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库大坝枢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znc

水库大坝枢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znc

第一章工程基本概况第一节基本情况水利工程由水库工程(含XX(坝后跌水)电站)、xx借水工程、XX渠首取水枢纽工程、灌区工程(含xx电站)和城市供水工程五部分组成。

本次招标范围为水库大坝枢纽(一期)工程、XX跌水电站工程、XX渠首取水枢纽工程及灌区引水干渠水利工程位于重庆市某县xx乡,坝址位于xx二级支流xx溪上(xx 和xx的汇合口下游),地理位置为东经xx、北纬xx。

坝址下游约3km 处的xx已有乡村公路相通,xx至xx县城68km,xx至坝址左岸通有乡村简易公路。

该工程由水库、xx水库、XX渠首取水工程、灌区渠系工程、xx湾水厂、XX电站和xx电站工程等组成。

水库坝址以上集水面积21.6km2,河流由北向南,河长6.8km,平均坡降58.1‰。

流域略呈矩形,库区分水岭高程在1100m~1500m 之间,河谷深切,相对高差大于100m,属中山区。

工程区交通较为不便,沿线有简易乡村公路相通。

XX渠首取水枢纽位于xx一级支流小溪沟XX处,坝址左岸有某至xx的简易乡村公路经过。

取水枢纽距离xx县城67.3km。

第二节建设条件一、自然地理情况xx发源于xx南麓xx县xx一带,河流由北向南,流经xx县的xx、xx、xx、某县的xx、xx、xx、xx、xx、xx、xx,在某镇小河口注入长江,xx流域集水面积1707km2,河长104km,流域上游最高山峰海拨2629.4m(黄海基面,以下同),河口处海拨150m 左右,地势向南倾斜,坡度较大。

小溪沟位于xx下游左岸一级支流,距xx出口处约7.0km,发源于某、xx两县交界处的庙xx(海拔1501m),河流由东向西,流经xx,在xx乡处汇入xx,小溪沟集水面积150.9km2,河长34.7km,河道平均坡降为27.2%。

水库位于某县xx乡,xx支流小溪沟的支流上,其地理位置为东经xx、北纬xx,坝址位于xx与xx汇合口下游,坝址以上集水面积21.6km2,河流由北向南,河长6.8km,平均坡降58.1‰。

流域略呈矩形,库区分水岭高程在1100m~1500m 之间,河谷深切,相对高差大于100m,属中山区。

二、基本气候特征水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湿度较大,无霜期长,春季气温回升较早但常受寒潮影响出现倒春寒,初夏雨量丰沛,盛夏炎热多伏旱,秋多绵雨,冬无严寒,云雾较多。

坝址以上无气象台站,根据邻近的某县气象站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8.7℃,年平均气温年际变化不大,最高19.4℃(1978 年),最低17.7℃(1993 年),年内以7、8 月平均气温最高,平均29.4℃,1 月平均气温最低,平均8.0℃,极端最高气温41.7℃(1961、1972 年),极端最低气温-4.0℃(1977 年);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4%;多年年平均风速1.5m/s,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9.9m/s,极端最大风速20.0m/s,最多风向为NEN;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23.6mm(20cm 蒸发皿),7 月~8 月蒸发量占全年蒸发量的31.6%。

某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35.6mm,其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降水量为1752.6mm(1963 年),最小年降水量为749.0mm(1990 年),相差2.3 倍;降水在年内分配甚不均匀,4 月~10 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9.5%,12 月至次年3 月仅占全年降水量的7.4%;最大月降水量为633.3mm(1982 年7 月),最小月降水量仅0.4mm(1984 年2 月)。

xx流域处于xx南麓迎风坡,降雨量随暖湿气流方向、高程、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变化显著,xx河口的某县气象站(距坝址约20km),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仅1135.6mm,而上游xx雨量站(距坝址约39km,测站高程为960m。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702.6mm,上游分水岭附近的建楼雨量站(距坝址约45km)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765.0mm,高楼站(距坝址约58km)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719.0mm,某县气象站海拨高程比水库坝址以上平均高程低600m 左右,故某县气象站降水量应小于工程库区的降水量。

三、地质及地震情况工程区位于长江北岸,地处四川盆地的东北缘,总体属川东平行岭谷的一部分。

背斜成山,翼部多呈谷,呈现一山一谷一台相间的地貌景观。

山脉走向与构造线走向基本一致,呈近东西向。

主要背斜山有大梁子山、假角山、铁峰山等,海拔高程900~1300m;向斜发育成梯状台地。

有小xx、木耳山等,海拔高程500~1000m.其间并分布有200~550m 宽谷、丘陵和山间坝子。

地势北高南低,区内大小溪沟均向由北向南流的xx排泄,而后注入长江。

出露的地层岩性主要为三叠系和侏罗系地层,外围有较老地层分布,第四系区松散堆积层散布于山麓和河谷。

区域所处构造部位为扬子准地台之四川沉降带构造盆地。

本区位于四川盆地沉降带(为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之组成部分)之川东褶带东缘,因受xx弧形构造阻挡,构造线向东逐渐弯曲,其方向由北北东向逐渐偏转为近东西向。

地质构造形态以褶皱为主,断层少见,主要褶皱自北向南有渠马河向斜、铁峰山背斜。

测区属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多年平均降雨量1149.3-1213.5mm,多年平均气温16.6~18.7℃。

工程区以xx为最低排泄基准面,岸发育很多支流或溪沟。

地表水体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少量的为地下水渗出补给。

地下水贮存在基岩裂隙与第四系(Q)松散堆积层孔隙中。

受大气降水补给,向溪沟或xx支流中排泄。

工程区背斜的核部,有巴东组(T2b)灰岩、嘉陵江组(T1j)灰岩出露,此区还有岩溶地下水分布。

由于出露面积小,岩溶地下水不丰。

区域地质调查,沿河发育有多级阶地和夷平面,说明本区新地质构造运动的特点是缓慢的间歇性抬升。

区域地震地质调查和历史地震资料表明,工程区内无区域性大断裂分布,区域历史上也未发生过中、强地震。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

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本工程区位于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块上。

工程区属地震弱活动区。

第三节当地地质条件一、引水隧洞概况a 基本地质条件引水线路区为低中山区单面山地形,邻近山顶高程1200 多米,河流高程坝区602 米,厂区502 米,引水隧洞穿越一大山东南侧两山脊,地形西高东低,坡度为25-35 度。

线路区出露地层岩性有:三迭系中统巴东组的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与页岩、泥岩、粉砂岩不等厚互层;三迭系上统须家河组的灰、浅灰色厚层岩屑、长石石英砂岩夹粉砂质页岩、薄层粉砂岩、薄煤层;及第四系松散堆积物。

引水线路经过铁峰山倒转背斜,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砂岩含裂隙水,灰岩赋存岩溶地下水,粘土岩、页岩、泥岩、粉砂岩为隔水层,砂岩含水透水极不均一,与裂隙发育有关,且随深度增加而减少;孔隙水储存出露于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区域内裂隙泉出露少,流量小,受大气降水影响明显,加之地表岸坡排泄条件好,隧洞开挖中无大的涌水,在裂隙发育带可能有小股流水。

引水线路大部分地段处于三迭系中统巴东组地层,由于有厚层的泥岩、页岩夹层,所以岩溶及岩溶水不太发育,但由于在出口段穿过铁峰山倒转背斜核部,岩石破碎,构造裂隙发育,改变了原有的水力条件,容易产生地下水的富集,开挖注意出现大量地下水。

b 隧洞围岩的工程地质分类引水隧洞穿过砂岩,灰岩、页岩、泥岩、粉砂岩,按水电工程地下洞室分类方法的Ⅴ类围岩划分,砂岩、灰岩属Ⅱ类围岩,隧洞经过的背斜的核部、页岩、泥岩、粉砂岩以及进、出口各10 米段位于卸荷带中属Ⅲ-IV 类围岩。

c 隧洞工程地质条件砂岩、灰岩为硬质岩,属Ⅱ类围岩洞室围岩,虽有裂隙发育,但地下深部闭合,岩体较完整,地下水也不甚发育,隧洞围岩较稳定,成硐条件好,局部裂隙发育。

集中地段易发生掉块和坍落,施工时根据情况随机喷锚支护。

页岩、泥岩、粉砂岩为软质岩,围岩强度低,易风化,属Ⅲ类洞室围岩,裂隙发育段可划为IV 类洞室围岩,成硐后局部会产生塑性变形,顶拱坍落和边墙失稳现象,尤其是当有侧向裂隙的切割下,洞顶稳定性更差。

但深部新鲜岩体的成硐条件也是可行的,施工过程中遇页岩洞段必须及时支护,由于为有压隧洞,均要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

受地质构造影响,隧洞在背斜核部段,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地下水活动强烈,洞室围岩稳定性较差,属IV 类洞室围岩,须及时衬砌。

隧洞进口987m 段,洞轴线走向S46°W,与岩层走向夹角52-85°;以后至调压井段,洞轴线走向S32°W,与岩层走向夹角51-81°;调压井至出口段,洞轴线走向S7°E,与岩层走向夹角12°,隧洞埋深一般大于50m,最大埋深达270m,引水隧洞为穿山隧洞,距离岸坡较远,岩层深部裂隙闭合,避开了岸坡卸荷带影响。

隧洞进口位于三迭系上统须家河组的砂岩中,基岩裸露,表面强风化薄,地形较陡,挂口容易;隧洞出口位于三迭系中统巴东组的薄层灰岩、页岩不等厚互层中,有不厚的残坡积层,地形较缓,需破槽方能挂口。

二、调压井及压力管道概况调压井设计为直径10m,深度约80 米,压力管道长度约370m,调压井和压力管道位于同一斜坡上,上覆第四系残坡积层粉质粘土夹碎、块石,下伏三迭系中统巴东组的薄层灰岩、页岩不等厚互层。

调压井位于耕地处,地形较平缓,地表高程703-705m,覆盖层厚约3-5m ,基岩强风化厚度约2-3m。

压力管道地表高程约510-625m,相对高差约115m ,地形坡度15-35°, 覆盖层厚约5-10m,基岩强风化厚度约2-3m。

压力管线边坡坡向与岩层倾向相反,为逆向坡,边坡稳定性好,后坡无滑坡、危岩威胁。

三、厂区工程厂区工程包含主厂房、中控室、油处理室、空压机室、集水井等部分组成。

第四节标书编制依据及原则一、编制依据1.根据“某县水利工程(一期)第2至第9标段施工招标招标文件(合同编号:XXH-DL-2006-JJ-007)及招标图纸;2.参观现场及标前会所获得的实际资料;3.本标工程施工相关的现行采用的规范及规定;4.我司已承建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二、编制原则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是:为本项目工程投标和施工准备阶段提供较为完整的技术纲领。

本工程一旦中标,我公司将结合工程实际在此基础上进行强化细分,适当调整,用以指导工程施工。

确保优质、高效、低耗、安全、文明、保质保量的完成该工程的建设任务。

施工组织方面,根据我公司以往的施工经验,结合该工程世间情况,为该工程配备强有力的领导班组,做好工程的分析、决策、管理、实施工作。

确保分析正确、决策精明、管理合理、实施有效。

施工方案设计方面,仔细研究该工程施工图纸,参照国家相关规范和要求,对该工程进行详细的分部分项,针对每个分部分项工程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