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大社会学概论已排版(最新)

电大社会学概论已排版(最新)

1、第一信号系统是指作为信号刺激的语言。

×
2、心理学家对人的青年期称为“第二次诞生”或“心理上的断乳”。


3、心理上的断乳是心理学家对人的青年期的一种比喻说法,也叫“第二次诞生”。


4、活到老、学到老说得的是人的继续社会化。


5、继续社会化是人们前面学习的内容不够用或者是出了问题需要继续学习的过程。

×
6、再社会化是人们再一次接受学习的过程。

×
7、再社会化是强制性地对其进行教化的过程。


8、一个下岗职工到成人学校参加学习就是再社会化。

×
第五章:
1、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结在一起的共同体。


2、社会群体具有直接、明确、持久的成员关系。


3、群体成员具有共同的群体意识。


4、初级社会关系就是一种血缘关系。

×
5、初级群体一词是美国社会学家库利首先提出来的。


6、初级社会群体往往是自然形成的。


第六章:
1、社会组织目标的确定模式只有民主决策模式。

×
2、社会组织目标的确定模式只是集中模式。

×
3、家长制是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组织管理方式。


4、家长制仅是指以家庭成员为对象的管理方式,而是指具有封建色彩的落后的管理方式。

×
5、科层制是德国社会学家泰罗提出。

×
6、“经济人”假设是美国管理学家泰罗为企业管理设计的思想;“社会人”是霍桑实验的重要假设。


7、德国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

×
8、霍桑实验得出了一项的重要结论:人是群体人而不是社会人。

×
9、X理论认为一般人天生并不厌恶工作。

×
10、Y理论认为一般人并不是天生就不喜欢工作。


第七章:
1、德国的社会学家腾尼斯更加明确指出社区的地域性。


2、人文区位学是由美国芝加哥学派提出来的。


3、城市化就是将人口向城市聚集。

×
4、社区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的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5、农村社区组织简单、规范性差。


6、农村社区人口聚居规模大,密度高。

×
第八章:
1、社会分化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劳动分工的需要。


2、社会分化的原因一般是由于生产资料分配的需要,而不是分工的需要。

×
3、社会分化即社会分工。

×
4、社会分化的因素只是基于生物的条件。

×
5、一般来说社会分工引起社会分化,社会分工越精细,社会分化就越复杂。


6、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分工造成了社会的大分化。


7、社会分化都是由社会分工造成的,因为同一职业内部的也有分化。

×
第九章:
1、本原社会制度主要是家庭制度和经济制度两种。


2、家庭制度是最初的、本原的社会制度。


第十章:
1、社会控制从历史上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政治统治,一种是经济制约。

×
2、社会失范是指社会失去行为规范而出现的反常状态。


第十一章:√
1、社会问题的原因只是社会关系失调。

×
2、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


3、人口问题的实质就是人口过多。

×
4、失业问题有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之别。


5、劳动就业问题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未能从事劳动或有效劳动,而产生的不利于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状况。


6、在我国就业问题主要表现为只有失业没有待业。

×
7、发达国家也存在着贫穷问题,并不只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


8、我国面临的就业问题主要是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和解决隐性失业问题两个方面。


9、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


10、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数量与物质资料生产不相适应。

×
11、世界贫穷问题只是贫穷国家问题,发达国家不存在这个问题。

×
第十二章:
1、社会保障是一种非收入保障。

×
2、福利国家概念是由美国的罗斯福提出的。

×
3、社会保障改革主要是英国贝弗里奇对福利的消减的观点。


4、我国的社会保障在城镇采取就业保障制度和价格补贴制度。


5、社会保障具有积极的功能,但也有反功能。


第十三章:
1、“五德终始”说是由我国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家邹衍提出的。


2、社会进化论导源于生物进化论。


3、社会均衡论是由斯宾塞提出的。


4、社会流动有多种形式,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形式。


5、社会流动仅是看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
6、社会流动从广义上讲是个人、家庭及其他社会群体在不同的社会部门间的运动。


7、社会流动从狭义上讲是指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第十四章:
1、趋同论最早是由荷兰著名经济学家丁伯根在1961年提出来的。


2、普雷毕什认为世界经济体系是由发达国家构成的,与非西方不发达国家无关。

×
3、阿根廷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普雷毕什认为:世界经济是一个体系,是由核心和边陲两部分构成的。


4、弗兰克引申“中心-边陲”概念,认为中心可以作为“宗主”,边陲也可以称为“卫星”。


5、全球发展理论是1968年成立的机构罗马俱乐部引出的。


6、世界体系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沃勒斯坦首先提出的。

×
第十五章:
全面调查也叫普查。


第十六章:
1、斯宾塞是生物学派的创始人。


2、符号互动论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理论。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