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教学目标的正确表述ppt课件
教学目标的正确表述ppt课件
一:教学目标的定义
教
二:教学目标的功能
学
目
三:教学目标中包含的理念
标
的
正
四:各水平目标对应的“行为动词”
确
表
五:教学目标的表述
述
六:提高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
七:谈阅读教学目标的设计与矫正
1
一:教学目标的定义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或所要达 到的标准。
二:教学目标的功能
一是导学——确定教学范围,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 以及学生的原有学习基础等,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 教学过程中; 二是导教——确定教师将采取的教学步骤,教学环节以及每 个步骤或环节将采取的教学活动,指导教师有条理地去完成 教学计划或任务; 三是导测量——明确学生要达到的学习要求或水平,为教师 本人及教育监督者提供检测的标准和依据。
技能
独立操作水平: 独立完成操作; 进行调整与改进;
完成、表现、制定、解 决、拟定、安装、绘制、 测量、尝试、试验等。
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迁移水平: 在 理解新同的一情技境能下在运不用同已情有境技中能的;适用性等。联 举系一、反转三换、、触灵类活旁运通用等、。
9
2.体验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所谓体验性目标,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应达成的标准。
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
举例、列举、复述、描述、识别、
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
再认等
理解水平: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 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 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 归纳、概述、概括、判断、区别、 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如说出、 提供、把……转换、猜测、预测、估 知 背诵、辨认、回忆、选出、举例、列举、计、推断、检索、收集、整理等 识 复述、描述、识别、再认等息等。
2
三:教学目标中包含的理念
1.儿童意识:教育要知性情 2.标准意识“学习”与“学会”有着本质的区别。 学习就要有方法的引导,引导学生由不懂到懂,由知之不 多到知之甚多;由不会到会,由不能到能。 “学会”则是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具备应该具备的能力。 正确是要求朗读时用普通话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吐字清楚、 声音响亮,尽可能没有错字、别字、添字、漏字,不重复、 不唱读; 流利是要求朗读时语气比较连贯,能读出句逗和段落之间 的停顿,节奏自然,速度适当; 有感情是要求朗读时通过轻重、抑扬、停顿等变化,把所 阅读文本的感情传达出来,能读出陈述、感叹、疑问等不 同语气,同时有主体的感情参与其中。
4
逐步做到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3.核心语文知识意识 核心语文知识,就是一堂课中关键的知识点,就是与教
学目标高度吻合的教学内容,它是构成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文 本解读的主轴和基础,是教师精选教学内容的依据。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有多个知识点: 字词教学内容是“认识10个生字,会写本课14个生字。能正 确读写‘龙王庙、任务、崎岖、尸体、坠落、雹子、仇恨、 满腔怒火、横七竖八、斩钉截铁、居高临下、粉身碎骨、昂 首挺胸、壮烈豪迈、坚强不屈’等词语”;语句教学内容是 能够表现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 于献身的精神”的细节性句子,如“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 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等;语段教学 内容是引导小学生掌握五壮士“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 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情节,理解革命 战士的英雄气概等。
3
第一学段“学习用”是强调老师的指导、示范、是学习朗读的过 程。 第二学段“用”强调 的是使用普通话进行朗读的实践过程,里 面已包含培养相关习惯的意思。
第三学段“能用”强调能力的达成度,要求基本达到用普通话正 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水平。
默读:起始阶段“学习”默读方法,再要求“初步学会”这种方 法,然后是默读有速度,养成习惯。“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这 是默读的具体要求,由第一学段移至第二学段,作为初步学会默 读的一个具体标志。 识字教学的“学会” 和“认识”标准也是不一样的。识字应该
它在设计中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历时性的、过程性的。这种指向难以 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各种“过程”领域。
6
四:各水平目标对应的“行为动 词”
1.结果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所谓结果性目标,即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在设计时所 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具体明确、可观测、可量化。这种可以指向结果化的 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知识”领域。
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 如说出、背诵、辨认、回忆、选出、
达到“四会”。方智范、崔峦认为“四会”指的是“会读、会写、 会讲、会用”。(《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5月第一版第52页)他们指出:“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 识——在本课认识,放到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认识,不抄,不默, 不考。要求学会的字,以往强调‘四会’——会读,会写,会讲, 会用。现在调整为会读,会写,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5
围绕文章主题与教学目标梳理出本课的核心语文知识清单: 词语教学是能直接表现革命战士英雄气概的动作、语言、 神态描写语汇,如“满腔怒火,斩钉截铁,昂首挺胸,壮 烈豪迈”以及能够间接展示五壮士英雄气概的语汇,如 “雹子、崎岖、横七竖八、粉身碎骨”等。 语句教学的重点内容是“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 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 盘陀走去”,“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伴壮士的 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以及“这 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 壮山河”等; 语段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感知整个故事的主线,即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崖上歼敌—— 英勇跳崖”及其背后展露出来的爱国、爱民与革命精神。
应用水平:
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 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 理联系等
应用、使用、质疑、辩护、设计、 解决、撰写、拟定、检验、计划、 总结、推广、证明、评价等。
8
水平 目标
水平描述
行为动词
模仿水平: 在原型示范和具体指导下完成操作; 对所提供的对象进行模拟、修改等。
模拟、重复、再现、模 仿、例证、临摹、扩展、 缩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