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诊断思路
进一步询问?
1,家族史(多为常显,少数为常隐)?散 发? 2,其他症状: 临床表现:反复发生的溶血性贫血、间歇性黄
疸、不同程度脾肿大
并发症:胆囊结石、下肢复发性溃疡、慢性红
斑性皮炎、痛风、髓外造血肿块
进一步检查?
1,网织红细胞?尿胆原?
2,生化全套(胆红素,血管外溶血依据)? 3,外周血涂片球形红细胞?(>10%)如家
进一步询问?
1,饮食习惯?肉类、新鲜蔬菜、水果?素 食主义者?和尚、尼姑? 2,术后饮食量? 3,化疗?(代谢,利用) 4,女性病人:哺乳?孕妇? 5,其他症状
进一步检查?
叶酸,维生素B12水平?
网织红细胞? 外周血红细胞形态? 骨髓常规?(辅检时机,治疗干预前)
治疗?
破坏过多:即溶血性贫血(HA) 失血(急性、慢性/非出血、出血性疾病)
生成减少
造血干祖细胞异常:
再生障碍性贫血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 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
生成减少
造血调节异常:
骨髓基质受损 淋巴细胞功能亢进 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 造血细胞凋亡亢进
病例3
患者,女,20岁 主因“发现贫血伴黄疸20年” 查体:面色苍黄,中度贫血貌,巩膜中度黄染,心肺 (-),腹软,脾肋下4指,质地中等,肝肋下未及 血常规:白细胞4.5*10E9/L,血小板240*10E9/L,血 红蛋白75g/L,MCV 85fl,MCH 30pg,MCHC 32%
环形铁粒幼红细胞
巨幼细胞贫血
血象为大细胞性贫血,也可以全血细胞减少
镜面舌、NS症状 骨髓呈典型巨幼样变 血清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Βιβλιοθήκη 再生障碍性贫血
正细胞性贫血
血三系细胞减少 多部位骨髓增生减低
溶血性贫血
正/大细胞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升高 黄疸,脾大 外周血可见幼红,幼粒细胞 骨髓红系代偿增生活跃
子宫肌瘤3年
进一步询问?
1,饮食习惯?
2,月经量? 3,其他部位的出血? 4,其他症状体征
进一步检查?
1,网织红细胞?
2,胆红素? 3,铁测定,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总 铁结合力? 4,骨髓常规+铁染色?
治疗?
1,原则:去除病因,补足存铁。
2,病因治疗:子宫肌瘤剥除 3,补铁:剂型:口服(谷类、茶、乳;鱼、肉维生素
贫血诊断思路
内容
几个病例
什么是贫血,贫血性疾病诊断思路 结合病例分析
病例1
患者,女,46岁 主诉“头晕乏力半月”
当地医院血常规:白细胞5.5*10E9/L,血红蛋白 52g/L, 血小板120*10E9/L,MCV 68(80~94)fl ,MCH 22pg(26~32pg),MCHC 28%(31~35%) 查体:面色苍白,胸骨压痛(-),心肺(-),肝脾肋 下未及,双下肢轻度水肿
C)?静脉?
常 时限:Hb正常后维持4-6月,铁蛋白正
预防:生活习惯、补充铁剂、原发病防治等
病例2
患者,男,65岁 主诉:“头晕,乏力4周” 既往史:胃癌术后12年 查体:重度贫血貌,镜面舌,胸骨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轻度水肿 血常规:白细胞2.5*10E9/L,血小板 70*10E9/L,血红蛋白55g/L,MCV110fl ,MCH40pg,MCHC 41%
失血
急性失血
慢性失血
贫血的分类(细胞形态)
类型 大细胞性贫血 MCV (fl) >100 MCHC (%) 32-35 常见疾病
巨幼贫 溶贫 再障 失血 缺铁 铁粒幼 慢性病
正常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80-100
<80 <80
32-35
<32 32-35
贫血程度
根据血红蛋白浓度 轻度 90g/L~正常低限 中度 60g/L~90g/L 重度 30g/L~60g/L 极重度 <30g/L
子宫肌瘤3年
病例2
患者,男,65岁 主诉:“头晕,乏力4周”
既往史:胃癌术后12年
查体:重度贫血貌,镜面舌,胸骨压痛(-),肝脾肋 下未及,双下肢轻度水肿 血常规:白细胞2.5*10E9/L,血小板70*10E9/L,血红 蛋白55g/L,MCV110fl,MCH40pg,MCHC 41%
慢性病性贫血
正细胞正色素性或小细胞低色素性 血清铁减低,铁蛋白增高,总铁结合力减 低 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大小不等 骨髓增生性骨髓象 骨髓铁染色提示外铁增多 仔细查找慢性感染,炎症,肿瘤证据
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 血清铁、铁蛋白升高,总铁结合力不低 外周血红细胞体积缩小,中心淡然区扩大 骨髓增生性贫血骨髓象 骨髓铁染色提示外铁增多,环形铁粒幼红 细胞>15%
各种贫血特点
缺铁性贫血 慢性病性贫血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遗传性贫血 血红蛋白病 PNH MDS
缺铁性贫血(IDA)
小细胞低色素 外周血红细胞体积缩小,中心淡染区扩大 铁蛋白,铁测定减低,总铁结合力升高 骨髓增生性贫血骨髓象,中晚幼红老核幼 浆(碳化核) 骨髓铁染色提示缺铁
溶血性贫血的筛查试验
红细胞破坏增加的检测 血清结合珠蛋白*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 尿血红蛋白* 尿含铁血黄素* 胆红素代谢 降低 升高 阳性 阳性 游离胆红素升高 胆原升高 尿胆红素阴性 红系代偿增生的检测 网织红细胞计数 外周血涂片 骨髓检查 升高 可见有核红细胞 红系增生旺盛 粒系比例降低或倒置
病例5
患者,女,36岁 主因“发现贫血伴黄疸1月”
查体: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及巩膜中度黄染,心肺听诊无 殊,腹软,全腹无压痛,脾肋下1指,双下肢不肿
血常规:白细胞6.2*10E9/L,血红蛋白80g/L,血小板 122*10E9/L 肝功能:总胆红素96mmol/L,间胆 72mmol/L 茶色尿
生成减少
造血调节异常:
骨髓基质受损 淋巴细胞功能亢进 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 造血细胞凋亡亢进
生成减少
造血原料不足:
叶酸、VitB12缺乏或利用障碍 缺铁和铁利用障碍
破坏过多
膜结构缺陷: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酶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 珠蛋白生成障碍:海洋性(地中海)贫血 血红素异常:铅中毒 免疫破坏: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血管性:微血管病性、人工瓣膜、行军性 生物因素:疟疾、蛇毒 理化因素:大面积烧伤
4, 预防:高危人群干预,生活习惯、补充营养、 原发病防治等
病例3
患者,女,20岁
主因“反复贫血伴黄疸20年” 查体:面色苍黄,中度贫血貌,巩膜中度黄染, 心肺(-),腹软,脾肋下4指,质地中等,肝 肋下未及 血常规:白细胞4.5*10E9/L,血小板 240*10E9/L,血红蛋白75g/L,MCV 85fl, MCH 30pg,MCHC 32%。
外周血涂片
红细胞寿命测定
破碎和畸形红细胞
缩短(临床少用)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有家族史,红细胞膜缺陷 外周血小球形红细胞增多 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 血管外溶血:黄疸,贫血,脾大
血红蛋白病
有家族史,珠蛋白合成缺陷 若自幼发病则可见骨骼发育异常 小细胞低色素性,铁代谢指标不缺铁 有溶血的证据:黄疸,贫血,脾大 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升高,可见幼稚红细胞 骨髓幼红细胞增生 诊断依赖于血红蛋白电泳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PNH
血三系减少
酸溶血试验 CD55,CD59表达减少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血象一系以上血细胞减少,呈大细胞性
骨髓增生活跃,病态造血 骨髓病理ALIP现象
ALIP:前体细胞异常定位概念是指骨髓活检时在骨小梁旁区或骨小梁间 区出现3~5个或更多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呈簇状积聚的现象。
诊断思路
由病史到检查 由简单到复杂 由常见病到罕见病 注意年龄,性别的疾病差异 强调查出病因
内容
几个病例
什么是贫血,贫血性疾病诊断思路 结合病例分析
病例1
患者,女,46岁 主诉“头晕乏力半月”
当地医院血常规:白细胞5.5*10E9/L,血红蛋白 52g/L, 血小板120*10E9/L,MCV 68(80~94)fl ,MCH 22pg(26~32pg),MCHC 28%(31~35%) 查体:面色苍白,胸骨压痛(-),心肺(-),肝脾肋 下未及,双下肢轻度水肿
1,原则:去除病因,补充缺乏营养物质。 2,病因治疗:胃肠道疾病、停用可疑药物 3,补充缺乏营养:
叶酸:5-10mg Tid,至贫血症状消失;如同是有 Vit-B12缺乏,需同时补充Vit-B12,否则 加重NS症状。 Vit-B12: 500ug im BIW/500ug PO QD 至血象恢复; 有NS者,维持半年到一年;恶性贫血需维持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