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游记、朝花夕拾练习题

西游记、朝花夕拾练习题

《西游记》阅读题
一、填空
1.《西游记》,小说,是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的事件。

他回来后写成了《》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西游记》的作者是代,字,号。

3.全书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1至7回,写,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

第8至大闹天宫12回写,第13至100回,写
,蕴含着的人生真谛。

4.《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

5.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又唤,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

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

6.猪八戒又叫,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

7.沙僧也叫,原为天宫中的,被贬下界,在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

8.白龙马原是之子的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

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9.“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

内遇仙胎,一日迸裂,……”这段名著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本书中你最喜欢的一情节是:。

10.《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

11.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法名是;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

12.《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大闹、真假
、三借。

13.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14.孙悟空自号。

15.请写出《西游记》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回目的题目:例: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二、列举简述
1.唐僧分别在哪些地方收了徒弟和马?分别给他们取了什么名?观音所赐的名分别是什么?
2.列举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举四个即可。

3.列举师徒四人所遇的妖怪,四个即可。

4.<西游记>中的人物刻画得各有特点,请各写出一个以沙僧和猪八戒为核心展开的故事情节。

5.最能体现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情节是哪个?
6.列举唐僧师徒西行路过的国名(四个即可)。

7.小说除塑造唐僧师徒四个形象外,还写到许多神仙,请列举几个。

8.悟空、八戒、沙僧使用的兵器分别是:
9.《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开始取经时意志并不是很坚定,请问他曾经几次返回花果山?都是哪几次?10.《西游记》中白龙马、猪八戒和沙僧在做唐僧之前分别都是什么身份?
11.《西游记》中,成为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最大的障碍是哪一家族的刁难?这些刁难分别是什么?
12.《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共经历了多少难?其中大徒弟孙悟空的筋斗云一翻是多少里?他会多少般变化?
13.《西游记》中,孙悟空原为东盛神州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他拜谁为师?他的武器是在哪儿得到的?这个武器原来是做什么用的?经孙悟空变化,名字叫什么?
14.《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如来佛的第二个徒弟谁投胎转世的?做了状元谁的儿子?因父亲遇难,自幼出家,法名是什么?
15.《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于终得正果,请问: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分别被如来佛封为什么称号?
16.写出几个《西游记》中具有神妙奇幻的想象,紧张曲折的情节?
17.《西游记》中化作妖精的白骨精先后三次分别变为哪三位人物来哄骗唐僧,但都被孙悟空一一识破?
三、简答题。

⒈谈谈你对这部小说所反映的主题的理解。

讽刺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歌颂悟空的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为强权,乐观顽强的精神,同时也告诉人
们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

⒉结合相关情节,说说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和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

蔑视皇权,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反抗传统,反抗权威,蔑视等级制度等反封建、
叛逆思想和斗争精神的热情讴歌,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和美好品
质。

⒊结合具体情节说说唐僧的性格特点和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

集封建儒士迂腐和佛教信徒虔诚为一身的高僧,一遇妖魔涕泪交流,见佛就拜,不论真假,为了说明必须
经历艰难、坚持不懈才能获得幸福成功。

⒋分别简述沙僧、猪八戒的性格特点。

沙僧:忠厚诚恳,任劳任怨,正直无私,一心一意保唐僧西行,谨守佛门戒律;
八戒:性情憨直,奸懒谗滑,常怀退缩之心,善奉承诌媚。

⒌简述孙悟空学艺和名字的由来。

美猴王为求长生不死,在海上漂泊八九年后,到灵台万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祖师为师学艺,赐孙悟空,学得七十二般变化和十万八千里筋斗云。

⒍小说中的玉皇大帝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何在?
昏庸无能,不辨忠愚。

对封建统治者的嘲讽蔑视,对黑暗社会的尖锐讽刺、嘲笑和批判。

7.你认为《西游记》中哪一回写得最为精彩,为什么?
例:三打白骨精等
《朝花夕拾》阅读题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结集,共篇。

最初以《》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

1928年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

目前我们学过的《》就是出自本结集。

2.请结合《朝花夕拾》中的内容,补充下列句子。

读名著,我们能学习到人物的高贵品质,如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我们能学到他嫉恶如仇的高贵品格;读名著,我们能感受到作者的一片柔情,如鲁迅《朝花夕拾》里讲述的,。

3.你作为学长,将要对初一新生做《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

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

在书中,有描述“我”
与小动物为友的①;有表现“我”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
②;也有反映“我”家乡赛会风俗的③。

在这些温馨的回
忆里,蕴含着④和⑤,令人回味无穷。

(1)将下面题目的序号填在①②③对应的横线上。

A.《狗·猫·鼠》
B.《阿长与<山海经>》
C.《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
E.《无常》
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G.《父亲的病》
H.《琐记》
I.《藤野先生》 J.《范爱农》
(2)在第④⑤两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短语。

4.《朝花夕拾》中出现的五个主要的人物是:
、、、、。

5.
6.根据名著《朝花夕拾》的阅读,找出与每个故事名字相匹配的内容并连线。

(1)《狗·猫·鼠》 A.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虚伪
(2)《阿长与<山海经>》 B.描绘迷信传说的勾魂使者
(3)《二十四孝图》 C.鲁迅的父亲因为庸医而误人
(4)《五猖会》 D.怀念长妈妈
(5)《无常》 E.一个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的故事
(6)《范爱农》 F.对猫的讨厌和仇恨及原因
(7)《父亲的病》G.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
(8)《琐记》H.封建家长对儿童的压制和摧残
7. 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针对“、、”等孝道故
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但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之类。

8.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
鼻尖。

加点的“她”是。

9.《五猖会》中回忆童年往事,含蓄地表达了对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的无奈与厌烦,这件事
是。

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人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来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

加点的“她”是。

她是一个内心很的人。

10.作者在《琐记》中提到离开故乡的原因是。

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
他起初选择了无需学费的南京,这个学堂四天教授英文,一天教授中文,因为感到“不合适”和“乌烟瘴气”,他随后考入了,在这个学堂里,他最喜欢的一本书是,首次知道赫胥黎及等人的思想。

11.根据以下提示写出人物名称
(1)①这是一个高大深彩,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②他后来便到一个熟人的家里去寄食,也时时给我信,景况愈穷困,言辞也愈凄苦。

不就,忽然从铜像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他已经掉在水里,淹死了。

“他”是。

起初鲁迅认为文中的“他”是个怎样的人?
(2)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
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他是。

他是怎样的人?。

相关主题