★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这首诗✘?是值得谈一谈的问题。 ★能否更上一层楼✘?主要看我们的努力程度怎么样✘? ★他完全知道这件事应该不应该谈✘?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想起后面有冒号就不加引号) ★天地杆上贴一张红纸:“姜太公在此”(直接引语) ★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直接引语)
间接引语:和直接引语(原话)相比,意思没变,但用语变了
★爸爸说:“那就是水电站的拦河大坝……”(直接引语) ★爸爸指着坝底告诉我:湖水从大坝的进水口直冲下来……(间接引语) ★爷爷告诉我说,老家的庄稼长得一年比一年好…… (转述,间接引语) ★ 18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说得好:上天赐给人两样东西——希望和梦——来 减轻他的苦难遭遇。(间接引语)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 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注解:所谓“通常”,可理解为:用,可以;不用,也可以。
八、引号(“”)
①表示文中直接引语或特别指出的词语。 例如: 双引号引文之内的引文,用单引号;
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再用双引号 ★张老教导他的学生说:“一定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知之为知之,
三、叹号( !)
①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和强烈的语气。 例:这是多么平静的一片原野!(感叹句)
②语气强烈的反问句、祈使句,末尾也要用叹号。 例: ★世界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反问句) ★起立!(祈使句)
③主语、状语等成分倒置的感叹句,以及称呼语在感叹句句末,要用叹号,但必须 放在句末。
例: ★多美啊,黄山的风景!(主谓倒装) ★歌唱吧,为迎接这辉煌的胜利!(状中倒装) ★再见,妈妈!
A.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B.鲁迅是喜欢百草园呢,还是喜欢三味书屋? C.她时而朗读;时而默读;时而抄写笔记。 D.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
难点:并列分句间的停顿是用逗号还是用分号
1.凡是用逗号能清楚地表示并列分句的并列关系时,分句间的停顿用逗号。 ★她时而朗读,时而默读,时而抄写笔记。 ★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孩子也在唱歌。 2.凡是用逗号不能清楚地表示并列分句的并列关系时,分句间的停顿用分号。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反问句 例:革命先烈为人民利益,连生命都可以牺牲,难道我们还要计较这些鸡毛蒜 皮的利益吗?
3、 ①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一般用逗号,句末用问号。 例:通宝,你是卖茧子呢,还是自家做丝? ②有时为了强调选择的内容,可以分几项说,每项后面可用问号。 例:是站在他们前面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后面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 呢?还是站在他们对面反对他们呢?
六、逗号(,) 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①用在复句内的分句之间。 例如: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和笔记使人精确。
②用在两个句法成分之间。
例如:
★一位到广州旅游的美籍华人,被广州交通运输职工医院的青年外医生治好 了多年的疾患。(主谓之间,主语较长)
★梦,就是理想。(强调主语)
★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在各个方面我们都还存在不少需要花很大气才能解 决的问题。(动宾之间,宾语较长)
难点A:引文(引号内)要不要带点号?
如果引文不完整,引文不带句末点号。 如果是完整引文且独立使用,则应带句末点号; 如果引文完整但不独立使用,则不带点号。(引文作句子成分)
七、顿号(、)
较短 ①表示语句内部
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例如:必须抓紧粮食、棉花、油料,化肥、煤炭的生产。
注意:并列词语之间有的用顿号,有的用逗号,这主要是为了在不同类的事物之 间起分组作用。
②顿号还经常用在汉字次序语之后。 如“一、……二、……”、“甲、……乙......”; 注意:用阿拉伯数字作次序语时用下脚点, 如“1. ……2. ……”,如用顿号,是错误的。 次序语用了括号,就不用顿号,那种“(1)、…(2)、……”的用 法是不对的。
②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因果、条件等)的多重复句的分句之间的停顿处,凡是用逗号
而不能分清层次、用句号而容易把前后关系割断的,都要用分号表示,即在多重复句 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要用分号来分清主次。
例: ★我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 教育程度、财产状况,都(第二层,条件)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一层,转折)但
四、冒号( :),表示提示性话语后或总括语前的停顿。
书信、发言稿的开头称呼语后面
某某说 是
证明 如下
例如
等动词之后
①表示提起下文
②用在总提语之后,让读者注意下文分项。 例:词语不规范,大约有三方面原因:第一,古语的原因;第二,方言的原 因;第三,外语的原因。
③用在总括语之前以总结上文。 例:行动,要靠思想来指导;思想,要靠行动来证明:思想和行动是紧密相 连的。
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成功,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 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并列的动词(及短语)作谓语,形容词(及短语)作谓语或补语,一般用逗号
★我们的党,伟大,光荣,正确。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排场大的带工,可以放债,买田,造屋。
标点符号(17种)
参 考 资 料
参 考 资 料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旭东主编
①标点符号和文字是构成现代书面语言的两大组成部分。
②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用来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或标示 词语的性质。
爸爸、妈妈和哥哥上班去了。 爸爸,妈妈和哥哥上班去了。 爸爸:妈妈和哥哥上班去了。
(“爸爸”是行为人) (“爸爸”是称呼语) (“爸爸”是说话者)
补充资料:多重复句 多重复句的层次和关系,可采用“划线法”用“|”划出第一层,并注明关;用“||” 划出第二层,并注明关系:以此类推。 例如: 二重复句:想收获庄稼,||(假设)就得先拿种子;|(并列)想起马,||(假设) 就得先支出草料;|(并列)搞革命这样的大事业,||(假设)就得投血本。
③单句中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的停顿要用分号。 例:我国的行政区域可划分为: (一)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较长的并列短语之间,停顿较大,一般用逗号 ★政治的黑暗,阶级的矛盾,人民的疾苦,在他的作品中都充分反映了出来。 并列词语间带语气助词,用逗号 ★水果摊上有苹果啦,橘子啦,香蕉啦……
反复的词语之间用逗号。 ★水,水,我要喝水。
并列词语长短不一或结构不一,一般用逗号 ★刀子,叉子,玻璃酒杯,大大小小的花瓷盘子,都放出耀眼的光。
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罗曼·罗兰这样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有阳光。”
引语分为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两种。
☆直接引语对所引用的原话不能作任何改动,如上面两例;
☆间接引语,即所谓“转述”,可以在文字上有所变动,就不用引号。引用 成语、谚语等,用不用引号都可以,以不用为常。
★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转述句: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
★他到处收集有关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不拘泥于前人的说法,终于
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新的发现。✘
补充资料:单重复句,指只有一重关系的复句。 例如: (1)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 有;/(转折关系)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事实上许多职业并不要求人们具有很高的语言和逻辑数学方面的才能;/(并列关系)相 反,许多工作往往需要人们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运动能力等。(郑国胜《现代人的智能》) (3)纵比,即以一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作比;/(并列关系)横比,则以此事物与彼事物相比。 (宋庆龄《谈“比较”》) (4)微笑是笑之国度里的国王;/(并列关系)微笑是笑之花海中的牡丹。(同上)
通常 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
不用顿号。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 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近来我看了很多电视剧,如《国门英雄》《悬崖》《猎鹰1949》等。
★ 《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
★“日”“月”构成“明”字。 ★“日”、“月”构成“明”字。
★我的日本朋友告诉我,樱花一共有300多种,最多的是山樱、吉野和八重樱。 (双宾语之间,远宾语是复句形式)
③用在独立语的前面或后面,或前后都用。 例如: ★这个孩子的嘴多巧,你听。 ★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在列宁诞生后的第二年,即1871年,出现了英勇的巴黎公社起义。
7种点号的名称、形状和停顿的等级
①点号主要表示语句的各种停顿 ②句末点号兼表语气、也有区分句类的作用
例:
黄山的风景美不美?(疑问语气、疑问句) 黄山的风景很美。(陈述语气、陈述句) 黄山的风景多美啊!(感叹语气、感叹句)
10种标号的名称及其形状、位置表
名称 形状
引号 “”
位置 左上角 右上角
括号 ()
破折号 省略号 着重号 连接号 间隔号 书名号 专名号 分隔号
—— ……
.
或~
•
《》
_
/
居中 占两格
居中 占两格
居字下
居中 占一格
居中 标字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