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考评要求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考评要求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考评要求
作业环境是指员工从事生产劳动的场所,它包括生产工艺、设备、材料、工位器具、操作空间、操作体位、操作程序、劳动组织、气象条件等。

作业环境管理最基本的任务是使作业环境保持整洁有序,消除职业危害因素,防止职业病发生。

因此,其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如何改善作业环境条件,如何预防职业病。

厂区环境
厂区环境与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关系十分密切。

厂区环境中的道路、照明、消防等因素直接影响到事故的发生和事故损失的降低,而厂区环境中的厂容和厂貌等因素直接影响到职业健康和职业病的发生。

一、厂容厂貌
1、厂内实行定置摆放
厂区内有定置图,定置图上应注明各建筑物、物料堆放点、道路及管线等位置,同时应按图实现定置摆放,且厂区内无杂物,无图、物不符等状况。

2、垃圾定点存放,且有防吹散、防污染措施
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开存放,并实现定点、定位,垃圾存放点有防吹散、防污染措施;危险固体废物应有专门存放点,存放点有防渗漏措施,且应按国家规定妥善处理。

3、厂区大门开启灵活、方便、迅速,无卡死现象。

二、厂区道路
1、厂区双向主干道宽度不小于5m,单向主干道宽度不小于3m,且为环形。

2、厂区门口、危险路段,需设置限速标牌和警示标牌。

3、厂区道路应有明显的人、车分隔线。

三、厂区主干道占道率
1、通道路面应平整、无台阶、无坑沟。

2、利用主干道一边堆放产品或停置车辆的应有划线标志,通行部分宽度必须保持≥5m。

不得在转弯处或通道两侧堆放物品或停置车辆。

3、道路土建施工应有警示牌或护栏,夜间要有红灯警示。

四、厂区照明
1、照明灯布局合理,无照明盲区,厂区主干道和安全通道的照度不低于30lx。

2照明灯具完好率达100%。

五、厂区消防
1、室外消火栓应合理配置,且有明显的漆色标志,其1m范围内无障碍物。

2、所有消防器材完好,且灵敏可靠。

3、消防设施、重要防火部位均有明显的消防安全标志。

车间作业环境
车间是企业生产直接现场,其环境状况与安全生产、职业关系十分密切,影响较大。

车间环境中的通道、采光、消防、设备布局等因素直接影响到事故的发生和事故损失的降低。

一、车间实行定置摆放
1、定置摆放的原则是要: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促进生产、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安全生产;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充分使用生产场地,发挥生产能力;有得于定置物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2、定置摆放,按人与物在生产过程中结合程度分为ABCD四类,要按A、B、C、D分类摆放,经常整理A类,及时转运B类,清除
C、D类。

二、工位器具、料箱摆放整齐、平稳,高度合适,沿人行通道两边不得有突出或锐边物品。

1、根据作业方法、物品性质、特点和使用频率等情况,确定存放位置。

2、按照一定的原则确定物品的放置方式。

3、摆放整齐,平稳可靠。

4、工、模、夹具存放应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5、物料摆放不得妨碍操作。

6、工件、物料摆放不得超高。

三、车间通道
1、车行道(厂内叉车等)、人行道宽度符合标准,且通道线明显清晰。

2、路面平坦,无积油积水,无绊脚物。

3、占道率低于5%。

4、车行道、人行道上方悬挂物高度符合标准,且牢固可靠。

四、作业区域地面状况
1、地面平整,无障碍物和绊脚物,坑、壕、池应设置盖板或护栏。

2、地面无积水、积油或垃圾杂物。

3、脚踏板应完好,牢固且防滑。

五、车间采光
1、生产作业点、工作台面和安全通道普通采光照度符合标准。

2、照明灯具完好率达100%。

六、车间消防设施
1、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且灵敏可靠。

2、消防器材和防火部位均设置明显消防标志。

七、设备设施布局
1、设备设施与墙、柱间以及设备设施之间应留有足够的距离,或安全隔离。

2、各种操作部位、观察部位应符合人机工程的距离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