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工程质量控制计划

项目工程质量控制计划

1#限价商品住宅楼等5项(顺义区仁和镇05-02-15-2地块R2类居住用地限价商品住房项目)工程质量控制计划编写:审核:审批:北京大龙顺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17-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2)第二章工程概况 (4)第三章质量方针和项目质量目标 (7)第四章《项目质量控制计划》的管理 (10)第五章项目质量保障体系 (11)第一章编制依据第二章工程概况1.工程基本信息工程名称:1#限价商品住宅楼等5项(顺义区仁和镇05-02-15-2地块R2类居住用地限价商品住房项目)工程地点:北京市顺义新城第5街区东北部仁和镇,东临顺泰路,南临胡各庄限价房项目,西至顺义区第二水厂,北临顺平路建设单位:北京市大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北京大龙顺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北京市顺金盛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2.工程基本情况2.1、建筑设计简介拟建位于顺义新城第五街,位于北京市顺义区顺平路南侧。

顺泰路西侧,顺康路东侧。

拟建筑物包括车库、1#、2#、3#住宅及4#配套,各建筑物基本情况见下表。

2.2、建筑结构简介3.只要施工技术手段:混凝土供应:基础结构采用商品混凝土,地上主体结构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

结构施工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墙体模板采用整体式大钢模,顶板模板采用早拆支撑体系。

各专项施工工序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书等指导现场施工。

4.计划工期及主要施工计划阶段总控工期计划:2017年4月1日——2019年1月30日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2017年4月1日——2018年6月20日装修施工及竣工交验:2018年6月20日——2019年1月30日第三章质量方针和项目质量目标1.质量方针过程精品质量重于泰山内涵:总承包部质量体系运作的过程中始终把质量放在核心地位,要求每一道工序、每个部位必须是为下道工序提供精品,把质量责任分解到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各个工种,使严格的质量管理贯穿于不断变化的设计、施工、服务的全过程。

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

通过质量的郑重承诺、优质的过程服务和全方位的动态管理营造名牌效应。

2.项目质量目标:质量总目标:结构工程:创结构长城杯工程整体工程:创优质工程阶段质量目标:竣工一次交验合格率100%分项工程优良率在90%以上;不合格点率8%以下分部工程优良率100%3.项目管理目标:达到本手册制定的管理目标。

4.计划主体4.1内容和适用范围本《项目质量控制计划》根据工程总承包合同,对顺义区仁和镇05-02-15-2地块R2类居住用地限价商品住房项目的质量目标及项目管理目标作出具体规定,具体描述各质量体系要素在项目的运作方式,它适用于本工程总承包合同内的全部范围,包括结构、二次结构、装修及安装施工阶段,是确保顺义区仁和镇05-02-15-2地块R2类居住用地限价商品住房项目质量目标实现的纲领性文件。

4.2定义三检制:指对已经完成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中的工序或分项工程进行的“自检、互检、交接检”。

4.2.1关键过程对分部工程施工过程结果有直接和重要影响的分项工程或工序;本工程设定的关键过程有:?????4.2.2特殊过程当过程的结果不能通过其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完全验证时,则该过程为特殊过程;本工程设定的特殊过程有:???????5QzJ44.2.3三工序检查上工序、保证本工序、服务下工序,以确保工序质量达到合格。

4.2.4材料分类以其对质量的影响程度分为Ⅰ、Ⅱ、Ⅲ三类:Ⅰ类:钢材、水泥、砂、石、砖、构件、混凝土外加剂、防水材料:Ⅱ类:工程设备、水电材料、木材、模板、装饰材料、保温材料、(钢、木、铝合金)制品、涂料、焊接材料;Ⅲ类:五金油料、机械配件、工具及低值易耗品。

4.2.5不合格分类以其重要程度分为工程质量缺陷(隐患)、不合格分项工程、质量事故三个等级。

工程质量缺陷(隐患):指与工程质量检验标准某项指标有偏差,但能通过调整作业或返修使其达到质量检验标准的工序结果。

不合格分项工程:指达不到国家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标准、且需返工、返修重做的分项工程。

质量事故:结构安全性、主要使用功能或质量特性不能达到设计基本要求,或造成1万元以上经济损失的不合格分项工程。

4.2.6不合格材料指达不到国家相应质量标准的第四章《项目质量控制计划》的管理1. 《项目质量计划》的管理1.1项目质量计划的制订、批准和发布《项目质量计划》由项目总工负责编写,由项目经理批准、签发实施。

1.2项目质量计划的使用项目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都要认真理解、掌握《项目质量控制计划》内容,并在项目各项管理活动中贯彻始终。

1.2.1为了更好贯彻、实施《项目质量控制计划》,各职能部门可根据需要制定专项管理规定或管理办法,其内容必须满足《项目质量控制计划》的要求。

1.2.2《项目质量控制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由项目技术总工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由项目经理、生产经理处置,必要时请示总部机关有关部门或领导处置。

2.发放和保管2.1《项目质量控制计划》由项目经理负责统一管理,并对《项目质量控制计划》的使用、保管情况实施监控。

2.1.2《项目质量控制计划》由项目办公室统一编号,履行规定的发文手续,发至总部经营二处、项目经理部领导班子成员、各职能部门。

2.1.3《项目质量控制计划》持有人应对其妥善保管,不得遗失、拆页和任意复制或借出;持有人调离工作岗位需到项目办公室办理归还手续。

3.对外使用《项目质量控制计划》只限于本项目使用,不得复制和转借外单位或其他个人。

经恰商需外借时,须经过项目经理亲自批准,并在项目部按规定办理有关借阅手续,借阅人必须按时归还,并负责保管好《项目质量控制计划》。

第五章项目质量保障体系1.管理职能项目组织机构图(见附页)(1)项目经理:(1.1)按授权范围负责项目合同的全面履约;(1.2)参与与建设单位的合同谈判,并认真履行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1.3)组织编写工程总结,参与公司组织召开的项目制造成本的测算会议;(1.4)根据公司下达的制造成本,领导编制并保证项目制造成本计划的实施;(1.5)主持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1.6)指导商务经理做好总承包合同与分承包方合同管理工作;(1.7)是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者,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2)生产经理:(2.1)是施工现场全面生产管理工作的组织与指挥者;(2.2)编制工程总控进度计划,对施工工期负直接领导责任,监督工程进度计划的执行和完成情况,并负责审定、考核分包单位月、周计划;(2.3)领导组织实施《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质量阶段预控计划;(2.4)参与工程创优策划,并领导实施;(2.5)领导、落实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负责工程质量缺陷(隐患)的处理工作,参与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2.6)负责协调各工程专业、各分包单位交叉施工生产中的配合工作;(2.7)负责领导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对项目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2.8)负责现场机械调配、验收、保养工作;(2.9)领导、组织工程各阶段验收及竣工验收工作;(2.10)分管工程部、安监部、质检部的各项工作。

(3)项目总工:(3.1)是施工现场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组织与指挥者;(3.2)编制《项目质量计划》,领导项目质量体系的运行工作;(3.3)领导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创优策划及重要施工方案、技术措施;(3.4)主持图纸内部会审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及重点技术措施交底;(3.5)领导项目“四新”推广应用工作;(3.6)领导贯彻国家质量验收规范及相关工艺标准,保证项目工程质量满足设计图纸及国家验收规范要求;(3.7)领导工程材料鉴定,测量复核及工程资料的管理工作;(3.8)保持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监理之间密切联系与协调工作,并取得对方的认可,确保设计工作能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3.9)领导项目计量设备管理工作;(3.10)分管项目技术部、物资部、试验室的各项工作。

(4)技术部:(4.1)配合项目总工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专项技术方案,监督技术方案的执行情况;(4.2)负责对分包单位施工方案的审核工作;(4.3)组织施工方案和重要部位施工的技术交底工作;(4.4)负责施工技术保证资料的汇总及管理(按418号文件和城建档案管理规定);(4.5)执行“四新”推广应用计划,并编写总结报告;(4.6)负责材料进场的检验、复试工作及施工过程中的试验工作;(4.7)负责计量器具的台帐管理,进行标识、审核;(4.8)编制材料需用计划,参与工程材料选型的确认工作。

(5)质检部:(5.1)贯彻国家及地方的有关工程施工规范、工艺标准、质量标准,严格执行质量检验评审标准,行使质量否决权;(5.2)编制项目“过程检验计划”,增加施工预控能力和过程中的检查,使质量问题消除在萌芽之中;(5.3)负责分解质量目标,制定质量创优实施计划,并监督实施情况;(5.4)监督“三工序”、“三检制”与“样板制”的落实,参与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审和验收;(5.5)负责进场物资的验证及报验工作;(5.6)负责不合格品控制及检验状态管理;(5.7)组织、召集各阶段的质量验收工作,并做好资料申报填写工作;(5.8)参与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并跟踪检查,直至达到要求;(5.9)负责工程质量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管理工作。

2.质量体系2.1项目质量体系文件描述(1)项目质量计划、相关管理办法、创优措施、体系运行计划;(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工程进度计划等;(3)施工图纸、标准图集;(4)国家施工规范、规程、验收标准等。

2.2项目质量体系运行每半年进行一次项目质量体系内审(6月、12月),并根据质量体系内审情况,及时调整质量体系文件,编制、补充相应的管理办法及纠正预防措施。

FQhH43.合同评审3.1责任制度项目经理(必要时经理部主要成员)参加总部组织的对工程合同的预审,项目经营部负责研究与建设单位签订的有关协议文件,充分了解建设单位要求,就协议文件中的问题或有置疑的部分,编写书面报告,上报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通报总部,通过总部就有关问题与建设单位协商一致。

3.2责任实施项目经营部根据各部门提供的资料,结合建设单位的要求,协助总部制定投标报价文件,参加总部组织的合同评审,并做到:(1)对合同条款逐条评审,达到理解一致。

(2)对建设单位的各项要求有明确的答复,并形成文件。

3.3合同交底(1)合同签订后,由公司领导组织各劳务分包队全体管理人员(必要时请总部和有关专业公司参加)学习、理解合同文本全文,掌握合同条款要求,并由项目部对交底内容进行记录,存档备查。

(2)由项目经理、项目各负责人履行合同的全部内容。

(3)由项目执行经理布置落实各生产要素,确保履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