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广播制播系统方案

数据广播制播系统方案

数据广播制播系统方案一、概况XXX公司现数据广播系统是2003建设的,只有一台OCG播发机。

由于系统的不完善,设计单一,没有采、编、审所配套的系统性、开放性、通用性,使得现系统功能单一、速率慢、内容少等。

为改变现状,拟建设全新的XXX市有线数字电视数据广播系统。

二、总体思路1.简介系统利用数字压缩技术,根据广大数字电视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多媒体数据信息。

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查阅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如新闻快递、政府公告、天气预报、家政服务、时尚购物、医疗保健等;政府和各企业也可通过该系统将各类资讯、公告及时发送给广大市民,让数字电视服务政府、服务社会。

2.需求根据网络现状,XXX数据广播系统初期以单向业务为主,向广大数字电视用户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资讯类信息。

随着数据广播业务的不断发展,要能够基于双向网络,开展互动增值业务,实现数据广播平台向广播、交互、多功能方向发展,因此,要求系统具有标准性、开放性、可扩展性,支持第三方厂商(CP/SP)系统的顺利对接,方便新业务扩展,充分满足数据广播增值业务模式的发展需求。

3.目标数据广播系统平台的设计目标如下:(1)建设一个科学合理、扩容性好、管理性高、容错性强、运行安全可靠的数据广播平台;(2)系统采用标准开放的架构,让运营商实现系统的快速部署和业务的持续创新,支持多家机顶盒接入,可有效降低终端的投资成本,促进产业链的全面发展;(3)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数据广播业务发展的需要,随时对系统进行规模扩容和业务扩展;(4)提供开放的接口,方便第三方厂商(包括CP/SP厂商)业务的对接,从而协助运营数据广播增值业务;(5)将数据广播系统作为增值业务运营的平台,结合当地独特的文化及资源,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增值业务,实现增值的目的。

4.原则数据广播系统平台的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标准性原则: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相关国际标准及规范;(2)开放性原则:系统须采用开放式设计,保证各厂商设备、系统的良好集成性能,确保及时地对机顶盒厂家开放各项协议;(3)先进性原则:系统须采用符合国内/国际标准的、成熟的技术,保证平台在较长时间内不落后;(4)实用性原则: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应符合中国国情,充分考虑有线数字电视发展的需要和市场情况,设计性能价格比最佳的系统;(5)易维护原则:系统须具备控制管理功能,可对网络、设备进行实时全面的监测和控制,可对业务、用户进行方便快捷地查询和管理;(6)可扩展原则:系统须具有极强的可扩展性,在保证初期业务的前提下,预留有充分的扩展空间,保证将来各种新业务的开展;(7)可升级原则:系统须能够实现可预见的平滑升级,确保在系统不作大的变更前提下,平滑升级到更高的层次;(8)稳定性原则:系统须具备可靠的冗余备份措施,每年可靠运行时间要达到99.99%以上;(9)安全性原则:系统须采用有效的网络安全机制,杜绝黑客和病毒的攻击,确保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

5.规划增值业务的运营是一个分步实施的过程,为了保证业务的平滑升级,该平台从设计上充分考虑体系开放、技术领先和业务融合等需求。

根据XXX具体情况,对数据广播平台进行了初期规划,使用1个频点开展数据广播业务。

数据广播增值应用通过前端播出服务器进行打包播发,输出至复用器/调制器,最后输出至HFC网络进行传输,数字电视用户通过终端机顶盒接收、解析前端广播下来的信息。

三、OCG系统方案1.技术标准及规范数据广播系统遵循以下技术标准及规范:●GY/T 170-2001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信道编码与调制规范●GY/T 106-1999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Z 174-2001 数字电视广播业务信息规范●GY/Z 175-2001 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规范●GY/T 161-2000 数字电视附属数据空间内数字音频和辅助数据的传输规范●GY/T 163-2000 数字电视附属数据空间内时间码和控制码的传输格式●GY/T 180-2001 HFC网络上行传输物理通道技术规范●GY/T 201-2004 数字电视中的广播标准●GB/T 17975.1-2000 《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号的通用编码第1部分》●GB/T 17975.2-2000 《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号的通用编码第2部分》●ETSI EN 301 192 数据广播规范●ETSI TR 101 202 数据广播实施指导●ETSI TS 102 812 MHP规范●EN 300 468 DVB 系统中的服务信息(SI)规范(DVB-SI)●ETSI TR 101 211 DVB服务信息(SI)的使用和执行指南(DVB-SI)●EN 300 472 DVB的比特流中传送图文信息和规范(DVB-TXT)●ETR 289 通用加扰系统描述(DVB-CS)●ETR 154 MPEG-2系统、视频和音频在卫星、有线和地面广播应用中的实现指南(DVB-MPEG)●ISO/ IEC 13818-1 INFORMATION TECHNOLOGY—GENERIC CODING OF MOVING PICTURES AND ASSOCIATED AUDIO: SYSTEMS Recommendation H.222.0 ●ISO/ IEC 13818-6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eneric codingof moving pictures and associated audio information —Part 6: Extension for Digital Storage Media Command and Control●《有线数字电视暂行技术要求文件汇编》●《有线数字电视信息业务广播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有线数字电视广播业务信息应用指南》(暂行)●《有线数字电视中间件指导性意见》(暂行)2.系统特点(1)标准性产品符合国际/国内的标准或规范。

同时,对相关技术的兼容应用也能保证,前提是相关技术也符合国际/国内的标准/规范,或者开放私有接口细节。

(2)开放性系统采用开放式技术总路线,系统设计遵循国际/国内标准或规范,并确保与国际/国内标准或规范的同步发展。

系统的开放性几个方面:●向运营商开放●向设备厂商开放●向第三方前端系统开放●支持新业务和内容接入●支持未来新标准、新规范●支持软、硬件系统规模扩容●支持未来新业务扩展等等(3)先进性除了采用标准、开放的技术总路线外,系统应用当前最成熟、最完善的技术、设备,确保系统代表当前最好的水平,并满足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

(4)实用性充分考虑到运营的投资成本和具体需求,通过合理的配置和优化设计,采用具有高性价比的软、硬件系统,以运营商得到最大的回报为出发点。

(5)全面性两个层面的意思:其一,功能的全面性。

比如说:除了实现丰富的网页功能外,还能够支持JAVA、FLASH等功能,同时还实现了双向应用。

其二,整个数据广播系统的流程管理,包括:内容制作/预览、审核、存储、发布(播发)等各个环节。

(6)互通性系统既可实现运营商的开放运营,又能实现运营商与其下属各级运营商之间业务运营的平滑、无缝衔接。

既保证了集中、统一的运营,又能保持以下各级运营商的相对独立性,发挥各自的地域优势,实现共赢。

同时,系统为产业链中的其它厂商(如CP/SP厂商、设备供应商、CA厂商、SMS厂商、EPG厂商等)提供开放接口,实现互连、互通。

(7)易维护性系统硬件设备易于维护、保养和升级。

另外,系统还提供对业务的查询和管理,提供全面的日志管理功能,方便管理员进行系统分析。

(8)易扩展性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系统可随时进行升级和扩充。

升级方式是:数据广播系统前端,直接升级软、硬件;机顶盒端,在系统前端通过TS流进行自动升级,不需要用户的干预。

(9)安全性系统具有先进、完善的系统管理、操作员管理等功能,可通过网管系统实现对网络的安全监控。

3.前端系统OCG系统严格遵循DVB标准/规范,采用DVB DSM-CC OC协议对播出数据进行打包,以ASI接口方式输出标准的、稳定的TS流,并保证播发的码流可以在符合标准的终端平台上正常解析、显示。

(1)特点:●大容量OC播发●标准性●开放性●可扩展性●基于Linux系统运行更稳定、更安全●码流质量高●人性化的设计,操作简单快捷●不使用数据库,减少复杂性,降低成本●以目录方式管理应用,文件上传安全、简便●可以使用中文目录名、文件名(2)功能:●动态OC应用●灵活的内容更新方式●应用优化设置●音频、视频调用●支持跨频点调用●支持多Service播出●生成PSI/SI表●码流状态监控和录制每台OCG服务器输出一路TS流,为数据广播系统配置多少个频点,就需要配置多少台OCG服务器(备份方案需按实际情况配置)。

由于OCG服务器是数据广播前端播出系统的核心部件,因此,需要配置一台OCG客户端及相应的管理软件,对OCG服务器进行配置、管理、维护等。

(3)O CG系统设计规划初期拟规划使用1个频点用于数据广播,系统配置1台OCG服务器,每台服务器配置2块高性能Ultra320 SCSI硬盘(作RAID 1冗余)、1块高质量的码流播放卡。

4.OCG系统流程(1)应用设计/制作人员采用DreamWeaver、Photoshop、PageMaker、CorelDraw、Illustrator等通用的WEB页面制作工具进行应用的设计、制作,然后用仿真工具来预览应用节目,以发现、修正错误,也可以更改其内容和版式等;(2)应用设计/制作人员将制作完成的应用节目,提交给应用审核人员进行审核,未通过审核的应用节目将返回给应用设计/制作人员重新修改,以上过程可不断循环,直至最终定稿;(3)应用节目定稿后,通过OCG客户端将其上传到OCG服务器;(4)O CG服务器将所有播出信息以DVB DSM-CC OC协议打包输出,同时还输出相应的PSI/SI表信息,如PAT、PMT、NIT、SDT以及AIT,并可对这些表信息进行修改;(5)O CG服务器播出的TS流可以输出至复用器/加扰器/调制器,以便进行统一的业务规划,最终传送到HFC网络中;(6)机顶盒通过终端软件接收、显示前端OCG系统播发的丰富多彩的数据信息,供广大数字电视用户查询、浏览。

如图:5.OCG系统配置四、终端系统要求:终端软件是专为数字电视信息增值业务开发的机顶盒客户端软件,它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数字电视,内置浏览器、DVB DSM-CC OC 协议及DVB功能模块,完成数据(对象轮播数据或互联网数据)的接收、解析、显示、控制等功能,为客户开展、运营数字电视增值业务提供平台。

机顶盒配置要求●总 FLASH 大小:8MB(或大于)●总 SDRAM 大小:32MB(或大于)●CPU主频:160MHz(或大于)在上述机顶盒配置要求下,可以达到如下基本功能:●基本TCP/IP 或DVB 功能●支持HTML4.01●支持JavaScript1.5●支持GB2312 字库,矢量、点阵可选其一●支持CSS 功能●支持JPEG 图片●支持GIF/动态GIF 图片●由上述功能模块衍生出来的增值应用功能等五、扩容随着数据广播增值业务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为了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需要对数据广播系统进行频点扩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