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做家务》教学设计上传: 谢小宁更新时间:2012-4-24 9:15:43《主动做家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体验自己的事自己做、主动做家务活的愉悦,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父母敬爱的情感;2、自己的事要自己做,保持家庭环境卫生,积极主动做家务活;3、知道自己是家庭一员,懂得主动做家务活是爱劳动和敬爱父母的表现。
教学过程:一、音乐渲染,导入新课。
师:你们会洗小手绢吗?来让我们来一起洗一洗吧!(师生一起表演《洗手娟》)师:小手绢洗得怎么样?即使洗得不干净也不要紧!因为我们年龄还小,其实很多家务活我们还不会做,或者说做得不太熟练,还有一些同学可能会做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去做,所以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主动做家务活”。
(课件出示:主动做家务)二、交流互动,激发情感。
师:你知道哪些是家务活吗?(扫地、擦桌、择菜、洗衣、浇花、做饭……)师:平时都由谁来做呢?(爸爸妈妈)你觉得你们家谁最辛苦?(生:……)师:同学们,你们刚才所讲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的爸爸妈妈还要做很多事情呢。
那种辛苦和劳累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每天很早就起床,收拾屋子,做早饭,等我们醒来给我们穿戴整齐,匆匆吃过早饭,牵着我们赶往学校,完成一天的工作后回到家里,忙着做饭,然后辅导我们学习,等我们睡了以后还有大堆的脏衣服等着妈妈洗……师:此时此刻你想对爸爸说点什么?(生:……)师:哎呀,爸爸妈妈这么辛苦,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大家快想想办法?师:看来,大家都想帮爸爸妈妈一把是吗?那好,我们就一起来商量商量,怎么给爸爸妈妈减轻点负担。
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务擂台赛。
师:刚才爸爸妈妈做的事情中,哪些事情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注:有学生提到自己上学,师:因为我们毕竟还小,为了让爸爸妈妈放心,家远的暂时让爸爸妈妈接送,以后逐渐学会自己上学、回家,并注意安全。
)师:因为我们小,爸爸妈妈帮我们做,现在我们已经长大了,这些事情就应该有我们自己来做!你会做这些事情吗?做的怎么样?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敢不敢接受考验?第一关,请大家把书包里的东西放在桌子上,记住要轻轻地拿,轻轻地放。
看谁最先完成!奖励一颗劳动奖章!第二关,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书包比赛,要求:1、比速度;2、比整齐;3、比安静,获胜者同样会得到劳动奖章,预备——开始。
师:宣布比赛结果。
看看整理的怎么样?快速拿出英语书、练习本和铅笔盒。
请获胜的同学们说说为什么整理的这么快,拿得这么快?师:刚才我还发现有同学的书包超重,怎么才能帮他们的书包减减肥?生:按照课程表带书,这样需要的书带上了,不会太重。
师:对呀。
那么按照刚才大家说的方法我们再整理一遍书包。
师小结:欣赏整理过的书包,感觉怎么样?自己的事自己去完成,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具有自理能力也是体谅父母、孝敬父母的表现。
如果你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自己的事一定会自己做,不让大人代劳。
你自己的书包、书籍、玩具等物品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间自己打扫,自己的被褥自己收拾。
你应该常常对要帮忙的妈妈说:“这是我自己的事,我自己来!”爸爸妈妈如果看到我们自己主动做这些,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四、链接生活,体验角色。
1、师:爸妈为我们做了很多很多,而我们只是为他们做了一件小事,就能让他们感觉到幸福,作为家庭的成员之一,除了做好自己的事情外,你还为这个家做了些什么呢?我这里有一组照片,我们开看看这些同学是怎样做的?(出示课件)2、师:你在家会帮助爸妈做哪些家务活呢?3、师:你包过蒜吗?会做的同学在家一定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不会做的同学也不要紧,咱们一起来学着包蒜。
曾经包过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我们要注意什么?师:听明白了吗?也就是各有各的方法,干任何一件家务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师:让我们自己动手试一试师:老师发现这位同学包得很干净,蒜表面光滑。
同学们,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都很认真,只有认真了,蒜才能包得很干净、很彻底。
师:同学们都包得这么认真,有的同学包的特别快,为什么有快有慢呢?师:看来呀,同学们,不仅要有认真的态度,还要有速度。
只有加快速度,才能提高效率。
4、谁来说说这次自己的感受?师:同学们,小小的蒜里包含了这么多的学问。
做任何一项家务活不仅要认真、有速度,还要坚持下去,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要反复练习。
不论你包了多少,你们都是最棒的!个个都是劳动小能手!在遇到会做的事情时,千万不要怕,怕了就什么都做不好了,只要你学着做,坚持着做,把握一些小窍门、小方法,肯定会越做越好的。
给爸爸妈妈帮上很大的忙呢!师小结:如果你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孝顺的人,一定会在家设立自己的劳动岗位,如洗碗、扫地、拖地板、取牛奶……即使父母为了让你多一点时间学习,对你说:“你去念书吧,家里的活儿不用你干!”你也应该坚持说:“我是家里的一员,干家务也有我的一份责任!”四、课外延伸师:今天,我们了解了父母的辛劳,记住你们一句句关心的言语、一个个真情的小举动,让爸爸妈妈倍受感动,为你的懂事、孝顺而骄傲。
我们要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让父母操心;主动做父母的小帮手,不让父母劳累。
你们能在家里真的去做吗?做一天也很容易,你能坚持下去吗?老师这里有一张“争当爸妈小帮手”反馈卡如果你在一个星期内做了什么家务就在相应的栏目下画上星星,一周后我们看看谁能坚持下来,天天都给爸妈一个惊喜!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能体会和分担父母的辛苦。
课后反思:《主动做家务》是冀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爱我家》中第二个活动主题。
这个主题活动主要是在教育学生懂得作为家庭一员,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保持家庭环境卫生,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最大特点是生活性,所以在整体活动设计中我是抓住“源于生活―交流互学―应用生活”这个主线来安排的,每一个环节的活动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来顺势引导,加以体验。
从课前的洗手绢,课上家务劳动经历经验的共享交流、比拼尝试,到课后的承担家务实际操作,都是在利用各种手段为学生能够实实在在地动手做而服务,而且让学生始终是在“我是家庭的一员,我有责任尽自己的一份力”的体验中来增进自己的知识技能,增强劳动意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做家务的积极性。
活动也是品德与生活课中最重要的形式,通过在课上设计的“整理书包”比赛和尝试“剥蒜”这两个活动,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实际动手操作的平台,给予了学生最直接的锻炼,较好较快地让学生掌握了技能。
同时,也通过学生的互评、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共享劳动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
教学中有个别学生不能完全融入集体活动中,是因为没有在家做过任何家务,没有生活感受,还有个别学生不能坚持做家务,因此,设计了“我是妈妈小帮手”课后反馈表,以督促其养成做家务的好习惯。
除此之外,在这节课上,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采取有效的课堂实施策略。
利用学生喜欢的语言感兴趣的形式比如课前活动《我爱你》,“给书包减减肥”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满足学生的愿望,体现组织活动的实效性。
课堂教学总是充满遗憾的,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
新课程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就是一个新的起点,一张新的白纸,我们人人都是这个起点的运动员,我们人人应该是这张白纸的描绘者。
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积极寻找教学与生活的真谛,寻得生活的源头活水,浇灌教学的万亩良田,培养出品德崇高、身心健全、充满智慧的一代新人。
〖活动目标〗1.交流劳动经验,熟悉身边的各种家务劳动,分享劳动的快乐。
2.逐步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增强家庭责任感。
〖活动准备〗(一)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在家做家务的机会总体来说比较少。
经课前了解,我所教授的这个班有一部分学生是外来人口的子女,自理能力较强,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但也有少部分学生的家长宠爱孩子(多是与爷爷奶奶等生活的),不让做家务,所以,也有少量学生不会做家务,但学生愿意学做家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是较强的。
(二)物质资料准备1.动画片《能干的熊宝宝》和画有各种家务劳动内容的花形图。
2.录制学生家务劳动的录像。
3.准备学生课上家务擂台赛的用品,如:衣服、所要练习择的蔬菜、洗碗用品等。
4.“我是妈妈小帮手”的课后反馈表。
〖活动时间〗课前对学生在家做家务劳动的情况进行调查,课上40分钟引导学生了解、体验家务劳动,分享劳动快乐,课后开展一周的“我是妈妈小帮手”活动,学做新家务劳动活动。
〖活动过程〗(一)活动引发课前在班内开展了一项“我的小本领”家务劳动情况小调查,每位学生在家做一项家务劳动,然后将平时做家务不错的学生进行录像,带到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极大地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为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的补充。
(二)活动实录1.我知道的家务劳动。
播放动画片,出示课题。
师:说一说你知道的家务劳动有哪些?生:扫地、擦桌子、择菜、洗衣服、浇花、做饭、擦玻璃……教师将学生列举的各种家务劳动内容以花瓣画的形式贴在黑板上,给学生以最直观的提示,并为最后学生认领新的劳动岗位做好铺垫,同时五彩缤纷的花瓣营造了一种美的学习氛围。
2.我会做的家务劳动。
师:在这些家务劳动中,你帮爸爸妈妈做过哪一项家务呢?生1:我经常帮妈妈扫地、擦地,妈妈可高兴了。
生2:我帮奶奶择菜,还帮她洗菜,她还说:“我的乖宝宝,你可真是奶奶的好帮手呀。
”生3:我妈妈生病时,我帮她做饭,妈妈病很快就好了。
生4:我认为做饭不适合我们,火呀、油呀会烫伤我们的。
一个学生立刻站起来表示不同意见,教师也点头表示同意。
生5:我就能帮妈妈做饭,我是用微波炉帮妈妈热菜。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几个学生随声附和表示同意。
师:哦,那你说说吧!生5:我帮妈妈热菜,蒸鸡蛋羹时,只要调好时间就行了。
师:你可真能干,那有没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呢?(教师没有简单的否定,而是给他一个讲话的机会)生5:有,不能用铁制的东西,得用微波炉专用的碗,也不能把带盖的、带壳的东西放进去,会爆的。
生6:热完后要戴手套拿就不会烫手。
生7:用微波炉时我妈妈不让我离得太近,也不能总看,有辐射……学生相互补充,也可以看到学生对微波炉的了解很多。
师:大家说得可真不错,只要在家长的帮助下,我们掌握一些小窍门、小方法,就能做好家务,给爸爸妈妈帮上很大的忙呢!课前我也到一些同学家进行了一次小采访,了解到很多同学不仅经常帮家长做家务,而且做家务的本领还不小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我的采访录像。
教师适时将课前的调查录像引入课堂,给学生以最直观的示范,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展示了学生的劳动小本领,同时也为后面的劳动经验交流做好铺垫。
学生相互交流做家务的经验,分享劳动的快乐。
(三)我做家务劳动的喜与忧师:我们在做家务劳动时,家长夸奖我们,我们的心情特别好,那在做家务时你有没有烦恼的事呢?生1:我妈妈什么也不让我做,怕我累着,所以我什么也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