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
李白
湖北省来凤县中等职校王胜澎
教学目标:
1、把握本文的情感基调,通过朗读体会作品豪迈奔放的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诗人复杂的情感发展脉络。
3、教育学生正确对待饮酒。
重难点:诗人情感发展脉络的把握。
教学方法:朗读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唐诗中,有两座让人难以企及的高峰,一座是现实主义大师——诗圣杜甫,一座是浪漫主义大师——诗仙李白。
李白的诗歌我们学过很多,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
床前明月光……《静夜思》
朝辞白帝……《早发白帝城》
日照香炉……《望庐山瀑布》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李白的诗是豪放的,那么在这种豪放的背后,是否还潜藏着一些人们难以窥
见的东西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学习李白的《将进酒》吧,在那里将会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答案。
(板书标题)
二、背景介绍:
《将进酒》是李白在被玄宗“赐金还放”后写的,此时李白的内心是非常矛盾的,他既对朝廷充满了不满和失望,又心怀天下,关心个国家命运,希望建功立业。
这种矛盾整日煎熬着李白的心。
一日,诗人与好友岑勋在元丹丘的家中做客,三人登高宴饮,趁醉意,李白借《将进酒》这一原本为“劝酒歌”的乐府旧题抒发了满腔的不平之气。
三、课文讲解
(一)初读课文,参照注解,疏通字词,了解文章大意。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今天我们就用朗读的方法来学习这首诗歌。
首先请大家把课文朗读一遍,注意字词的读音。
(评价,纠正字音,重点讲解“将”,qiāng,请,愿;jiāng,将要。
(板书))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诗人跌宕起伏的情感。
好,接下来,我们听一听录音,在听录音的同时,请大家注意朗读的语调和节奏。
(三)再读课文,深入分析诗的意境,进一步把握诗人的情感。
(1)起兴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学习这首诗歌,请大家看到前四句,也就是起兴部分。
①范读,分析:
文章开头以“黄河”起兴,描写了黄河来去的气势,“天上来”的黄河是怎么的一种气势呢?(鼓励学生作答)对,来势凶猛,势不可挡。
这是空间上放大
的夸张,东流到海的黄河还会回来吗?(学生回答)当然不会回来。
“不复回”既写出了黄去的迅猛,也流露出几分悲凉。
那么,在读这两句时,我们应该以怎么样的语调来读——应该读出黄河来的汹涌,去的悲凉。
“高堂”两句论及人生,也用了一种夸张,是反向夸张。
请大家说说诗人是如何运用的?——对,诗人把人的一生浓缩在朝暮之间,是时间上的缩小。
这样写,诗人是为了表达什么?(引导学生作答)——非常正确,为了表达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悲哀。
那么,在读这两句时,应该突出哪个字?——应该突出“悲”字。
“悲”是诗人情感的发端。
②学生朗读,点评。
下面请大家把这四句一起读一遍,注意对情感的把握。
(2)入题:
①学生齐读。
好,同学们把诗人的“悲”情读了出来,读得很好!那么诗人是不是一悲到底呢?——回答是否定的。
下面请大家一起朗读接下来的六句,也就是入题部分,看诗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朗读,评价:大家读得很好,如果大家把诗中蕴含的感情突出来,就更好了)
与开篇的“悲”比较,诗人的情感在这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引导学生回答)——对,由悲转乐。
面对短暂的人生,诗人认为人应该及时行乐(放慢语速,等待学生回答),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无须担心自己的前途,总有一天会得到重用的,万不可放弃眼前的大好时光,且大块吃肉,大碗饮酒吧!
②范读。
下面我给大家朗读一遍。
③学生再读。
请同学们再把这六句读一遍,注意读出“乐”意。
好,很好,大家把李白的“乐观”读了出来。
此时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诗人的内心真的很高兴吗?(学生思考,作答)——对,诗人的内心其实是苦闷的,只是豪情暂时压住了心中的悲愤。
他对朝廷充满了不满和失望,自己空有一身才学,空有一腔报国热情。
壮志难酬啊!为解除这种悲愤,李白选择了痛饮三百杯,不醉不罢休(放慢语速)。
(3)醉酒放歌。
①范读,分析
举杯劝酒之后,李白真的醉了,他竟然在宴桌上唱起歌来,而且要求别人侧耳倾听。
那么我们怎样理解诗人的这一发酒疯似的的举动呢?(引导学生回答,可先问:李白想用酒精麻痹自己,他成功了吗?——对没成功,因为“举杯消愁愁更愁啊,李白自己曾这样说过。
悲愁无法消除,因此啊,李白只好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把它喷发出来。
“钟鼓馔玉不足贵”表面上是说富贵奢华的生活不足贵,但实质上指的是什么呢?(提示:谁才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啊?)对,其实暗指“权贵”不足贵。
这是诗人对他们的蔑视。
同时,诗人又自比陈王(曹植),阐明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
这样看来,读这几句时,我们应该突出一个什么字?——愤
②学生朗读,评价
好,大家读得很好,读出了李白式的“愤”悲而不伤,悲而能壮。
李白是豪爽的,刚露出一点“愤”的情绪,马上又回到酒上来了。
(4)酒酣狂语
①范读,分析
此时,李白的酒意更浓了,他竟然作出了一个违背礼节的举动,较之先前桌上放歌更加不可思议。
大家说说是什么举动?(诗人作为客人,却叫主人家典裘当马,沽酒狂欢。
)设想当你在别人家做客时,你会大呼主人掏出家里的存款,大办酒席款待你吗?当然不会。
这种反客为主的举动,非不拘行迹,豪迈奔放的李白而不能为啊!
但是,醉酒后的李白,即使做出了如此的不可思议的举动,然而他的内心始终有一层消不去的“愁”影。
这种“愁”是“古来圣贤”积淀万年的“愁”——怀才不遇,是能用酒消除的吗?——不能,在这中不能消除的“万古愁”之前,诗人是悲壮的。
这种“愁”正好照应了诗歌开头的“悲”。
②学生朗读,评价
请同学们朗读这一部分,注意要读出反客为主的“狂”,又要读出“万古之愁”难消的“悲”。
(评价,大家读得很好,已经进入佳境了。
)
(四)三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
下面我们再从整体上对全诗的情感进行把握,请大家听录音。
请大家把诗人情感的发展脉络整理出来(详见板书设计)
(五)检查效果,试背诵
请大家试着把书关上,我们一起把诗歌背一遍。
四、思考与练习
最后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这首诗里面有没有消极的层分,特别是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是啊!今天我们学习《将进酒》并不是怂恿大家去饮酒消愁,而是去体味潜藏在李白内心深处的豪迈与自信,去学习他那种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顽强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下面请大家做一个练习:
杜甫不赞成李白饮酒过多,曾劝到:“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请写一篇小文章谈谈你对李白痛饮狂歌的看法。
五、板书设计(详见课件)
愁
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