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看板ppt课件

质量看板ppt课件

3
精品课件
检验手册的内容
1)质量检验体系和机构,包括机构框图,机构职能(职责、权限)的规定;
2)质量检验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
3)进货检验程序;
4)过程(工序)检验程序;
5)成品检验程序;
6)计量控制程序(包括通用仪器设备及计量器具的检定、校验周期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检验有关的原始记录表格格式、样本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9
精品课件
现场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预防性”,即变仅靠“事后把关”为加 强“事前预防”,变管理结果为管理因素。从微观角度看,引起产品质量波动 的原因主要来自6个方面: 人(Man):操作者的质量意识、技术水平、文化素养、熟练程度和身体素质 等。 机器(Machine):机器设备、工夹具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 材料(Material):材料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和外观质量等。 方法(Method):加工工艺、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正确程度等。 测量(Measure):测量设备、试验手段和测试方法等。 环境(Enviroment):工作地的温度、湿度、含尘度、照明、噪音和震动等。 通常把上述因素称为引起产品质量波动的6大因素或简称“5M1E”因素。
8)不合格产品审核和鉴别程序;
9)检验标志的发放和控制程序;
10)检验结果和质量状况反馈及纠正程序;
11)经检验确认不符合规定质量要求的物料、产品组成部分、成品的处理程序。
4
精品课件
不合格品的控制流程:
发现不合格品
标识、记录、隔离、报告
组织评审
返工/返修
让步接收



合格
检验
入库
退货/报废 财务结算
5
精品课件
不合格品的标识方法 依据产品特点可分别采用下列方法之一:
A、用红色记号笔在不合格品的醒目位置做标识; B、附不合格品标签; C、置于不合格品区(或隔离区、退货区)。
油漆颜色标识:
红色-------废品
黄色----待处理
绿色-------放行
白色----配制零件
注:标识时统一使用油漆记号笔或油漆,标识“○”时 的直径大小约为30㎜。
“人”的管理
在5M1E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不论是设备的操作、检修、保养、还是材料的验收 把关,以及作业方法的遵守和改进等等,都依靠工人的智能和积极性。因此,对“人” 的管理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对工人的技能训练
a、让工人充分理解质量标准和作业标准 b、按要求进行充分训练 c、进行个别而具体的指导 2)提高工人的质量意识 a、加强对自己作业质量的控制 b、提高对自己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c、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宣传教育
确定Q、C、D、S、E各项基准
13
精品课件
生产的态度的改善
从【不行的说辞】到【努力的意见】的转变 通过5个转变来实施改善
①现在没法做。 ②只能做这么多。 ③以前没做过。 ④因为不清楚所以做不了。 ⑤太费时间而不愿做。
马上开始做。 试着做更多。 做做看。 主动要求去做。 即使花时间也要做。
14
精品课件
算(换算)方法、检测频次、抽样检验时有关规定和数据; (4)检测手段,检测使用的计量器具、仪器、仪表及设备、工装卡具的
名称和编号: (5)检验判定:规定数据处理、判定比较的方法、判定的准则; (6)记录和报告:规定记录的事项、方法和表格,规定报告的内容与方
式、 程序与时间; (7)其他说明。
《8D》的问题处理图
精品课件
1
精品课件
质量问题处理方法
QC活动8步骤
1.选课题
8.反省及今 后的计划
2.现状调查 和目标设定
P
A
7.标准化和管 理的常规化
3.活动计划
目标未达成 目标达成 C
4. 原因分析
6.确认效果
5.对策实施
D
2
精品课件
检验指导书的内容
(1)检测对象:受检产品名称、型号、图号、工序(流程)名称及编号; (2)质量特性值:按产品质量要求转化的技术要求,规定检验的项目; (3)检验方法:规定检测的基准(或基面)、检验的程序和方法、有关计
生产能力 运转能力
制造・生产的改善体系
技术改善
①机械改善→改良、②工艺改善→单纯化
作业改善
①作业方法改善→标准化、②作业缩短→搬运、工装
品质改善
①检查改善→管理体制、②标准化→消灭不合格
能力改善
①目标改善→、目标设定定、②技能→评价训练
作业人改善 设备改善 效率改善 保养改善
①工人作业→时间管理、②工人能力→技术教育 ①运行效率→持续运行、②设备管理→TPM实施 ①进度管理→点检巡察、②效率管理→8大浪费的消除 ①保养维修管理、②故障解决→修理的简单化
6
精品课件
“设备”的管理 这里所说的“设备”,包括设备,机械及装置以外的
夹具和工具等。设备的管理是要尽早发现设备运转不良及 分析其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而且还要进行预防性维护, 以防患于未然。对设备和机械,包括夹具、工具等,都需 要工人的日常检修,以及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定期的检修 和调整。 对设备要实行“TPM”管理
10
精品课件
制造・生产的改善
1.品质并不是在产品完成后进行检查。 不是制造产品,要制造品质。
2.生产、制造相关的全体人员要每天进行改善。 改善的日积月累会带来课题的最终解决。
3.所谓改善、就是:品质管理 成本管理 交货期管理 安全管理 环境管理
11
精品课件
制造・生产的不良品对策
不良品在哪里制作的? 是人的错误还是机器的错误? 不良是在什么样的作业中发生的? 不良品的出现是什么时候开始发生的? 什么时候,是怎样被发现的? 数量是多少? 不良产品多还是少? 产生不良产品的原因:是一时的,还是
连续的? 不良产品的对策、改善能不能够马上
进行?
不良原因
不良情况
对策 改善 点检
12
精品课件
制造・生产的改善的问题解决与对策(实施例)
在中国进行工厂改善时的教训
小组活动取得成效的做法②
1.改善对象
品质、工艺、作业者、生产量、在库、机械、 设备、作业场地、整个生产线。
2.改善方法
对每个对象确定达成目标。在改善现场张贴改善 记录看板(红牌)。
7
精品课件
“设备”的管理 这里所说的“设备”,包括设备,机械及装置以外的
夹具和工具等。设备的管理是要尽早发现设备运转不良及 分析其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而且还要进行预防性维护, 以防患于未然。对设备和机械,包括夹具、工具等,都需 要工人的日常检修,以及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定期的检修 和调整。
8
精品课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