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的主要测算指标和方法
1.财政承受能力评价基本思路
PPP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是为了更好的明确识别、测算政府在PPP项目中的各项财政支出责任,科学评估项目实施对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年度财政支出的影响,为PPP项目财政管理提供依据,是政府履行合同义务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有效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实现PPP 可持续发展。
论证主要包括责任识别、支出测算、能力评估、均衡性评估和结论等五个部分。
2.责任识别
在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应政府承担不同的义务,财政支出责任主要包括股权投资、运营补贴、风险承担、配套投入。
2.1股权投资支出
本项目由中标的社会资本方与政府方出资代表共同组建项目公司,其中社会资本方持股97.73%,政府方出资代表持股2.27%。
2.2政府承担运营补贴支出
运营补贴支出责任是指在项目运营期间,政府承担的直接付费责任。
不同付费模式下,政府承担的运营补贴支出责任不同。
本项目采用可行性缺口补助付费方式,项目运营期间,由政府方的付费公式可知,政府每年直接付费为可行性缺口补助金额。
本项目可行性缺口补助金额通过财政部公式进行计算。
2.3风险承担支出
由于项目的风险概率和风险后果值难以预测,因此风险承担成本结合本项目实际,按照可转移风险、可分担风险以及不可转移分担风险进行分类,采用分类比例法进行测算。
第一类可转移风险包括:可转移风险指组织机构、施工技术、资金、市场、财务等风险,通过参加商业保险,大部分风险可有效转移,因此风险承担成本按建设成本的5%考虑,自留按20%,政府方与中标社会资本方再按照股权比例对自留风险进行相应分配。
第二类可分担风险包括: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可能发生的法规政治风险、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风险等,需要政府和项目公司共担的风险,分别按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的1%考虑,各分担50%。
第三类不可转移风险包括:主要项目运营期间受消费物价指数、劳动力市场指数等影响,可能发生的价格调整和利润率变化带来运营补贴支出风险责任,设定相应的调价周期及触发机制。
本项目不可转移风险按年运营成本的5%测算。
2.4配套投入支出
PPP模式下的项目相关配套安排主要说明由项目以外相关机构提供的政策支持、投资补贴、土地、水、电、气和道路等配套设施和项目所需的上下游服务。
3.支出测算
3.1股权投资支出
本项目由中标的社会资本方与政府方出资代表共同组建项目公司,其中社会资本方持股97.73%,政府方出资代表持股2.27%。
项目公司注册资本暂定为4402.22万元,本项目的政府股权投资支出为100.00万元。
3.2政府承担运营补贴支出
根据本项目回报机制中测算公式测算政府具体运营补贴支出责任,具体测算过程如下:
(1)可用性服务费
项目估算总投资为18142.74万元(含建设期利息),合理利润率为7.5%,折现率为5.0%,从而计算出运营期内可用性服务费如表1所示。
表1可用性服务费一览表单位:万元
(2)运维绩效服务费
在本项目中,工资福利费为100.00万元,综合维修费(日常维护费用、大修和年清淤费用)为47.12万元,电费为130.00万元,其他费用为13.86万元,详见表2。
表2项目年度运营成本一览表单位:万元
由上可知,本项目年度运营成本为290.98万元/年,根据1、中计算公式,本项目初始年运维绩效服务费为312.80万元。
考虑项目调价机制中本项目各年度实际运营成本的调整,按照两年调整一次,暂按两年上调5%计算,合理利润率为7.5%,运营期内各年度运维绩效服务费详见表3。
表3运营期内各年度运维绩效服务费一览表单位:万元
(3)使用者付费
根据项目回报机制中日用水量、供水单价和原水费单价测算出每天供水净收入(供水收入与原水费的差额),进而计算出每年的供水净收入,即为使用者付费金额。
具体见表4。
表4运营期内各年度使用者付费(年供水净收入)一览表单位:万元
(4)可行性缺口补助
在本项目中,可行性缺口补助金额等于,可用性服务费与运维绩效服务费之和,与使用者付费的差额,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
表5运营期内可行性缺口补助一览表单位:万元
如上表所示,项目运营期内可行性缺口补助金额合计为19903.96万元,平均每年1326.93万元/年。
3.3风险承担支出
由于项目风险支出数额和概率难以准确测算,按照项目的全部建设成本和全生命周期内的运营成本的一定比例确定风险承担支出。
建设期风险成本=项目建设投资×可转移风险比例×自留风险比例×政府股权比例+项目建设投资×可分担风险比例×政府分担比例运营期风险成本=项目运营成本×可分担风险比例×政府分担比例+项目运营成本×不可转移风险比例
表6政府风险承担支出表单位:万元
3.4配套投入支出
(2)土地配套安排
目前,关于PPP项目用地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划拨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和政府土地无偿提供项目公司使用。
本项目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实施机构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再由实施机构将项目用地无偿提供给项目公司使用。
期间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过程中产生的草皮补偿、树木移植、硬化道路等费用由项目公司承担,计入项目总投资。
因此,该部分费用不再以配套支出形式
出现。
(2)水、电、气等配套设施
除本项目边界范围内建设、运营工作外,正常建设运营所需的水、电和进场道路设施等项目相关的外部配套设施应由本项目实施机构
及相关部门负责统筹协调,保障本项目用水、电(包括电量、电压)及道路设施等配套设施齐全。
3.5测算结果
综上,本项目政府直接付费支出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7政府每年付费支出责任表单位:万元
4.财政承受能力评估
4.1滨州市本级当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根据滨州市财政局信息,滨州市本级2013年至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具体如表所示:
表82013-2017年滨州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汇总表单位:万元
根据滨州市财政局统计数据,滨州市本级的财政支出以平均每年12.58%的比例逐年增加。
按照保守预测,以2017年滨州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基数,在建设期和运营期采用6%的增长率来预测滨州市本级未来年度的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得表9。
4.2滨州市本级未来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测
表9滨州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测表
4.3本项目支出责任在滨州市本级未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的占比
经测算,滨州市财政局在全生命周期16年内,共需支出20381.92万元,平均每年1273.87万元。
政府每年支出占滨州市本级财政支出比例的0.03%-0.14%。
其中最高年份出现在运营期第1年,占比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0.15%。
表10本项目支出责任在滨州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占比一览表
5.行业和领域均衡性评估
行业和领域均衡性评估,是根据PPP模式适用的行业和领域范围,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平衡不同行业和领域PPP项目,防止某一行业和领域PPP项目过于集中。
本项目属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PPP项目,是国家鼓励采用PPP模式的行业和领域范围。
在滨州市所有已进入准备或执行阶段的17个PPP项目中,本项目是山东省滨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秦皇河(张肖堂西干渠)水系综合治理PPP 项目之后第二个水环境提升类的PPP项目,因此滨州市不存在水环境提升领域PPP项目过于集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