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部环境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

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外部环境(EnterpriseExternalEnvironment)企业外部环境是对企业外部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经济环境等的总称。

企业战略重新评审不仅要对企业当前使命、目标、战略、政策进行评价,而且要对企业环境进行分析,以确定其中所存在的关键战略要素。

企业环境包括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两部分,企业外部环境由存在于组织外部、通常短期内不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所控制的变量所构成。

企业内部环境由存在于组织内部、通常短期内不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所控制的变量所构成,具体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文化、资源三部分。

1分类释义1.政治环境是指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发展状况。

2.社会环境是指人口、居民的收入或购买力,居民的文化教育水平等。

3.技术环境指与本行业有关的科学技术的水平和发展趋势。

4.经济环境包括宏观经济形势、世界经济形势、行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以及企业的直接市场等。

其中,企业的直接市场是与企业关系最密切、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

具体包括销售市场、供应市场、资金市场、劳务市场等。

从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是否直接来区分又可分为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两大类。

一般环境是指能影响某一特定社会中一切企业的宏观环境,对企业的影响比较间接。

具体环境是指能更直接地影响某个企业的微观环境。

企业战略形成并不是一个连续不断进行的经常性活动过程,通常出现的是稳定一段时期、变动一段时期的这样一个间断进行的非经常性活动过程。

这意味着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战略一经形成往往就处于相对稳定状况之中,除非企业运行出现异常情况,否则总倾向于沿着设定的方向继续前进。

这意味着过去经营的成功往往会成为今天经营的陷阱,目前经营的成功又常常会为未来的失败埋下种子,由于环境的不断变化,战略上的以不变应万变会使企业丧失反应的灵敏性。

所以,促使企业进行战略重新评审并开始战略形成过程的,往往是由于出现了不断恶化的企业状况。

根据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影响的方式和程度,一般可将企业外部环境分为三大类:(一)一般宏观环境;(二)行业环境;(三)经营环境与竞争优势环境;三大类环境彼此关联、相互影响,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

2简介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主要表现为竞争各国在资源开发、基础设施、技术水平和法制环境方面的差异。

从资源开发和基础条件看,云南与次区域各国都是资源富集地带,且大多尚未进行有效开发。

次区域5国除泰国已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外,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的基础设施都比较差,工业化程度低,科技水平落后,各国在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建材、化工、制糖、棉纺、采矿、冶炼、机械制造、农具生产、特色工艺加工等方面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云南省在采矿、冶金、高等级公路、大型水电站建设、机械制造、化工等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其机电仪器产品的技术水平比较适合次区域各国的发展需要。

云南省可以利用目前发展水平较高,资源开发、加工技术比较先进的相对优势,鼓励企业到对方投资,建立和发展“跨国公司”,在众多的经济领域投资,包括合作勘探和开发矿产资源,转让对方所需要的技术,在高技术产业方面进行合作开发、生产和销售,鼓励合作生产和经营。

在锡业、橡胶、热带作物业、水电建设等双方具有相同资源的领域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外部环境对于在发展水平较低的越、老、缅、柬的某些基础设施建设,云南企业可以发挥其在劳动力要素、技术、管理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在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方面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

在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方面,中国东西部产业结构层次差别很大,在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过程中可通过云南向越、缅、老、柬等国进行梯度转移。

泰国与越、缅、老、柬处于不同的经济水平与产业结构的不同层次,与中国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相互交叉,形成了产业结构上的互补关系。

近几年来,云南大力调整所有制结构,逐步改变了国有经济为主的格局,私营企业经济总量增加;企业实力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逐步提高,2001年底,全省私营企业户数、从业人员、注册资本分别比上年增长45%、30.8%和90.2%,105户私营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完成进出口总额1.08亿美元,其中出口占9474万美元。

经济效益稳步提高,个体私营企业实现增加值356亿元,占全省GDP的17.2%。

一些个体、私营企业通过投资参股、承包、租赁、兼并或合伙等形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壮大了实力。

云南与次区域各国在未来的五年间,可通过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特别是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合作,建立产业协作关系,为双方深层次的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企业外部环境在文化和法制方面,云南与次区域各国由于在地理上邻近、民族关系密切,文化认同感很强,次区域各方在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经商方式、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共同点是双方容易合作的文化基础。

在国际关系和国内法律制度方面,中国和次区域各国都把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全方位的外交方针,进一步加强同东盟各国的政治、经济关系作为外交基石;都把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维护国家稳定、搞好经济建设作为主要任务:都需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权益,共同促进区域内平等互利合作;都愿遵循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主张加强对话与合作,反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建立平等互利的新经济秩序,走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泰国造成巨大冲击。

1999年泰国经济开始走出低谷后,继续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投资和奉出,鼓励消费、拉动内需、扩大出口、努力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增强了宏观调控能力,2001年外债降为694亿美元,外汇储备增至330亿美元,通胀率仅为1.6%。

老、缅、柬、越4国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小大。

老挝政府通过加强宏观调节整顿经济秩序,扩大农业生产等措施,基本保持了社会安定和经济稳定。

柬埔寨政府努力推进行政、税收、金融和司法改革,经济发展有所成就,通胀率为0%。

缅甸经济尚未走出困境,缅政府正继续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降低通货膨胀等措施,使经济走上健康、持续发展轨道。

中越两国自1991年实现关系正常化以来,在两国高层互访确认的各项原则基础上,传统友好、互信、平等、互利关系在各个领域得到迅速发展,双方同意继续维持现有海上问题谈判机制,坚持通过和平谈判,寻求一项双方都能接受的基本和长久的解决办法。

与此同时,双方均不采取使争端复杂化或扩大化的行动,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因分歧而影响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

这些,都为云南与次区域各国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战略要素一、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指那些对企业活动没有直接作用而又能够经常对企业决策产生潜在影响的一般要素,主要包括与整个企业环境相联系的技术、经济、文化、政治法律四方面的力量。

这些要素与力量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从短期来说,社会文化力量通过它对于企业任务环境中相关权利要求者集团的作用,影响着企业的行动与决策。

而从长期来说,企业也能通过自身的活动对任务环境中相关权利要求者集团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任务环境任务环境泛指能够直接影响企业主要运行活动或为企业主要运行活动所影响的要素及权利要求者集团,如:股东、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地方社团、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

三、信息来源外部环境分析主要是一个非正式的过程,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分析者个人的主观价值判断。

外部环境分析需要大量的有关资料,这有赖于众多的信息来源渠道,如:用户、供应商、银行家、咨询顾问、公开及非公开出版物、个人观察调查、上级领导、下级员工、同级伙伴等。

为使整个企业的各种信息能够及时汇总到从事环境分析的人员手中,使得他们能够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加工整理,及时给出关于企业外部环境情况的综合分析报告,必须建立适当的企业战略管理信息系统。

4分类一、外部环境的分类外部环境诸因素对一个企业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A.首先,对于一个特定的企业来说,它总是存在于某一产业(行业)环境之内,这个产业环境直接地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所以第一类外部环境是产业环境,它是企业微观的外部环境。

B.第二类外部环境因素间接地或潜在地对企业发生作用和影响,将这第二类外部环境称为企业的宏观外部环境。

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外部环境一般说来,宏观外部环境包括下面一些因素或力量,它们是政治一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一人文因素和技术因素。

这两类环境因素与企业内部的关系如图所示。

产业环境和位于其内部的各个企业均要受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宏观环境的影响。

当然,这些因素和力量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二、外部环境的特点特点:1.企业外部环境的唯一性。

2.外部环境的变化性。

企业的外部环境作为一种企业的客观制约力量,在与企业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三、外部环境的度量为了使企业战略适应环境的特点,企业必须确认环境的状况。

分析和确认环境的状况,一是看环境的复杂性;二是看环境的动荡程度或稳定性。

1.环境的复杂性。

外部环境的复杂性指企业在进行外部环境分析时所应当考虑到的环境因素的总量水平。

一般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它所分析的外部环境因素会有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因而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会变得更加复杂。

例如,随着我国各方面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和与世界经济的接轨,迫使企业增加对国际同行业者情况的了解,以及考虑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内的优化组合。

从这一点上来看,更加说明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环境的动荡程度或稳定性。

从两个方面来考察环境的动荡程度。

其一:是看环境的新奇性,这主要是说明企业运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对这些事件的可处理程度。

动荡水平低的环境,企业可以用过去的经验、知识处理经营中的问题;而动荡程度高的环境,企业就无法仅用过去的经验、知识处理经营中的问题;而动荡程度高的环境,企业就无法仅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去处理经营中的问题。

其二:要看环境的可预测性。

随着环境动荡程度的提高,环境的可预测性逐渐降低,不可预测性逐渐提高。

在高动荡水平的环境里,企业所能了解的只是环境变化的弱信号,企业环境中更多地存在着许多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

5分析1、宏观环境分析一般认为企业的宏观环境因素有五类,即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以及技术环境。

政治和法律环境,是指那些制约和影响企业的政治要素和法律系统,以及其运行状态。

政治环境包括国家的政治制度、权力机构、颁布的方针政策、政治团体和政治形势等因素。

法律环境包括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法令以及国家的执法机构等因素。

政治和法律因素是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

经济环境,是指构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国家的经济政策,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发展状况、宏观经济政策等要素。

通常衡量经济环境的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就业水平、物价水平、消费支出分配规模、国际收支状况,以及利率、通货供应量、政府支出、汇率等国家货币和财政政策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