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威海市交通规划重点问题分析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威海市交通规划重点问题分析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威海市交通规划重点问题分析与计算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日期:2014.6.30—2014.7.4目录第1章概述 (1)1.1 规划对象 (1)1.2规划依据 (1)1.3 现状交通问题分析与评判 (2)1.3.1现状交通问题分析 (2)1.3.2现状交通问题评判 (3)第2章社会经济与人口预测 (5)2.1现状分析 (5)2.2人口预测 (6)2.3保有量预测 (7)第3章交通发生预测 (9)3.1 交通生成量预测 (9)3.2 交通发生和吸引预测 (11)3.3 交通发生与吸引预测平衡 (11)第4章交通分布预测 (13)4.1 现状OD数据分析 (13)4.2 交通分布预测 (13)第5章交通分配预测 (16)5.1 交通分配预测方法及原理 (16)5.2 交通分配预测步骤 (16)5.3交通分配预测结果 (19)5.4 交通分配评价 (19)第6章结论 (21)第1章概述本次课程设计以给定的威海市交通及人口数据为背景,根据已知的历史人口数据、机动车保有量与社会人口经济数据,根据交通规划原理,预测威海市2005年和2010年的相关量,对预测结果进行交通分配,提出改善建议。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现状交通问题分析与评判;②社会经济与人口预测;③交通发生预测;④交通分布预测;⑤方式划分预测;⑥交通分配。

1.1 规划对象此次交通规划的对象如下图1-1所示:图1-1规划对象1.2规划依据对于城市交通规划而言,人们主张从综合交通的角度进行一体化交通规划,以避免轨道交通和道路的重复投资、协调各种交通方式、提高交通系统效率。

于是在城市范围内着眼于居民的出行行为,研究其出行时利用的交通方式构成,据此合理规划必要的交通设施的方法论—居民出行法获得了采用。

该方法在美国从1948年开始,并逐渐扩大到全美各个城市。

在日本从1960年代才开始使用。

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了目前经典的四阶段预测法。

四阶段预测法作为经典的交通需求预测法,逻辑关系明确、步骤分明、形象,至今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工程实际当中。

然而,该方法具有其局限性,人们期待着研究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和居民出行行为、符合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交通需求预测理论。

1.3 现状交通问题分析与评判1.3.1现状交通问题分析以下表1-2、1-3、1-4、1-5、1-6分别为2000年威海市居民从家步行到车站时间比例、从家到单位换乘公交次数比例、威海市公交候车比例、目前公交存在的问题比例、对目前公交运行状况满意程度比例的统计图。

36.47%41.13%16.13%3.70% 2.56%0.00%10.00%20.00%30.00%40.00%50.00%比例6分钟以下6-10分钟11-15分钟16-20分钟20分钟以上时间图1-2 从家步行到车站时间比例62.57%28.30%8.03% 1.10%0.00%20.00%40.00%60.00%80.00%比例不用换车1次2次2次以上次数图1-3 从家到单位换乘公交次数比例34.29%47.74%14.87%2.19%0.91%0.00%20.00%40.00%60.00%比例6分钟以下6-10分钟11-15分钟16-20分钟20分钟以上时间图1-4 威海市公交候车时间比例51.37%24.73%29.87%6.28%17.99%12.11%12.02%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比例车内太挤行车不准时等车时间太长票价太高服务态度差不方便其它存在问题图1-5 目前公交存在问题比例4.76%17.71%39.04%32.54%4.94%1.01%0.00%10.00%20.00%30.00%40.00%比例很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图1-6 对目前公交运行状况满意程度比例由2000年威海市对交通各方面的统计图可以看出,公交车的服务能力在不断的提升,但因目前公交存在问题的比例,导致对目前公交运行状况满意程度参差不齐。

1.3.2现状交通问题评判图1-2展现了从家步行到车站时间比例,随着步行时间的延长,比例随之呈现下降的趋势,这一现象说明公交车能很好的服务于大部分乘客,减少了人们出行的步行距离,为人们争取了时间,但由于公交的服务能力有限,不能满足所有乘客出行的需求,因此人存在一部分乘客步行时间过长的问题。

图1-3展现了从家到单位换乘公交次数比例随着换成次数的增多而呈现下降的趋势。

这一现象说明了大部分乘坐公交车上班的人群都不用换乘或少换乘公交车就能到达目的地,换成车次在2次及2次以上的比例相对较少。

说明了城市规划的公交线路能满足大部分乘客出行的需求,但还是存在少部分换成次数过多的现象,城市应该通过各方面的改善提升公交车服务乘客的能力。

图1-4展现了威海市公交候车比例随候车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说明威海市大部分公交车的发车间隔都控制在6-10分钟内,发车间隔为15分钟一次的公交车在整个城市中所占比例不是太多,但还是存在公交车发车间隔过长的现象。

图1-5展现了目前公交存在的问题比例。

观察分析整个统计图可以发现,威海市的公交车拥挤的现象很明显,以及行车不准时、等车时间太长服务态度差等现象也较明显,还存在有票价太高、不方便等因素。

与图1-6一起分析可以看出,一个城市公交系统存在的问题越多,对公交运行状况满意程度也就越低。

两者是成反比的。

通过对5个统计图的对比分析可发现,威海市的公交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公交服务问题,威海市政府应该通过各种措施改善整个区域的公交系统,使之第一提升,更好的服务于乘客,从而提升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使交通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2章社会经济与人口预测2.1现状分析以下表2-1、2-2分别为威海市历史人口数据、历史机动车拥有量与社会人口经济数据。

表2-1 威海市历史人口数据年份1987年1988年1989年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人口总量229681 238182 247386 254382 261292 271803 286056 (人)年份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人口总量356591428566449832473423490637(人)表2-2 威海市历史机动车拥有量与社会人口经济数量表年份机动车拥有量(辆)人口(万人)国民生产总值(亿元)1987 1701 22.97 6.241988 3245 23.82 9.371989 3856 24.74 10.841990 5715 25.44 14.571991 8235 26.13 17.591992 12986 27.18 27.371993 19007 28.61 44.871994 24284 35.66 68.981995 33053 42.86 90.531996 40691 44.98 102.581997 47865 47.34 109.991998 54464 49.06 119.91999 64317 50.75 126.422000 72290 52.96 157.332005 62.89 264.702010 72.82 397.92 由威海市的历史人口发展数据可以看出,数据的整体趋势都是线性增加的。

2.2人口预测在Excel 中对威海市的历史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并得出预测函数。

2000004000006000001987年1988年1989年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威海市历史人口数据统计图年份(年)人口数(人)人口图2-1威海市历史人口散点图在excel 中,通过对威海市人口增长比率的计算,可得出人口的增长比率。

各年份的人口预测结果如下表2-3所示。

表2-3 威海市人口预测年份 人口总量(人) 人口增长比率备注1987年 229681通过分析1996~1998年的增长率可知,人口增长率成负增长的趋势,相继负增长0.01,进而可以以负增长的比例方式推算1999和2000年的人口数。

1988年 238182 1.04 1989年 247386 1.04 1990年 254382 1.03 1991年 261292 1.03 1992年 271803 1.04 1993年 286056 1.05 1994年 356591 1.25 1995年 428566 1.20 1996年 449832 1.05 1997年 473423 1.05 1998年 4906371.04 1999年 476347 1.03 2000年 4670071.022.3保有量预测在Excel 中对威海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及社会人口经济数据进行统计,并得出预测函数。

20000400006000080000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威海市1987~2000年机动车拥有量年份数量机动车拥有量(辆)图2-2威海市1987~2000年机动车拥有量200400600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2005威海市1987~2010年人口及国民生产总值统计年份数量人口(万人)国民生产总值(亿元)图2-3威海市1987~2010年人口及国民生产总值统计通过对威海市年均机动车保有量增长率的计算,可预测出2005年及2010年的年均机动车保有量,如表2-4所示。

表2-4人均机动车保有量预测年份机动车拥有量(辆) 机动车增长率 人口(万人)国民生产总值(亿元)备注19871701 \ 22.97 6.24 通过观察分析机动车随年份变动的时间可以看出,机动车随1988 3245 1.91 23.82 9.37 1989 3856 1.19 24.74 10.84 1990 5715 1.48 25.44 14.57 1991 8235 1.44 26.13 17.59 1992 12986 1.58 27.18 27.37 199319007 1.4628.61 44.871994 24284 1.28 35.66 68.98 着时间的变化成负增长的趋势发展。

1995 33053 1.36 42.86 90.53 1996 40691 1.23 44.98 102.58 1997 47865 1.18 47.34 109.99 1998 54464 1.14 49.06 119.9 1999 64317 1.18 50.75 126.42 2000 72290 1.12 52.96 157.33 2005 80242 1.11 62.89 264.7 2010 88266 1.1 72.82 397.92第3章交通发生预测交通总的生成量预测以及交通发生和吸引预测都采用原单位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