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必须做好的几点工作

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必须做好的几点工作

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必须做好的几点工

信息技术教育是具有高度实践性的学科,实施强调个性化的班内分层教学,以学生现有知识技能为本位分层次授课及评价,使学生具备某一层次群体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信息素养,为目前该学科教学改革另辟蹊径。

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初中信息技术班内分层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对学生分层建组。

要对学生进行班内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按照学情对学生分层建组。

在每学期开学第一课时就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理论及操作技能的综合测试,作为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主要依据,同时结合谈话了解、走访观察等方法掌握学情,把每个班内的学生分为A、B两层,基础较好的学生为A层,基础较差的学生为B层,每层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定为四组,每组的人数不超过六人。

(2)分层备课。

对学生进行分层后,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对A层和B层的同学分别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这必须在备课时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不至
于使分层教学流于形式。

同一课时的哪些内容对各个层组学生是必须掌握的,那些内容B层学生只作了解的而A层学生必须掌握,如何设计A层学生的拓展教学内容,这些都必须在备课时充分考虑。

(3)分层授课。

同班分层教学并不意味不同层组间完全分开授课,限于教学场所和课时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可能在同一堂课里将不同层的学生分开上课,因为分开教学就会使一部分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无所事事,这会浪费他们的课堂时间。

因此,我在授课时以B层学习目标为主讲内容,给A层的学生增加以自学为主的拓展学习任务,以实现A层教学目标。

(4)分层训练。

为了使学生人人学有所获,教师在备课时对上机训练作业也进行分层设计,我在设计上机作业时遵照“两部三梯”的原则。

“两部”是指上机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梯”是指教师对上机作业的设计具有三个梯度:第一梯度为基础知识与技能的直接运用,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梯度为应变式或简略综合题,以B 层学生能到达的水平为限;第三梯度为综合应用或拓展探索题,以拓宽A层学生知识与技能为目标。

(5)分层辅导。

在教学中对学生分层辅导是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知识的一个有效手段。

我在课堂上对学生实行分层辅导的做法是:B层学生中有些简单的问题就指定A层
学生辅导,A层学生中有疑问的先在同层组中商量,不能解决的再由教师辅导,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教师的时间,另一方面提高学生互助协作的能力。

(6)分层评价。

对学生的分层评价包括课堂评价和阶段性考试两部分,通过课堂表现、作业质量、能力方面的考核以及阶段性考试等实现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课堂评价对不同层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B层学生多采用鼓励性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

对A层学生多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其不足,又指出努力方向,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

(作者单位系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第一中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