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提纲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提纲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提纲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1.概念:什么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1994定义)答: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学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必须具备哪些基本要素?答:学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必须具备如下基本要素:(1)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师资队伍;(2)环境——建设多媒体和网络化的信息化教学环境;(3)资源——建设多媒体与网络教学资源库并使之能高度分享;(4)设计——对多媒体与网络教学资源和教学应用过程的策划;(5)过程——把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过程,通过实践探索并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3.根据刘雍潜提出的信息时代的教师能力结构,教师能力应包含哪些方面的能力?答:教师能力结构包括以下三部分:(1)学科教学能力:指教师的专业功底和与教学基本环节相对应的教学能力,由“教学法-内容知识”(PCK)形成(2)教学设计能力:由“技能-教学法知识”(TPK)形成(3)资源应用能力:指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能力,由“技术-内容知识”(TCK)形成。

4.根据我国教育部2014年5月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哪两方面的能力?答: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包括:(1)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教)主要关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练习与反馈等教学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2)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学)。

主要关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交流合作、探究建构、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发展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

5.《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在应用信息技术转换学习方式方面,主要关注教师哪些方面的能力?答:在“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方面,主要关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交流合作、探究建构、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发展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

6.信息时代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一阶段中教师7.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根据教学组织方式划分,有哪些常见的教学模式?答:面对面的课堂教学、网络在线学习、混合学习8.网络教学模式主要有哪些不同类型的表现形式?答:网络课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校际网络协作学习9.根据你的学习经历,描述你所了解的教育技术,分析教育技术在未来教育中的发展趋势。

(可参考第六章作答)答:在我的学习经历中,运用比较多的教育技术是翻转课堂式教学,翻转课堂颠倒了传统的教学过程,由传统的先教后学到基于技术支持的先学后教,增加交互的时间,加大了交互的深度,促进学生有意义地学习,有助于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技术给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变革,在未来教育中一定能广泛应用。

第二章信息化教学资源10.概念:什么是信息化教学资源?答:信息化教学资源是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是经过选取、组织、有序化的,适合学生发展是有用信息的集合。

信息化教学资源是一切可以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支持教与学全部过程的各种系统、教学材料和教学环境的总称。

11.典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有哪些?请根据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划分,列举5种以上的资源类型。

答:教学素材、教学课件、教学工具、网络课程、教育游戏、专题学习网站、数字教材、数字图书、教学案例、虚拟仿真系统。

12.从教学应用角度,信息化教学资源普遍具备哪些特点?答:从教学应用角度,信息化教学资源普遍具备以下特点:(1)媒体性:可传递信息(2)工具性:可作为使用的工具(3)交互性:可以反馈,人机互动式教学(4)智能性:可根据需求选择13.自主学习型课件的技术设计包括哪些方面?答:结构设计、功能设计、交互设计、界面设计、导航设计14.概念:什么是微课?答:微课指的是微型教学、微型课件,是指讲授某个知识点、技能、案例等微内容的教学课件,是面向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以视频为主,内容以知识点为单位,学习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主要用于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建构与发展能力。

15.微课的特点?答:微课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微型化:容量小,内容以知识点为单位,便于碎片化学习(2)视频化:形式以视频为主(3)优质化:设计创新,名师授课,制作精良(4)系统化:可以实现对课程知识点的系统性教学16.微课按照教学方法来分有哪些常见的类型?(请列举5种)答: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

17.微课的呈现有哪些常见形式?答:摄制型、录屏式、软件合成式、混合式18.常见的图形图像格式及其主要特点(注意哪些格式是位图哪些是矢量图,19.分析:使用PowerPoint自带的录制功能或使用录屏软件录制PPT讲解,可以将PPT制作成为简单的微课视频。

请分析利用PPT录制微课的意义及实践价值。

答:意义:PPT录制微课较为方便简单,能够将老师的讲解声音和屏幕操作演示过程录制成微课视频,但是PPT录制只能录制PPT里的内容。

实践价值:PPT录制微课可以将老师制作的PPT和讲解过程简单地录制成微课视频,不需要再使用别的软件进行录制,操作简单,适合大部分教师。

第三章信息化教学工具20.从教学功能角度,信息化教学工具有哪些种类?答:知识建构工具、信息检索工具、协作交流工具、情境探究工具、虚拟实验工具、统计评价工具。

21.请说明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的异同。

同:都是中心放射状图异:概念图用图示的方式表示概念间的关系;网状思维导图的适用范围则更广;树状22.以“信息化教学工具”为主题,绘制一个思维导图并说明思维导图的特点及作用。

思维导图的特点:(1)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2)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发射;(3)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

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4)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

因此思维导图在表现形式上是树状结构的。

思维导图的作用:(1)作为选择、呈现教学内容的工具(2)作为促进知识结构化的工具(3)作为发散、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工具(4)作为促进学生意义学习的工具(5)作为学习评价的工具23.信息化教学工具与一般教学课件有哪些异同点?同:都是工具异:一般教学课件直接表现教学内容;信息化教学工具为教学活动提供功能性的支持,如虚拟实验工具不直接展示实验的条件步骤等,而是让学生参与到情境中,辅助教师教学活动的进行。

信息化教学工具≠课件后者以承载教学内容信息为特征;后者则不必承载教学内容信息24.在课堂中如何结合教学课件和工具软件进行教学?请以某种工具软件加以说明。

答: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讲解,一方面可在讲解结束后,要求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或概念图等工具对刚刚学过的教学内容的要点进行归纳概括,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理解掌握程度第四章信息化教学环境25.概念:信息化教学环境答:信息化教学环境就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来的现代教育环境,其能实现教学信息获取途径和呈现方式多样化,有利于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

26.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组成答:数字化教学内容与资源、媒体播放设备、学习终端、集成控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虚拟仿真技术。

27.典型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有哪些?答:典型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主要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数字化学习体验室、智慧教室等。

多媒体教室的功能:(1)展示实物投影(2)播放幻灯片投影教材(3)广播与录音(4)电视广播与录像重播(5)开展新型教学模式的教学试验与研究29.计算机教室有哪些功能?答:计算机教室的功能:(1)屏幕广播(2)学生示范(3)屏幕监视(4)遥控辅导(5)电子举手(6)分组讨论(7)电子抢答30.什么是智慧教室?目前中小学智慧教室的实践内容有哪些?答:智慧教室是近年来一些学校开始探究建设的新型教学环境。

目前中小学实践中的智慧教室主要以电子书包为载体,以课堂翻转为教学模式,通过网络整合传统教学流程的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使用移动互联教学平板学习终端,实现中小学师生的教、学、考、练、测、评全过程的信息化教学与个性化学习。

31.教育信息化“三通”的内容及要求。

答:教育信息化“三通”指的是:(1)宽带网络校校通基本解决各级各类学校的宽带接入条件,基本完成各级各类学校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建设。

(2)优质资源班班通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和教研活动中的普遍应用,是具备“宽带网络校校通”的学校大部分班级的课堂教学能够使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并通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3)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为师生提供汇聚个性化教学资源、支持个性化教学活动与教研活动开展的支撑平台。

32.实施“网络个人空间人人通”有何实际意义?请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加以说明。

答:①正面回答:“人人通”是要实现个性化学习,即提供个性化教学资源、支持个性化教学活动,因此,要求实时收集教学过程中的大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智能化学习分析,最终目的是实现个性化学习指导和支持。

比如说在学习中使用较多的网络学习平台,营造了一种个性化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薄弱科目选择性学习,有助于学习提高。

②反面回答:日常学习中常常会面临不知道从哪里学、该学习什么的窘迫,没有一个可以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和支持的学习环境,而“人人通”是要实现个性化学习,即提供个性化教学资源、支持个性化教学活动,因此,要求实时收集教学过程中的大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智能化学习分析,最终目的是实现个性化学习指导和支持。

所以“人人通”可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人人通”的建设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33.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网络教学环境应该具备哪些特点?答:网络教学环境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情境。

学校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2)协作。

学习过程不能仅仅是接卸的被动授受过程,还需要协作,协作应贯穿整个学习活动过程。

(3)会话。

(4)意义建构。

34.在你的学习经历中你曾使用过哪些信息化教学环境?请你描述某一个感兴趣的学习环境及其特点。

答:在学习中接触最多的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教室。

(1)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设备主要起着演示教学内容的作用,利用音视频多媒体的优势,以丰富的多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各种感知器官,这有助于把握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2)计算机教室教师可以将来自网络服务器和教师机的多媒体信息(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声音)传送给学生,进行演示教学,也可以将教师机或任意一学生机的屏幕内容传送给某个、某组或全体学生,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操作同一终端将操作示范发送给某个学生、某个小组或全体学生,可实现全动态图形、图像、视频和声音的同时同步发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