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题及答案

B、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两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前者是12:32=3:8,后者是12:16=3:4,二者不同,正确;
C、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水反应产生碳酸,而一氧化碳不能与水发生反应,错误;
D、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在常温下均是无色气体,由于他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所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不同,正确。故选C。
9.某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
B.当集气瓶口冒出大量气泡时停止收集,取出,再用玻璃片粗糙面盖上
C.当集气瓶口冒出大量气泡时停止收集,在水下用玻璃片光滑面盖上,取出
D.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不易(或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接近或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答案】D
C.现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实验完毕,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把导管伸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的外壁,A错误;C中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错误;实验完毕,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水倒流入试管使试管炸裂,D错误。故选B。
B.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
C.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人类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以及其他各项生理活动,进行其他工作与劳动,所以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故正确;
选项
共性
差异性
A
均由分子构成
分子的种类不同
B
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元素的质量比不同
C
均能与水化合
化合时现象Hale Waihona Puke 同D常温下均是无色气体
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不同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二者的分子分别是CO2、CO,不相同,正确;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盐酸清洗盛石灰水试剂瓶壁上的“白膜”
B.将块状石灰石垂直投入竖直放置的试管中
C.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D.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钙;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4.下列关于CO和CO2说法正确的是
A.CO2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B.CO可以作燃料
C.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D.CO能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是CO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B.CO具有可燃性;C.CO2和CO均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经过压缩的固体CO2能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
3.下列生活经验中,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所以提倡节能减排
B.利用干冰汽化时吸热降温,常用于人工降雨和制造人造云雾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先检验二氧化碳的含量,防止中毒
D.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剂,是因为其密度比空气大,且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答案】C
【解析】
二氧化碳是无毒的,但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也会使人因缺氧而死,故选C。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如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中元素均显﹣2价,由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一氧化碳中碳元素显+2价,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显+4价,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化学】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不正确的说法是
A.实验时氧化铜粉末逐渐变红B.丙可防止液体倒吸
C.丁装置只起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D.炭粉和氧化铜发生的反应吸热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在甲处,在高温条件下碳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在乙处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铜,所以,实验时可以看到氧化铜粉末逐渐变红,故A正确;
点睛: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5.做实验一定要注意先后顺序,如果先后顺序错误,可能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产生严重后果。下列有关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紧握试管的外壁,再把导管伸入水中
B.加热时先对试管进行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进行加热
6.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和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具有可燃性B.均具有导电性
C.均由碳原子构成D.均为无色透明的固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
A、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的单质,都具有可燃性,故正确;
B、三种物质中只有石墨具有导电性,故错误;
C、C60是由分子构成,故错误;
D、石墨是黑色固体,故错误。故选A。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否则会导致一氧化碳泄露在空气中污染空气,说法正确;
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说法正确;
【解析】
A.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气体,错误;B.当集气瓶口冒出大量气泡时停止收集,用玻璃片粗糙面盖上集气瓶,然后将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取出,错误;C.当集气瓶口冒出大量气泡时停止收集,在水下用玻璃片粗糙面盖上,取出,错误;D.由于该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则该气体不易(或难溶于水),其密度与空气接近或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正确。故选D。
D、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能立即收集,因为刚开始排出的是空气,要等到气泡冒出均匀后再收集,实验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A.组成: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性质:CO2、CO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用途: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气体可作燃料
D.危害: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会引起中毒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选项A正确;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跟澄清石灰水反应,选项B错误;
7.如图所示的“数字化”实验,可将传感器采集的实验相关信息显示成曲线图。若物质X表示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某液体,纵坐标Y表示烧杯中的某个量,则在持续通入二氧化碳过程中,下列对物质X和纵坐标Y的分析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X
纵坐标Y
A

溶液的质量
B

溶液的pH
C
氢氧化钠溶液
溶质的质量
D
氢氧化钙溶液
溶液中钙元素质量
17.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CO与Fe2O3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C.NaOH溶液应改为Ca(OH)2溶液以检验产生的CO2气体
D.反应后的固体是Fe和Fe2O3的混合物,可以采用加入盐酸并过滤的方法得到Fe
【详解】
A、碳酸钙不溶于水,但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钙,所以用盐酸可清洗盛石灰水试剂瓶壁上的“白膜”,实验操作正确;故符合题意;
B、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实验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试管口应向上倾斜约45度角,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才需要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实验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通过分析装置的特点可知,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故B正确;
C.由装置的特点可知,丁装置可以收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还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故C不正确;
D.炭粉和氧化铜发生的反应吸热,故D正确。
故选C。
2.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墨、金刚石、C60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性质不同
8.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相同点是( )
A.组成元素相同B.分子结构相同
C.化学性质相同D.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组成元素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B、1个一氧化碳分子比1个二氧化碳分子少一个氧原子,它们分子的结构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故正确;
C.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故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均保持不变,所以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不变,故错误。
故选D。
13.对比分析不同物质的共性与差异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关于CO2和CO的各项对比,有错误的是( )
B.CO为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该先验纯
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可见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的物质显酸性
D.上图是用木炭还原氧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 Cu+CO↑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