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一路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八一路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八一路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小吴门外,八一桥畔,清水塘边,八一路小学就坐落在这样一个有着长沙历史文化一条街之称的地方,这里是文化、革命教育基地,有着较优良的外部教育环境。

更何况长沙历来文风昌盛,三闾大夫屈原流于湘沅之地,西汉文学家贾谊谪居于此,唐有老杜写句,北海题碑,长卿作赋;宋存岳麓与城南书院,朱张会讲,一时饮马池枯,使得潇湘之地与洙泗齐名;清代王夫之的船山学社,近代湘军的文学突起……厚积的历史,馥郁的文风促使我校选择了经典诵读这一课程,增进下一代对中国悠长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认识和了解,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培养其剧烈的民族自豪感。

基于以上各点,我校制订了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开发的背景: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利用课程分级管理的体制,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充分发挥学校及社区教育资源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努力创建学校的教育特色。

2、校本课程通常是由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代表来决策,采用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实施“问题解决”即“自下而上”的政策,以满足各种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

3、校本课程的开发旨在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以学校为基地,并与外部力量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
用的课程,校本课程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主要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强调交流与合作,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4、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精神,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严重手段,是传承中华文明的传统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同时他也是学校教育的严重补充,是全面实行素质教育、提高我国文科教学水平的严重组成部分
1、人文与地理背景: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内涵深刻,意存高远。

许多文化源头著作——如《论语》、《老子》、《唐诗三百首》等,具有开放式的哲理,富有民族特色,他们超越了时代限制,至今仍极富有活力,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2、一个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必须要有优异的民族传统,优异的民族人文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新一代的人具备这种人文素养。

而这些千古美文将滋养着一代新人的成长——“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这些都是培养人文素养的严重精神资源。

3、长沙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文风昌盛。

况且本校地处清水塘,是文化、革命教育基地,有着较优良的外部教育环境。

三)开发收益展望:
起记忆潜能、陶冶其性情、健康其人格,培养聪惠康健,知书明理,有着较高人文素养的下一代。

2、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进下一代对中国悠长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其剧烈的民族自豪感。

3、发扬诚信、仁爱、正直宽饶的中华民族精神,培养优良的学习、生活习惯,促成树立优良的社会责任感,以正风气,以提民心。

4、让学生在诵读高品位典范性的古今文学作品过程中,有机的展开科学的朗诵、演讲等基本技能训练,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丰盛的文化积累。

同时教学手段多样化,采取民乐欣赏,诗配画,表演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养成优良的班风、校风。

并通过亲子活动,社区活动来深入社区、深入家庭,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优良的精神基础。

二、课程目标:
2、开发加强儿童的记忆力,集中注意力。

使其行为动作举止优美,戒骄戒躁;树立优良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注意各方面的修养的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

3、
4、培养读书兴趣,增加各方面的知识。

促进形成对其他各科学科的兴趣,锻炼发展其创造力、想象力、理解力。

5、在家和父母一起读,或读给父母听,可促进亲子感情,是最佳的亲子活动。

6、通过学生、家长的共同诵读,提高社区的人文素质和人文修养,改善社会风气。

一)教材来源:
以《儿童中国文化导读》为主要教材,允许教师从选编、选用、拓宽这三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编写课程纲要。

二)教学原则:
1、遵循多读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多读多背诵,自读自解自悟,质疑
问难。

细细品位古诗文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辞藻美。

2、少责备多鼓励,少灌输多开发,没有必要要求统一的程度和一致
的欣赏思维。

3、宁静勿燥,宁简勿烦。

以“寓教于乐”、“寄情于乐画”,养成儿童平易安静,喜思乐学的性情。

三)教学的重点与方法:
1、儿童方面:不求甚解,但求熟读;多奖励,多鼓励。

反复诵读,利用一切集会,路队,早自习等时间,一而再,再而三,儿童自然能背诵自如。

2、教师方面:持之以恒,要有爱心,耐烦,信心。

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营造一个开放的,有趣味性的和阻抑的教学环境。

3、家长发面:争取做到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活动。

4、学校方面:在环境布置,活动展开中,多和经典挂钩,营造一个极具人文气息的学校环境,提高学校品位。

5、社区方面:多开展一些家长、孩子、学校等多方面参与的活动。

如艺术之家的评比,楹联大赛,朗诵比赛等等。

一)建立领导机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
确定参与者职务姓名;
聘请顾问(市、区教委普教科)咨询、把关、审查和提供帮助;联系家长代表进行对这门课程的反馈、监督、指导、参与。

二)前期论证
1、利用现有资源,征集执教校本课程教师意见,确定校本课程的详尽内容。

2、到学生、家长中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家长是否喜欢,是否需要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规模。

三)培训师资
1、校本课程理论培训
培训方式:讲座、研讨
内容:采取何种教学手段、方法
2、教师专业知识培训
讲座,自修,研讨等形式
四)撰写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要阐明以下几方面:
1、课程目标:(必须全面、恰当、清撤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要求突出重点,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涉及选择什么样的内容通讯怎样组织这些内容,或安排什么样的活动,处理好平衡与持续的关系)
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
4、课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五)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的调控
1、教导处确定授课时间、地点、参与听课、评课指导,及时调控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及时总结经验。

2、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实施、教学管理人员随机听课,测
评。

3、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课后记,及时总结经验
4、每个月开一次研讨会,介绍优异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
问题,及时调整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五、校本课程的评价:
一)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1、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
2、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
3、是家长问卷调查的结果
二)对学生的评价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
2、学习的成果
一、活动目的:2010年读书节活动方案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开展“和书交朋友,遨游知识大海洋”系列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心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建立起以学校班级、个人为主的班级图书角和个人小书库。

2、通过活动,在校园内形成心爱读书的优良风气。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4、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知识更新、思维活跃、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活动实施的计划
1、做好读书登记簿
(1)每个学生结合个人实际,准备一本读书登记簿,详尽格式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来设计、装饰,使其生动活泼、各具特色,其中要有读书的内容、容量、实现时间、好词佳句集锦、心得体会等栏目,高年级可合适作读书笔记。

(2)每个班级结合学生的计划和班级实际情况,也制定出相应的班级读书目标和读书成长规划书,其中要有措施、有保障、有效果、有考评,简洁明了,易于操作。

(3)中队会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展示同学们的读书登记簿并做出相应评价。

2、举办读书展览:
各班级定期举办“读书博览会”,以“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经典名句、“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___”、“好书推荐”等形式,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及书中的部分内容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优良的读书氛围。

3、出读书小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