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高中物理课件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高中物理课件
第六节: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问题1: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定量研究了哪 几种能量?它们与对应力的功有什么关系? 它们都是怎样得出表达式的?
重力做功
重力势能
WG=EP1-EP2 弹力做功 弹性势能
WF=EP1-EP2
运动 问题2: 动能是与物体___________有关的能 速度 量。即与物体的___________ 有关,速度的变
一:提出预案 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能够探究合力的功与 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先说需要什么器材, 再说明怎样安装器材。
方案1:
方案2:
二:确定方案 主要从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等方面 进行分析,经过讨论、归纳、整理选出实验 方案。 方案2:
三: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橡皮筋对小车 做功与小车速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橡皮筋、小车、木板、打点 计时器、纸带、铁钉等
结 论
橡皮筋的弹力对小车做的功,与速度的 平方成正比 注:这里的弹力就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因为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初速度为零, 末速度就是小车速度的变化。 拓展:如果小车的初速度不为零,功与 速度之间应该有什么样的关系?
知识总结: 1、利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来探究功与物体 速度变化的关系,经历了知识的探究过程。 2、学习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倍增法,并 会利用图像法处理数据。
W/×WJ X/×10 m v/(m/s) V /(m /s ) V /(m /s ) V1/2 次方 V1/3 次方 0 1 2 3 4 5 6 0 8.00 11.00 12.80 15.30 17.60 18.90
-2 2 2 2 3 3 3
2 3 W/ × X/ × v/ V1/2 V1/3 V/ V/ WJ 10-2m ( m/s ( m2/ ( m3/ 次方 次方 ) s2) s3) 0 0 0 0 0 1 8 0.8 0.64 0.894 2 11 1.1 1.21 1.049 3 12.8 1.28 1.638 1.131 4 15.3 1.53 2.341 1.237 5 17.6 1.76 3.098 1.327 6 18.9 1.89 3.572 1.375
外力做功
速度 动能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2)学习利用物理图像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来探究功与物体 速度相关量变化的关系,体验知识的探究过程和物理学的研 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 通过亲身实践,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 理念。 【教学重点】 学习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物理方法――倍增法, 并会利用图像法处理数据。 【教学难点】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图像法
3、换用纸带,改用2条、3条„„同样的橡皮筋进行实验,保 持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长的长度相同。 4、由纸带算出小车获得的速度,把小车第一次获得的功计为W, 第2次,第3次„„计为2W,3W „„
5、对测量数据进行估算,大致判断两个量可能的关系,然后 以W为纵坐标,v,v2(或其它)为横坐标作图。
处理数据 1、采集橡皮条分别为一根、 两根„„、 六根时的数据 (匀 速运动阶段, 例如在 0.1s 内的位移) , 记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2、记录数据的方式示例
(2)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有什么要 求?为什么? 相同 因为只有第二次用两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 并联起来栓到小车上拉小车,且使每条橡皮 筋的伸长都和第一次的伸长量一样,拉力做 的功才为2W。依次类推,并联三条、四 条……橡皮筋,且拉伸的长度都一样,做的 功为3W、4W……
(3)小车在木板上运动时还会受到什么力?可 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补偿? 小车还会受到摩擦阻力 将平板安装有打点计时器的一端适当垫高, 调整高度,直至轻推小车后使小车恰能在板 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为止。
5. 实验中我们应测量小车的什么速度 ( D ) A 、平均速度 B 、加速阶段的平均速度 C 、任一点的瞬时速度 D 、匀速阶段的瞬时速度
课后思考: 如果物体的初速度不为零,功与速度变化的 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你能运用已学的知识,通过理论推导的方法, 得出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来吗?
打点计时器
小车
铁钉
纸带 木板 橡皮筋
探 究 的 思 路
1、测量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W 2、测量由于橡皮筋做功而使小车获得 的速度v
3、数据处理,寻找W与v的关系
探究1:测量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W (1)探究过程中,我们是否需要测出橡皮筋 做功的具体数值? 可以怎么做? 不需要 设法让橡皮筋每次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 W、2W、3W……
化又与它的受力有关,按照我们已经使用过 的研究思路,要得出动能的表达式,必然也 力的功 是通过探究___________得出。因此可以通过 速度变化 的关系,希望由此 实验探究功与___________ 找到动能表达式的线索。
重力做功
重力势能
WG=EP1-EP2
弹力做功
弹性势能
WF=EP1-EP2
数据处理
W v /(m/s) 1 0.80 2 1.10 3 1.28 1.53 4 1.76 5 1.89 6
0 0
W-v图
为什么图象会通过 原点?
W v2/(m2· s -2)
0 1 2 3 4 5 6
0 0.64 1.21 1.64 2.34 3.10 3.57
W-v2图
结论:表明在物体 初速度为零时W与 v2 成正比
【夯实基础】 1. 本节是一个探究性实验,探究的目的是 (D ) A. 探究力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 B. 探究力与物体运动加速度的关系 C. 探究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加速度变化的 关系 D. 探究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 系
2、关于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 的具体数值 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 保持一致 C、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使其水平 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 下弹出
探究2:测量由于橡皮筋做功而使小车获
得的速度v
(1)是否需要测出各次小车速度的具体数值? 小车获得的速度怎样计算?
需要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根据位
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vt可求出小车的 速度。
(2)纸带上的点距并不都是均匀的,应该采 用哪些点距来计算小车的速度?为什么?
取点迹清晰且间距均匀的部分,在橡皮
3.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 时,以下应保持不变的是( ABD ) A.每次实验把橡皮筋拉伸的长度 B.橡皮筋的规格 C.橡皮筋的根数 D.小车的质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 中,小车会受到阻力,可以使木板倾斜作为 补偿,则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C ) A.使拖着纸带的小车由静止释放,下车不下 滑即可 B. 使拖着纸带的小车由静止释放,下车下滑 即可 C.沿木板向下推拖着纸带的小车,放手后打 点计时器在纸上打下的点距均匀即可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筋的弹力消失后,小车的运动是匀速运动。
探究3:数据处理,寻找W与v的关系 实验完毕后,我们用什么方法分析橡皮筋对 小车做的功和小车速度的关系?为什么? 比较麻烦 方法一:计算法 简便直观,可以减少偶然 方法二:图像法 误差
参考实验步骤
1、按图装好实验器材,把木板稍微倾斜,平衡阻力 2、先用一条橡皮筋做实验,把橡皮筋拉长到一定的位置,理 好纸带,接通电源,释放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