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赢信息化战争
【内容摘要】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
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监控、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瘫痪和震慑作战的战争形势。
武器装备人才军事技术
【正文】随着新军事变革在世界军事领域的发展和我国安全环境的变化,我军面临着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捍卫国家战略利益的越来越严峻的新挑战。
因此,加速提高我军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是当前必须解决的紧迫的重大历史性课题。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
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监控、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瘫痪和震慑作战的战争形势。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是:1、信息技术在战争中大量使用。
2、信息与能量相结合形成信息武器系统。
3、构成信息网络化战场。
4、全时空的制信息权的斗争。
因此为打赢信息化战争,我们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建立信息化编制体制
优化结构,压缩规模,精简层次,合成高效,建设适应信息化战争的组织体制和信息化的合成军队。
信息时代的军队体制从层级树状到横向一体化指挥,信息化战争观察--判断--决策--行动,即所谓时间竞赛周期,自1870年以来,德军推行委托式指挥原则,指挥方法只关心结果,不干涉为达预期结果采取何种方法与手段,最大限度发挥部属的主观能动性,机械化时代军队指挥体制为树状体制,好处便于集中统一指挥,坏处是一损俱损,信息时代军队指挥体制为扁平化、网络化与横向一体化。
二培养信息化人才
依托院校,改革教育,科技兴训,培养适应信息化战争的指技合一的复合型人才。
首先,增强广大官兵的信息化意识。
我军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也是关系到军队生存与发展的紧迫任务。
信息化建设速度的快慢与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我军履行职责的强弱和战斗力水平的高低。
因此,必须将“信息”意识深入到每一个官兵的内心,加速我军的信息化建设步伐。
深刻体会信息技术已成为军队战斗力构成的关键要素;同时,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探求外部的未知世界,将所学到的抽象信息理论付诸实践,更好地激发自觉接受信息素质培养的兴趣。
其次,加大了院校信息化人才培养力度。
军事院校是培养各级各类军事人才的基地,是培养军队信息化人才的院校培养人才的摇篮。
在素质教育深入展开的基础上,信息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观念和新模式应席卷军队院校。
各院校逐步增加信息技术课程,使得官兵们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精通软件编程、病毒防御、网络防护、网络监测、网络修复等基本技能,掌握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现代科技知识,以信息作战理论为基础的先进军事理论。
再次,进一步优化了信息化人才资源。
积极引进人才是我军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发展信息化装备体系
创新思维,“跨越式”,“复合式”科学发展。
建立信息化装备体系,就是以信息为基础,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C4ISRK为核心的装备体系。
落实到武器装备体系建设就是:一方面要机械化、信息化相复合,并大胆跨越,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打破按部就班的发展模式,越过装备的一定发展阶段或若干发展步骤,直接进入更高级发展阶段;另一方面要把以战争需求为牵引和以作战对手为需求牵引两者有机复合,也就是在考虑国家的经济承受能力的基础上,既要注重加大投入、聚焦前沿发展,又要注重跟踪主要对手的体系发展,针对敌弱点确定体系发展重点,进而形成信息化的武器装备对抗体系。
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就是体系的对抗,谁的装备体系出现缺陷,谁就吃亏。
我军必需在信息化建设中加大投入,构建信息化研制平台,控制和利用好信息资源,以信息流控制物质流,让研发的武器装备向更精确、更灵活、更可靠、更及时的方向发展随时应对复杂的信息化战争。
重视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
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是确保体系建设目标顺利实现的必要条件。
科学的顶层设计要求:①统一结构,体系建设顶层设计的核心就是构建统一、优化的一体化武器装备体系结构;②科学规划。
首先要明确目标,要做到既着眼于未来作战的实际需要,立足全局、夯实基础,又着眼应急作战的急需,突出主要地区和方向的重点项目、局部先行;其次要周密制定阶段性建设计划。
③严格标准。
这是体系建设有序、高效展开的基础。
四推行教育训练信息化改革,实现训练网络化、模拟化、基地化,提高部队信息化训练和联合作战能力;
五创新信息化作战的战法,贯彻“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指导思想,“以长制短,变劣为优,力争主动,整体制胜”;
六建设信息化、网络化战场,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攻防兼顾,军地结合,加速战场信息化网络化建设。
【总结】当今人类社会,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军事领域发生一场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的深刻革命,为了打赢这场战争,现在需要将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内涵进一步发展为“信息化”。
我们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军队信息化作战能力,加强信息化建设。
坚持科技强军、理论先导、人才为本的发展战略,坚持军事实力与综合国力协调发展的方针,重点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建立适应信息化作战的组织体制,建设网络化战场,走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跨越式发展的新军事革命之路,完成信息化和机械化双重历史任务,建设一支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的强大的现代化人民军队!
【参考文献】《2004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
《怎样才能打赢信息化战争》(张召忠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出版)
李霖.军事装备学概论。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
徐小岩.军队信息化概论。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
《信息化战争作战指挥研究》(刘伟著,国防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