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清照词二首课件

李清照词二首课件


(4)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赏析 在浓浓的烟霭的熏染下,柳色似乎深了一些,笛子 吹出哀怨的《梅花落》曲调,原来先春而开的梅花已经凋谢了, 这眼前的春意究竟有多少呢?
1.文本审美 《声声慢》 (1)大胆使用叠字 前人盛赞本词开头的七组叠字。或谓“以一妇人乃能创意 出奇如此”,或谓“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其实,这七组叠 字的好处在于用叠字的形式来写动作、结果和情绪,使叙事、 抒情音乐化,确是创造。也正是在语言上的大胆创新,使本词 成为李清照的载誉之作。
闹,她却只能在隔帘笑语声中聊温旧梦。这是何等的悲凉!
名句赏析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赏析 内心空虚,想找回那失去的事物,却只觅得满身的 冷清还有满心的忧伤凄楚。 (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赏析 细雨敲打着梧桐,直到黄昏还点点滴滴没有止休。 (3)落日熔金,暮云合璧。 赏析 落日的颜色好像熔化的黄金,傍晚的云像璧玉一样 合成一块。
人在旅途,等你一旦到达终点,心中千种梦想都会成真, 人生的缺残都会重圆——就像拼版玩具的最后完成。我们在车厢 过道中踱步,徘徊,焦灼不安,只是在等待,等待终点的到达。
哲思短章 终 点
“到了终点,那就妥了。”我们嚷道,“我到18岁的时候, 我考上大学的时候,我买到一辆新车的时候,我还清欠债的时 候,我升官晋级的时候,甚至我到了退休年龄会安度晚年的时 候。” 然而迟早我们必须认识到,世间没有什么可以一劳永逸到 达的终点和归宿。生活的真正乐趣在于旅程,在于过程。终点 只是梦幻,它常常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逝水年华细斟酌”,多好的箴言!是抱恨前朝,恐惧来 日,而不是今朝的重负使我们忧虑不安。悔恨和恐惧是劫夺我 们美好今朝的孪生窃贼。
知识卡片
1.作家作品
李清照(1084—1155),今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 “济南二安”。 早年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相思之情;金 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她的诗文感 时咏史,与词风迥异。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主张“词, 当别具一家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 形山的女性。 作品有《漱玉词》等。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 《夏日绝句》等。
二、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即将诗人的主观 思想和感情融合在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中。
如晚唐温庭筠的《梦江南》,这首写离情愁思之词。“过 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情景交融,生动含蓄地刻 画出了思妇对爱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声声慢》(寻寻觅觅)中,上片写“酒”“雁” 有何用意?
所以,不要在过道里徘徊踌躇,不要时时计算里程度日如 年。去爬山吧!去吃冰激凌,去赤足奔走,畅游江河,去欣赏 晚霞夕阳。多一些大笑,少一些哭泣。生命如逆旅,我亦是行 人——这时终点就会倏然而至。
1.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 赏读:奢侈了就会越礼,节俭了就会寒酸,与其越礼,不 如寒酸。孙,同“逊”,恭顺。不孙,越礼。固,鄙陋,寒酸。 鄙陋病在己,不逊则凌人。孔子重仁道,所以说不逊之失更大。
那些驾着香车宝马来相邀的酒朋诗侣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更
好地表现了词人内心的伤感。接下来的一声 “ 人在何处” 蕴含 了多少欲说还休的悲愤和哀痛啊,身边至亲至爱的人,风云般 聚散,自己身在异乡,孤苦无依,眼睁睁看着国土沦丧,存在 的意识也在丧失,此身何处?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描写了 怎样的情形?简析“争”字的表达效果。 提示 这几句话写的是词人追忆当年元宵节时,心情欢
易安居士 , 济 南 李 清 照 (1084—1151) , 宋 代 女 词 人 , 号 ________
人。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 别是一家 伤,提出词“ ________”之说。后人有《________ 漱玉词 》辑本。
5.文白对照
声声慢
段解: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 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
《永遇乐》 (1)构思独具匠心,看似平淡最奇崛 全词构思,匠心独具。上片写眼前景、身边事,景分三层, 着意渲染,而以三个问号贯之。一问深似一问,每问皆以景衬 情,展示了词人在特定环境下的独特心境。下片忆昔日元宵盛 况,则重在刻画妇女装饰,表现对故国的深沉眷恋。后以“如 今”二字拉回到眼前之景,于是元宵不赏,闭门孤坐。潦倒伤 心之状,凄凉寂寞之境,昭然目前!而结句“不如向,帘儿底 下,听人笑语”,以口语入词,语极淡而情极苦,言极浅而意 极深,多少年来,国破家亡之恨,夫死寡居之悲,异乡飘零之 苦,老无所依之愁,尽容其中,有“看似平淡最奇崛”之妙。
婉约柔情最佳人——李清照
预习作业
1.识记字音 ②将 息(jiāng) . ④风鬟 霜鬓(huá . ③捻 ( niǎn ) . o cuì) ⑥憔悴 ( qiá ..
2.理解词语 ①三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历十五,指元宵节 ②将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养休息 ③怎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么,怎样 ④簇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次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妆扮 ⑥济楚:情形,光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齐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 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最典型的如《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依依杨柳,美好春色使人沉醉,却是 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 时!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倍增其哀乐的效 果。
(2)紧扣词眼,层层深入,富有感染力 本词用“赋”法,铺写一日感受。整首词应落脚在“愁” 字上,基调为凄惨悲凉。 开首三句,连用七组叠字,总言心情悲伤,由浅入深,文 情并茂。细分又为三层:“寻寻觅觅”,以行动显精神,心中 无着,怅然若失;“冷冷清清”,明写环境凄凉寂静,暗写心 情悲凉,由外而内;“凄凄惨惨戚戚”,直抒感情,更深一层, 孤独凄楚之情进一步突现。接下去又分三层写感伤:“乍暖” 两句,伤气候不定,难于适应;“三杯”两句,伤晚风逼人, 淡酒难敌;“雁过也”三句则伤雁声依旧,物是人非。
修身名句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赏读:君子胸怀坦荡,心底宽广,而小人却经常忧心忡忡。 戚戚,忧愁的样子。如果自己问心无愧,那有什么可以忧愁和 恐惧的呢?
3.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论语》 赏读:孔子温和而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安详。这 是学生们描述孔子外在的行为风范,并通过外在的形态和气质, 来反映孔子内在的修养。
3.审美视窗 你的身影,在伤感中飘过,“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你,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战乱与离散没有抑制你的 情感,反而抒出了“丽处直参片玉之班、直欲压倒须眉”的柔 情。 纵观古今,唯有你是真正氤氲在水墨之间的婉约女子,柔 情似水,盈盈一掬。但是,你那看似浅浅的豪气也在柔弱中发 酵壮大,令世人更增一份敬仰。
考点链接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
一、借景抒情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 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 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 蓬浮萍、鸿雁闲鹤、大漠古道、长亭短亭等,常常是诗人借以 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 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如柳永的“今宵酒醒 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无限 离愁别恨。
快、精心打扮的情形,一个“ 争 ” 字写出了当时女宾满座,莺 歌燕舞,搔首弄姿,互相比美的热闹欢快场面。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表现 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提示
词人一方面担心面对元宵节胜景会触动今昔盛衰之
慨,加深内心的痛苦;另一方面却又怀念着往昔的元宵节盛 况,想在观赏今夕的繁华中重温旧梦,给沉重的心灵一点慰 藉。这种矛盾心理,看来似乎透露出她对生活还有所追恋的向 往,但骨子里却蕴含着无限的孤寂悲凉。面对现实的繁华热
简要分析。
提示
淡酒、晚风——借酒消愁愁更愁,而刺骨的急风更令
人意绪凄冷、愁云更浓。
飞雁——丈夫故去,锦书不再,声声雁叫怎么不令人身心欲 碎。 黄花——花开花落无人赏,菊花铺地空余景,物是人非,物 在人亡,彻骨孤独之情谁能承受!
梧桐、细雨——以声衬情,以景传情,是雨滴梧桐,更是愁 丝穿心,加以叠词的运用,更添顿挫凄绝之情。 总之,淡酒、晚风、飞雁、黄花、梧桐、细雨,这些景物 都蕴含着浓重的感情色彩,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感受,创造了冷 落、凄清、寂寞的意境。
2.写作背景 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李清照夫婿 《声声慢》: 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清照 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 饱尝颠沛流离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 头,无法排遣,她和着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
《永遇乐》: 当是作者流寓临安时所作。这首词虽写元 夕,却一反常调,以今昔元宵的不同情景作对比,抒发了深沉 的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
主旨归纳
《声声慢》(寻寻觅觅) 为李清照晚年杰作。集中刻画南渡以后,作者在国破家亡、 颠沛流离处境中的凄凉愁苦心情和饱经离乱的哀伤。 是作者晚年流寓临安时所写,此词通过元宵佳节的今昔对 《永遇乐》(落日熔金) 比,真实而细腻地抒发了作者晚年的凄凉孤独之感,含蓄地表 达出深沉的故国之思。
重点突破
《声声慢》中词人通过哪些景物表现情感?请
3.积累名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②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更兼细雨 ③这次第, ______________! 怎一个愁字了得 ④元宵佳节,融和天气, ______________? ⑤来相召,香车宝马,______________ 次第岂无风雨 。 谢他酒朋诗侣 4.文学常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